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004,分67頁顯示  上一頁  48  49  50  51  52  54  55  56  5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氣似連牛
氣壯如牛
氣沖牛斗
氣喘如牛
騎牛讀漢書
騎牛覓牛
軥牛
敲牛宰馬
青牛道士
青牛文梓
撳牛頭吃不得草
牛錄額貞
牛錄額真
牛錄厄真
牛錄章京
《分類字錦》:氣似連牛(氣似連牛)
駱賓王 渡瓜步江詩 驚濤疑躍馬,積氣似連牛。
分類:
《高級漢語詞典》:氣壯如牛  拼音:qì zhuàng rú niú
形容內(nèi)心空虛但是表面上卻做得氣焰很盛的樣子,有貶義
《國語辭典》:氣沖牛斗(氣沖牛斗)  拼音:qì chōng niú dǒu
1.牛斗,牽牛星與北斗星,泛指星空。氣沖牛斗形容氣勢極盛,上沖星空?!毒劳ㄑ浴>硪话?。老門生三世報恩》:「真?zhèn)€是足躡風云,氣沖牛斗?!挂沧鳌笟鉀_斗?!?、「志沖斗牛」。
2.盛怒的樣子?!度齻b五義》第三六回:「心中已然不悅,又將字帖兒一看,登時氣沖牛斗。」
《國語辭典》:氣喘如牛(氣喘如牛)  拼音:qì chuǎn rú niú
形容呼吸急促,像牛一般大聲喘氣?!秲号⑿蹅鳌返谌呕兀骸改樖呛攘藗€漆紫,連樂帶忙,一頭說著,只張著嘴,氣喘如牛的拿了條大毛巾擦那腦門子上的汗?!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六六回:「那總辦氣喘如牛的說道:『那賤人我不要了!』」
《漢語大詞典》:騎牛讀漢書(騎牛讀漢書)
新唐書·李密傳:“﹝ 李密 ﹞聞 包愷 的 緱山 ,往從之。以蒲韀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焙笠浴膀T牛讀漢書”形容刻苦攻讀。 宋 陸游 《舟中遣懷》詩:“但思下帷受老子,那復騎牛讀漢書?!?/div>
《國語辭典》:騎牛覓牛(騎牛覓牛)  拼音:qí niú mì niú
比喻事物、道理就在身邊,反而舍近求遠,向外追尋。《景德傳燈錄。卷九。福州大安禪師》:「禮而問曰:『學人欲求識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騎牛覓牛。』」也作「騎驢覓驢」。
《國語辭典》:騎驢覓驢(騎驢覓驢)  拼音:qí lǘ mì lǘ
比喻事物、道理就在身邊,反而舍近求遠,向外追尋。宋。黃庭堅 寄黃龍清老詩三首之三:「騎驢覓驢但可笑,非馬喻馬亦成癡。」也作「騎牛覓?!?。
分類:外求
《漢語大詞典》:軥牛
挽軥的小牛。史記·游俠列傳:“家無餘財,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過軥牛?!?span id="6n8o0dr" class="book">《漢書·游俠傳·朱家》:“乘不過軥牛。” 王先謙 補注引 沈欽韓 曰:“據(jù)此時賤牛車,而 朱家 所乘,并是挽軥之小牛,言其貧薄?!?/div>
《國語辭典》:敲牛宰馬(敲牛宰馬)  拼音:qiāo niú zǎi mǎ
宰殺牲口。元。無名氏《黃花峪》第二折:「俺這里敲牛宰馬,做個慶喜的筵席?!埂豆卤驹麟s劇。桃園結(jié)義。第三折》:「俺如今敲牛宰馬將蒼天告,則愿的共死同生未為老?!?/div>
分類:宰殺牲畜
《漢語大詞典》:青牛道士
漢 方士 封君達 的別號。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封君達“ 君達 號‘青牛師’” 李賢 注引漢武帝內(nèi)傳:“ 封君達 , 隴西 人。初服黃連五十餘年,入 鳥舉山 ,服水銀百餘年,還鄉(xiāng)里,如二十者。常乘青牛,故號‘青牛道士’?!?北周 庾信 《謝明皇帝賜絲布等啟》:“是知 青牛道士 ,更延將盡之命; 白鹿真人 ,能生已枯之骨?!?唐 裴铏 《傳奇·封陟》:“我所以懇懇者,為是 青牛道士 之苗裔。況此時一失,又須曠居六百年,不是細事?!?/div>
分類:方士封君
《漢語大詞典》:青牛文梓
