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474,分99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付物
拯物
物土
使物
通物
五物
秋物
賞物
常物
不物
物斛
物外人
物重
新物
對物
《韻府拾遺 物韻》:付物
易:六五童蒙吉。注:以夫陰質(zhì)居于尊位。不自任察而委于二。付物以能,不勞聰明,功斯克矣。故曰童蒙吉。
《漢語大詞典》:拯物
猶濟(jì)世。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知能拯物,愚足全生?!?隋 李德林 《〈霸朝集〉序》:“濟(jì)時(shí)拯物,無以加也。” 唐 劉禹錫 《傳信方述》:“其志在於拯物,予故申之以書?!?/div>
分類:濟(jì)世
《漢語大詞典》:物土
(1).土地所產(chǎn)的物品。 晉 袁宏 后漢紀(jì)·桓帝紀(jì)下:“先王疆理天下,畫為九壤,物土不同,風(fēng)俗亦異?!?br />(2).選擇合適的土地。儀禮·既夕禮:“筮宅,冢人物土?!?鄭玄 注:“物,猶相也。相其地可葬者,乃營之?!?span id="1b19wn2" class="book">《文選·潘岳〈西征賦〉》:“在皇代而物土,故毀之而又復(fù)?!?李善 注:“在皇代物其土宜,故前毀之而今又復(fù)?!?br />(3).指土地。 晉 皇甫謐 《〈三都賦〉序》:“其物土所出,可得披圖而校?!?唐 顧況 《湖州刺史廳壁記》:“其英靈所誕,山澤所通,舟車所會(huì),物土所產(chǎn),雄於 楚 越 。”
《漢語大詞典》:使物
日常使用的物品。紅樓夢第八回:“雇了三輛大車,單拉行李使物?!?br />使者和貨物。史記·南越列傳:“ 高后 時(shí),有司請禁 南越 關(guān)市鐵器。 佗 曰:‘ 高帝 立我,通使物,今 高后 聽讒臣,別異蠻夷,隔絶器物,此必 長沙王 計(jì)也?!?/div>
《漢語大詞典》:通物
謂通曉物理人情。 三國 魏 嵇康 《釋私論》:“物情順通,故大道無違;越名任心,故是非無措也。是故言君子,則以無措為主,以通物為美?!?宋 葉適 《沈元誠墓志銘》:“君閎而懋之,通物以性,成身以行,應(yīng)事以理?!?/div>
《漢語大詞典》:五物
(1).指五種地形上的物產(chǎn)。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xí)疄?,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dòng)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皁物,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澤,其動(dòng)物宜鱗物,其植物宜膏物,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動(dòng)物宜羽物,其植物覈物,其民專而長。四曰墳衍,其動(dòng)物宜介物,其植物莢物,其民晳而瘠。五曰原隰,其動(dòng)物宜臝物,其植物宜叢物,其民豐肉而庳。因此五物者民之常,而施十有二教焉?!?br />(2).猶言五事。《周禮·地官·鄉(xiāng)大夫》:“以鄉(xiāng)射之禮五物詢眾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興舞?!?賈公彥 疏:“物,事也。”
(3).五行。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九徵:“其在體也,木骨、金筋、火氣、土肌、水血,五物之象也。”參見“ 五行 ”。
(4).指金、銀、龜、貝、布五種貨幣。漢書·食貨志下:“凡寳貨五物,六名,二十八品?!?br />(5).五色,五種顏色。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兇水旱降豐荒之祲象” 漢 鄭玄 注:“物,色也。視日旁云氣之色降下也,知水旱所下之國。 鄭司農(nóng) 云:以二至二分觀云色,青為蟲,白為喪,赤為兵荒,黑為水,黃為豐……故曰凡此五物,以詔救政?!?宋 蘇軾 《賀年啟》:“效五物以觀云,咸知?dú)q美?!?/div>
《國語辭典》:五行  拼音:wǔ xíng
