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65
詞典
3
分類詞匯
162
共162,分11頁顯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3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故態(tài)
條件
路況
境況
戰(zhàn)天斗地
亮紅燈
起居
變化
世路
形勢
神氣
仍是
倒置
打破
大勢
《國語辭典》:
故態(tài)(故態(tài))
拼音:
gù tài
舊日或平日的舉止、態(tài)度。《后漢書。卷八三。逸民傳。嚴(yán)光傳》:「帝笑曰:『狂奴故態(tài)也?!弧?/div>
分類:
脾氣
從前
舊日
狀況
平素
舉止
神態(tài)
《國語辭典》:
條件(條件)
拼音:
tiáo jiàn
應(yīng)具備的要項。如:「他各方面的條件都很不錯,可以肩此重任。」《朱子語類。卷六九。易。乾下》:「『忠信進德,修辭立誠居業(yè)』,工夫之條件也?!?/div>
分類:
條件
逐條
狀況
影響
提出
要求
文字
存在
標(biāo)準(zhǔn)
因素
《國語辭典》:
路況(路況)
拼音:
lù kuàng
指路面或道路交通的狀況。如:「隨時收聽電臺的路況報導(dǎo)便可避開交通壅塞路段?!?/div>
分類:
路面
道路
交通
狀況
《國語辭典》:
境況(境況)
拼音:
jìng kuàng
指所處的環(huán)境、情況。如:「他最近的境況欠佳?!埂毒G野仙蹤》第四七回:「如玉與張華同宿,面對一盞銀燈,翻來覆去,那里睡得著?一會兒追念昔日榮華,一會兒悼嘆近年的境況?!?/div>
分類:
境況
狀況
經(jīng)濟
《國語辭典》:
戰(zhàn)天斗地(戰(zhàn)天斗地)
拼音:
zhàn tiān dòu dì
指對抗克服大自然各種令人辛苦的狀況。如:「工程師帶著千百個工人在汗水中戰(zhàn)天斗地,終于完成了艱巨的南回鐵路工程。」
分類:
對抗
克服
大自然
辛苦
狀況
《國語辭典》:
亮紅燈(亮紅燈)
拼音:
liàng hóng dēng
比喻出現(xiàn)緊急、危急的狀況。如:「這對夫妻最近經(jīng)常為細(xì)故吵架,可見彼此間的感情已經(jīng)亮紅燈了?!?/div>
分類:
緊急
危急
狀況
《國語辭典》:
起居
拼音:
qǐ jū
1.泛指日常生活?!稌?jīng)。囧命》:「出入起居,罔有不欽?!埂稘h書。卷一一。哀帝紀(jì)》:「臣愿且得留國邸,旦夕奉問起居。」也作「興寢」。
2.向尊長問候、請安。唐。
杜甫
奉送蜀州柏二別駕將中丞命赴江陵起居衛(wèi)尚書太夫人因示從弟行軍司
詩:「遷轉(zhuǎn)五州防禦使,起居八座太夫人。」《三國演義》第二○回:「當(dāng)獻帝馳馬到許田,劉玄德起居道傍?!?/div>
分類:
起居
問安
舉動
起立
起來
飲食
五日
大便
睡覺
住地
問好
行動
起身
操練
宰相
日常
常生
狀況
帝王
《國語辭典》:
起居注
拼音:
qǐ jū zhù
中國古代帝王的言行錄。以唐宋的記注最為詳備,為修史的重要依據(jù);元明以后,制度雖存,而記載漸趨簡單,價值大不如前。如漢武帝有〈禁中起居注〉、東漢馬皇后撰有〈明帝起居注〉等。
分類:
職官
職官名
官名
言行
負(fù)責(zé)
侍從
記載
宮內(nèi)
修撰
起居
帝王
《漢語大詞典》:
起居舍人
職官名。主修
《起居注》
。 隋 置, 唐 宋 沿置之。 唐 劉知幾
《
史通·史官建置
》
:“ 煬帝 以為古有內(nèi)史、外史,今既有著作,宜立起居。遂置起居舍人二員,職隸中書省?!?唐
李肇
《
唐國史補
》
卷中:“起居舍人 韋綬 ,以心疾廢?!?蔡東藩
《唐史通俗演義》
第八回:“﹝ 竇建德 ﹞授 魏徵 起居舍人?!币嗍》Q“ 起居 ”。 宋
秦觀
《送錢秀才序》
:“ 節(jié) , 吳越 文穆王 之苗裔,翰林之孫,起居之子,倜儻好事,有父祖風(fēng)云。”
分類:
職官
官名
起居
《國語辭典》:
變化(變化)
拼音:
biàn huà
改變事物的性質(zhì)或形態(tài)。《史記。卷二四。樂書。太史公曰》:「上以事宗廟,下以變化黎庶也?!固?。
杜甫
〈
杜鵑行
〉:「蒼天變化誰料得,萬事反覆何所無?!?/div>
分類:
變化
佛教語
形態(tài)
轉(zhuǎn)換
本質(zhì)
產(chǎn)生
狀況
《國語辭典》:
世路
拼音:
shì lù
社會的狀況。唐。
白居易
迂叟
詩:「冷暖俗情諳世路,是非閒論任交親。」《紅樓夢》第四回:「外甥年輕,不知世路,在外住著,恐有人生事?!挂沧鳌甘赖馈?。
分類:
世路
世俗
人世間
世情
宦途
世道
世事
道路
社會
會狀
狀況
一生
生處
處世
歷程
《國語辭典》:
形勢(形勢)
拼音:
xíng shì
1.外觀、形體。唐。
賈耽
賦虞書歌
