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642,分110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三物
照物
雜物
物宜
動(dòng)物
盡物
瑞物
物累
物同
軌物
大物
忤物
徇物
天物
物格
《漢語大詞典》:三物
(1).猶三事。指六德、六行、六藝。《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xiāng)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一曰六德:知、仁、圣、義、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 鄭玄 注:“物猶事也?!?span id="hdhudvv" class="book">《左傳·襄公三年》:“ 解狐 得舉, 祁午 得位, 伯華 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舉善也夫!” 明 宋濂 《送鄧貫道還云陽序》:“《周官》之制以鄉(xiāng)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所謂三物,若六德、六行、六藝是也?!?清 曾國藩 《送江小帆同年視學(xué)湖北序》:“承平既久,法意寖失,郡縣有司不知三物為何事,而教民之任,獨(dú)以責(zé)之學(xué)政與校官?!?br />(2).三種物類。指豕、犬、雞。《詩·小雅·何人斯》:“出此三物,以詛爾斯?!?毛 傳:“三物,豕、犬、鷄也?!?清 錢謙益 《吳德輿次東坡獄中寄子由韻,作丁丑紀(jì)聞詩,感而和之》:“孤身豈合投豺虎,三物何當(dāng)詛犬鷄。”
(3).三種。墨子·公孟:“ 公孟子 謂 子墨子 曰:‘君子恭己以待,問焉則言,不問焉則止,譬若鐘然,扣則鳴,不扣則不鳴?!?子墨子 曰:‘是言有三物焉,子乃今知其一耳也。’”
《分類字錦》:照物
補(bǔ)筆談:寇忠憫拜相,白麻楊大年之詞。其間四句曰:能斷大事。不拘小節(jié)。有干將之器,不露鋒铓。懷照物之明,而能包納??苌跸?,曰:正得我胸中事。
分類:照物
《國語辭典》:雜物(雜物)  拼音:zá wù
眾多之物?!兑捉?jīng)。系辭下》:「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埂段倪x。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雜物奇怪,山神海靈,寫載奇狀,托之丹青?!?/div>
《漢語大詞典》:物宜
指事物的性質(zhì)、道理、規(guī)律等。易·繫辭上:“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span id="yzdgii1" class="book">《宋書·謝靈運(yùn)傳論》:“玄黃律呂,各適物宜。” 宋 梅堯臣 《和孫端叟寺丞農(nóng)具·耒耜》:“古圣通物宜,揉斲資粒食?!?/div>
《國語辭典》:動(dòng)物(動(dòng)物)  拼音:dòng wù
相對于植物的另一大類生物,這類生物多可自行攝食有機(jī)物以維生,有神經(jīng)、感覺,并具運(yùn)動(dòng)能力。生存范圍遍及世界各處。
《漢語大詞典》:盡物(盡物)
(1).窮盡其物。禮記·祭統(tǒng):“凡天之所生,地之所長,茍可薦者,莫不咸在,示盡物也?!?漢 班固 《東都賦》:“樂不極盤,殺不盡物。”
(2).所有之物。 南朝 梁 沈約 《朝丹徒故宮頌》:“盡物稱瑞,窮靈委和?!?/div>
分類:窮盡
《漢語大詞典》:瑞物
象征吉祥之物,如鳳凰、麒麟、嘉禾、甘露等。 唐 李白 《明堂賦》:“若乃 高宗 紹興,祐統(tǒng)錫羨,神休旁臻,瑞物咸薦?!?宋 周密 齊東野語·祥瑞:“﹝ 永平 ﹞四年,麟見 昌州 。 通正 元年,黃龍見 太昌池 。瑞物之出,殆無虛歲?!?明 夏原吉 《麒麟賦》:“瑞物既呈,祥煙斯布。” 清 褚人穫 《堅(jiān)瓠補(bǔ)集·士人自重》:“山人宜在山林,譬之麒麟,在郊藪則為瑞物,入朝市,亦何異搖尾乞憐之犬耶。”
《國語辭典》:物累  拼音:wù lěi