1.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zhì)。中國古代視為構(gòu)成萬物的基本元素。五者相生相剋,使宇宙萬物運(yùn)行變化,形成各種現(xiàn)象?!抖Y記。禮運(yùn)》:「播五行于四時(shí)?!固???追f達(dá)。正義:「播謂播散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氣于春夏秋冬之時(shí)也?!埂犊鬃蛹艺Z。卷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shí)化育,以成萬物?!?br />2.舊時(shí)以人的八字配合五行生剋推算命運(yùn)。后借指命運(yùn)。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也是我五行注定,八字安排。」《初刻拍案驚奇》卷一:「誰不愿黃金屋?誰不愿千鐘粟?算五行不是這般題目?!?br />3.仁、義、禮、智、信。《荀子。非十二子》:「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固?。楊倞。注:「五行,五常,仁、義、禮、智、信是也?!?/div>
《漢語大詞典》:秋物
(1).秋季的農(nóng)作物。《詩·大雅·生民》“載謀載惟” 唐 孔穎達(dá) 疏:“秋物之成,賴郊祀之福?!?br />(2).秋季的景物。 唐 白居易 《內(nèi)鄉(xiāng)村路作》詩:“ 渭 村秋物應(yīng)如此,棗赤梨紅稻穗黃。”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俯視重峯復(fù)嶺,秋物爛斑?!?/div>
《駢字類編》:賞物(賞物)
宋 歐陽修 冬后三日陪丁元珍游東山寺 為貪賞物來猶早,迎臘梅花吐未齊。
《漢語大詞典》:常物
(1).長久存在之物;固定不變之物。 晉 葛洪 抱樸子·自敘:“且榮位勢力,譬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其去,不可得留也?!?span id="vro42yt" class="book">《清史稿·禮志十》:“凡貢物各將其土實(shí),非土產(chǎn)者勿進(jìn)。 朝鮮 、 安南 、 琉球 、 緬甸 、 蘇祿 、 南掌 皆有常物,餘唯其所獻(xiàn)?!?br />(2).一般的東西;普通物品。 唐 王度 《古鏡記》:“友人 薛俠 者,獲一銅劍,長四尺,劍連於靶;靶盤龍鳳之狀,左文如火燄,右文如水波,光彩灼爍,非常物也?!?br />(3).指常人。 明 唐順之 《方圓硯銘》:“惡方喜圓,常物之情;喜方惡圓,幽人之貞。皆物我之相笑,無益損乎爾形?!?/div>
《漢語大詞典》:不物
(1).違禁的事物。周禮·地官·司稽:“掌巡市而察其犯禁者,與其不物者而搏之?!?賈公彥 疏:“案《大司徒》,民當(dāng)同衣服,今有人衣服不與眾同;又視占亦不與眾人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此皆違禁之物,故搏之也?!焙笥靡灾^不如常法,不合法度。北齊書·幼主紀(jì)論:“過庭所聞,莫非不軌不物?!?明 陶宗儀 輟耕錄·宣文閣:“以次入對,從容密勿,蓋終日焉。而聲色狗馬,不軌不物者,無因而至前矣。”
(2).謂不分物我。莊子·庚桑楚:“故曰:至禮有不人,至義不物?!?郭象 注:“各得其宜,則物皆我也?!?/div>
《漢語大詞典》:物斛
借指糧食。斛,古代量器。《元典章·刑部十一·偷粟米賊人免刺》:“比年田禾薄收,物斛涌貴,貧民缺食?!?span id="adrkzrk" class="book">《元典章·工部二·糴販客船不許遮當(dāng)》:“近歲天旱,中原田禾薄收,物斛價(jià)高,百姓艱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續(xù)資治通鑒·宋孝宗乾道六年》:“契勘屯田官兵共約三千餘人,其每年所收物斛大段數(shù)少,若將不堪?!?/div>
分類:糧食量器
《漢語大詞典》:物外人
塵世以外的人。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道貌堂堂,威儀凜凜,料為上界三清客,多是 蓬萊 物外人。”
分類:塵世
《韻府拾遺 腫韻》:物重
管子:水激而流渠,令疾而物重。先王理其號(hào)令之徐疾,內(nèi)守國財(cái)而外因天下矣。
分類:物重
《漢語大詞典》:新物
新生之物;時(shí)鮮之物。周禮·夏官·訓(xùn)方氏:“正歲,則布而訓(xùn)四方,而觀新物?!?漢 蔡邕 獨(dú)斷卷上:“春薦韭卵,夏薦麥魚,秋薦黍豚,冬薦稻鴈,制無常牲,取與新物相宜而已。”
《韻府拾遺 物韻》:對物(對物)
翼莊:夫自任者對物,而順物者與物無對。
分類: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