:「不同懷素只攻顛,豈類張芝惟創(chuàng)草。形勢素,筋骨老?!埂端疂G傳》第一一一回:「焦山上一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見形勢,謂之山裹寺?!?br />2.地勢。《漢書。卷五九。張湯傳》:「還,謁大將軍光,問千秋戰(zhàn)斗方略,山川形勢?!?br />3.局勢、情況。元。鄧玉賓〈粉蝶兒。丫髻環(huán)絳套。紅繡鞋〉曲:「陪著笑頻哀告,鎮(zhèn)著色下風(fēng)雹,比這砍柴的形勢惡?!?br />4.權(quán)勢、權(quán)力?!妒酚?。卷一七。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天子微,弗能正。非德不純,形勢弱也?!固?。
韓愈
〈
送李愿歸盤谷序
〉:「伺候于公卿之門,奔走于形勢之途。」
5.軍勢陣容、勢力。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
:「惟西羌夏人,叛服不常?!厦T將按兵不戰(zhàn),示以形勢?!?/div>
分類:
形勢
氣勢
勢力
局勢
權(quán)勢
地理
形態(tài)
險要之地
軍陣
理狀
文章
險要
趨勢
要之
狀況
地形
權(quán)貴
情況
形體
權(quán)位
聲勢
力量
格局
陣勢
地勢
《國語辭典》:
神氣(神氣)
拼音:
shén qì
1.神情。如:「看你今天神氣凝重,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文明小史》第三九回:「一句話也聽不出,只覺他神氣不好,十分疑懼,不免露出觳觫的樣子來?!挂卜Q為「神情兒」。
2.得意傲慢的樣子。如:「今天的比賽他得第一,難怪他神氣?!?br />3.神靈之氣。《史記。卷二八。封禪書》:「長安東北有神氣,成五采,若人冠絻焉?!?br />4.精神。如:「他在選舉失敗后,神氣盡失?!埂段倪x。嵇康。琴賦。序》:「可以導(dǎo)養(yǎng)神氣,宣和情志。」
分類:
風(fēng)格
神妙
精神
神情
得意
神采煥發(fā)
道家
神氣
神志
靈異
氣息
家所
氣韻
神態(tài)
傲慢
狀態(tài)
存養(yǎng)
生氣
狀況
人體
體內(nèi)
精純
元氣
《國語辭典》:
仍是
拼音:
réng shì
依然還是。如:「雖然已為人師表,但在母親眼中你仍是個小女孩?!埂都t樓夢》第五二回:「王太醫(yī)又來診視,另加減湯劑。雖然稍減了燒,仍是頭疼。」
分類:
還是
盡管
狀況
數(shù)量
以前
繼續(xù)
考慮
慮過
《國語辭典》:
倒置
拼音:
dào zhì
1.不按正常的順序處理事物。如:「你辦事怎么本末倒置?簡直不知輕重!」
2.在語文中,為了某種修辭需要,刻意顛倒文法上的順序。也作「倒裝」。
分類:
倒置
顛倒
倒映
所處
狀況
正常
相反
《國語辭典》:
打破
拼音:
dǎ pò
1.破壞、擊破?!度龂萘x》第五回:「若打破洛陽,殺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埂独蠚堄斡洝返谝痪呕兀骸府?dāng)年說親,是我這不懂事的女兒打破了的?!?br />2.突破。如:「打破紀(jì)錄」、「打破成規(guī)」。
分類:
打破
使物
擊潰
突破
原有
破壞
敵軍
損傷
例規(guī)
習(xí)慣
狀況
《國語辭典》:
大勢(大勢)
拼音:
dà shì
1.大局的形勢。如:「現(xiàn)今社會朝向多元化發(fā)展,此乃大勢所趨,無可避免」?!度龂?。卷一四。魏書。劉放傳》:「乘勝席卷,將清河朔,威刑既合,大勢以見?!?br />2.大略情形。《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大勢看來,自是如此,但是上頭問下來,這一句話卻難以登答?!?br />3.地位高而有權(quán)勢?!稌x書。卷三八。宣五王傳。平原王干傳》:「大勢難居,不可不慎?!?br />4.大規(guī)模、大數(shù)量。元。王伯成《貶夜郎》第二折:「忽地興兵起士卒,大勢長驅(qū)入帝都?!埂斗馍裱萘x》第二八回:「次早旭日東升,大炮三聲,開城門,大勢人馬殺奔周營?!?/div>
分類:
大勢
大局
佛教語
大批
高位
大概
趨勢
大勢至
大致
菩薩
軍隊
狀況
力量
略稱
強大
《漢語大詞典》:
大勢至(大勢至)
佛教菩薩名。梵語Mahāsthāma-prāpta的意譯,又譯“得大勢”。阿彌陀佛右脅侍,與阿彌陀佛及左脅侍觀音合稱“西方三圣”。
《觀無量壽經(jīng)》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涂,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币嗍》Q“ 大勢 ”。 隋煬帝
《皇太子敬靈龕文》
:“頃來留瑞,久現(xiàn)彌陀。踵武觀音,連衡大勢?!眳㈤?span id="tr10k4a" class="book">《
翻譯名義集·菩薩別名
》。
分類:
大勢至
佛教
菩薩
梵語
意譯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