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474,分99頁顯示  上一頁  78  79  80  81  82  84  85  86  8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脊索動物
脊椎動物
棘皮動物
混合物
機關刊物
軌物范世
過冬作物
故宮博物院
固體物理學
固體地球物理學
榖物
谷物法
谷類作物
光不周物
光復舊物
《國語辭典》:脊索動物(脊索動物)  拼音:jǐ suǒ dòng wù
動物分類中的一個門,包括原索動物與脊椎動物。主要特徵是具有脊索、背神經管和鰓裂。在脊椎動物中,這三種特徵僅存在于胚胎時期,成長后脊索已被脊柱所取代。
《國語辭典》:脊椎動物(脊椎動物)  拼音:jǐ zhuī dòng wù
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其體形一般為左右對稱,由頭、胸、腹、尾四部組成。體內有脊柱一,為骨骼的中軸。包括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五大類。
《國語辭典》:棘皮動物(棘皮動物)  拼音:jí pí dòng wù
無脊椎動物的一門。身體呈星形、球形或圓棒形,外皮多具有石灰質的棘狀突起物。利用管足充水和排水產生的伸縮力量前進,并有吸盤能附在巖石上。以貝類、海藻、動物尸體等為食,多分布于溫帶淺海中。如海參、海星、海百合、海膽等。
《國語辭典》:混合物  拼音:hùn hé wù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后,不起化學變化而各保有原來特性的物質。如空氣主要是氮氣和氧氣的混合物。
《國語辭典》:機關刊物(機關刊物)  拼音:jī guān kān wù
組織團體出版的刊物。
《漢語大詞典》:軌物范世(軌物範世)
謂作事物的規(guī)范、世人的榜樣。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序致》:“ 魏 晉 已來所著諸子,理重事復,遞相模斅,猶屋下架屋,牀上施牀耳。吾今所以復為此者,非敢軌物范世也?!?盧文弨 補注:“車有軌轍,器有模范,喻可為世人儀型也?!?/div>
《漢語大詞典》:過冬作物(過冬作物)
越冬作物。秋季播種,幼苗經過冬季,到第二年春季或夏季收割的農作物,如冬小麥。
《漢語大詞典》:故宮博物院
我國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在 北京 故宮 內,建于一九二五年。以歷代藝術館為主,設立各類專館及陳列室,存有大量的珍貴文物。參見“ 故宮 ”。
《國語辭典》:故宮(故宮)  拼音:gù gōng
舊王朝的宮殿。今多特指北平的明清舊宮,位于北平紫禁城神武門內,殿宇高聳,園亭宏麗,民國十四年改為故宮博物院,開放供人參觀。后因戰(zhàn)亂而將部分文物運至臺灣,現存放在臺北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
《漢語大詞典》:固體物理學
研究固體的結構及其物理性質的物理學分支學科。主要研究晶體結構、晶體中粒子的運動規(guī)律、金屬、半導體、電介質、超導體、液晶等。
《漢語大詞典》:固體地球物理學
曾稱“大地物理學”。研究地殼及其以下部分的內部構造、組成、物理性質和發(fā)生的各種物理過程的學科。有地震學、地磁學、地力學、應用地球物理學、大地構造物理學等分支學科。
《駢字類編》:榖物
周禮太宰之職:九曰幣馀之賦。注:自邦中以至幣馀,各入其所有榖物,以當賦泉之數。 魏志滿寵傳:孫權遣兵數千家佃于江北,至八月,寵以為田向收熟,男女布野,其屯衛(wèi)兵去城遠者數百里,可掩擊也。遣長史督二軍循江東下,摧破諸屯,焚燒榖物而還,詔美之。
《漢語大詞典》:谷物法
指英國1815年制訂的限制谷物進口的法律。規(guī)定國產谷物平均價達到或超過某種限度時方可進口。目的是維護土地貴族的利益。實施該法后,谷物價格驟貴,工人要求提高工資,外國也提高英國工業(yè)品進口稅,從而損害了工業(yè)資產階級利益。1846年,該法被廢除。
《漢語大詞典》:谷類作物(穀類作物)
子實主要供作糧食的一類作物。一般指稻、小麥、大麥、燕麥、黑麥、玉米、高粱、粟、黍、蕎麥等。為人類主要糧食,或作家畜精飼料及輕工業(yè)原料。
《分類字錦》:光不周物
駱賓王螢火賦:爾其光不周物,明以自資。
分類:螢火
《國語辭典》:光復舊物(光復舊物)  拼音:guāng fù jiù wù
收復失土或恢復國家固有的典章制度。宋。辛棄疾美芹十論。自治第四〉:「故臣愿陛下姑以光復舊物而自期,不以六朝之勢而自卑?!挂沧鳌腹鈴团f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