外物所給予人心的牽掛和負(fù)擔(dān)。《莊子。天道》:「故知天樂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zé)。」唐。杜甫發(fā)同谷縣〉詩:「奈何迫物累,一歲四行役。」
《韻府拾遺 東韻》:物同
淮南子:柳下惠見飴曰:可以養(yǎng)老。盜蹠見飴曰:可以黏牡。見物同而用之異。抱樸子:時(shí)移俗易,物同價(jià)異。
分類:物同
《漢語大詞典》:軌物(軌物)
(1).軌范;準(zhǔn)則。左傳·隱公五年:“君將納民軌物者也。” 杜預(yù) 注:“言器用眾物不入法度,則為不軌不物?!?span id="93vadix" class="book">《魏書·羊深傳》:“將以納民軌物,莫始於經(jīng)禮。”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七:“今風(fēng)示四夷,示以軌物,當(dāng)正前日適然之失,盡循舊制。”
(2).指規(guī)范事物。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寧可以軌物字民,作范垂訓(xùn)者乎?”新唐書·李景伯傳:“使授非其人,則權(quán)重釁生,非彊干弱枝,經(jīng)邦軌物之誼?!?明 王廷相 《栗應(yīng)宏道甫字說》:“又能於窮通得喪、生死禍福之際,安於義命而不亂,則人道盡而足以軌物矣?!?/div>
《漢語大詞典》:大物
(1).指天下或帝位。莊子·在宥:“夫有土者,有大物也。” 成玄英 疏:“九五尊高,四海弘巨,是稱大物也?!?宋 黃庭堅(jiān) 《書磨崖碑后》詩:“撫軍監(jiān)國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為。”
(2).指表示等級的儀制禮法。國語·周語中:“班先王之大物以賞私德?!?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337753'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荀子·賦》:“爰有大物,非絲非帛,文理成章。” 楊倞 注:“夫人之大者莫過於禮,故謂之大物也?!?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三》:“禮樂征伐,先王治世之大物也?!?br />(3).猶重器。 明 宋濂 《隋室興亡論》:“蓋天下大物也,可以德持,不可以力競?!?/div>
《國語辭典》:忤物  拼音:wǔ wù
冒犯人,與人不合。《魏書。卷八五。文苑傳。邢昕傳》:「昕好忤物,人謂之牛?!埂端问?。卷二六二。李濤傳》:「濤慷慨有大志,以經(jīng)綸為己任。工為詩,筆札遒媚,……亦未嘗忤物,居家以孝友聞?!?/div>
分類:觸犯犯人
《漢語大詞典》:徇物
追求身外之物。呂氏春秋·貴生:“今世俗之君子,危身?xiàng)壣葬呶?。?高誘 注:“徇,猶隨也?!?陳奇猷 校釋:“徇者,以身從物之謂?!?br />曲從世俗。 宋 曾鞏 《〈說苑目錄〉序》:“ 向 之學(xué)博矣,其著書及建言,尤欲有為於世,至其枉己而為之者有矣,何其徇物者多,而自為者少也?” 清 曾國藩 《江寧府學(xué)記》:“吾觀 江寧 士大夫,材智雖有短長,而皆不屑詭隨以徇物?!?/div>
《國語辭典》:天物  拼音:tiān wù
原指自然界生存的各種生物,后泛指一切美好的物品?!稌?jīng)。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埂都t樓夢》第五六回:「若不派出兩個(gè)一定的人來,既許多值錢之物,一味任人作踐,也似乎暴殄天物。」
《漢語大詞典》:物格
謂事理得到窮究。禮記·大學(xué):“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 集注:“物格者,物理之極處無不到也?!?宋 儲(chǔ)泳 《祛疑說》:“大抵行持正法不過正心誠意而物格,本無心於奇怪之應(yīng),非如邪法之專於愚世駭俗、聳動(dòng)見聞也。至於召雷而雷,禱雨而雨,此亦誠通物格之玅,自然而已,豈容以人偽參之哉!”
分類:事理窮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