太平御覽卷四四引《錄異傳》:“ 秦文公 時, 雍南山 有大梓樹。 文公 伐之……樹斷,中有一青牛出,走入 灃水 中?!焙笠蛞浴扒嗯N蔫鳌敝竻⑻旃拍?。 北周 庾信 《枯樹賦》:“白鹿貞松,青牛文梓,根柢盤魄,山崖表里。” 唐 劉禹錫 《傷秦姝行》:“青牛文梓赤金簧,玫瑰寶柱秋雁行?!?/div>
分類:參天
《高級漢語詞典》:撳牛頭吃不得草
比喻強迫別人做不成事
《漢語大詞典》:牛錄額貞(牛錄額貞)
見“ 牛錄額真 ”。
《漢語大詞典》:牛錄額真(牛錄額真)
清 代八旗基層組織牛錄的統(tǒng)領官。 清 太宗 天聰 八年改名“牛錄章京”。 順治 十七年改稱“佐領”。額真,滿語“主子”的意思;章京,漢語“將軍”的滿語譯還音。清史稿·博爾晉傳:“ 太祖 初起兵,有挾丁口來歸者,籍為牛錄,即使為牛錄額真,領其眾。 順治 間,定官名皆漢語,謂之‘世管佐領’?!币嘧鳌?牛錄額貞 ”、“ 牛錄厄真 ”。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牛錄額貞、牛錄章京皆即今佐領。”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六章:“ 清 營的一個牛錄厄真帶領四個兵在石碑旁邊等候,隨即護送他們到三里外的 多鐸 營中?!眳⒁姟?牛錄 ”。
《漢語大詞典》:牛錄額真(牛錄額真)
清 代八旗基層組織牛錄的統(tǒng)領官。 清 太宗 天聰 八年改名“牛錄章京”。 順治 十七年改稱“佐領”。額真,滿語“主子”的意思;章京,漢語“將軍”的滿語譯還音。清史稿·博爾晉傳:“ 太祖 初起兵,有挾丁口來歸者,籍為牛錄,即使為牛錄額真,領其眾。 順治 間,定官名皆漢語,謂之‘世管佐領’?!币嘧鳌?牛錄額貞 ”、“ 牛錄厄真 ”。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牛錄額貞、牛錄章京皆即今佐領。”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六章:“ 清 營的一個牛錄厄真帶領四個兵在石碑旁邊等候,隨即護送他們到三里外的 多鐸 營中。”參見“ 牛錄 ”。
《漢語大詞典》:牛錄
(1). 清 八旗組織的最早基層單位。起源于 滿族 早期集體狩獵組織。最初,每一牛錄轄十人。以后,所轄丁壯數(shù)逐漸擴大到三百人。設統(tǒng)領官一人,稱“牛錄額真”。清史稿·兵志一:“每旗三百人為一牛錄,以牛錄額真領之?!?傅克東 《清代前期的佐領》:“佐領在滿語中包括牛錄(八旗組織的基層單位)和牛錄額真(八旗基層單位的首領)二者而言……這種以血緣(族)和地緣(寨)而組成的牛錄,最初只有十人,而牛錄額真不過是十人之長(即‘什長’)?!?br />(2).借指 清 兵。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亂離:“亂兵紛入,父子分竄。女為牛錄俘去?!?/div>
《漢語大詞典》:牛錄厄真
見“ 牛錄額真 ”。
《漢語大詞典》:牛錄額真(牛錄額真)
清 代八旗基層組織牛錄的統(tǒng)領官。 清 太宗 天聰 八年改名“牛錄章京”。 順治 十七年改稱“佐領”。額真,滿語“主子”的意思;章京,漢語“將軍”的滿語譯還音。清史稿·博爾晉傳:“ 太祖 初起兵,有挾丁口來歸者,籍為牛錄,即使為牛錄額真,領其眾。 順治 間,定官名皆漢語,謂之‘世管佐領’?!币嘧鳌?牛錄額貞 ”、“ 牛錄厄真 ”。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牛錄額貞、牛錄章京皆即今佐領。”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六章:“ 清 營的一個牛錄厄真帶領四個兵在石碑旁邊等候,隨即護送他們到三里外的 多鐸 營中?!眳⒁姟?牛錄 ”。
《漢語大詞典》:牛錄章京
見“ 牛錄額真 ”。
《漢語大詞典》:牛錄額真(牛錄額真)
清 代八旗基層組織牛錄的統(tǒng)領官。 清 太宗 天聰 八年改名“牛錄章京”。 順治 十七年改稱“佐領”。額真,滿語“主子”的意思;章京,漢語“將軍”的滿語譯還音。清史稿·博爾晉傳:“ 太祖 初起兵,有挾丁口來歸者,籍為牛錄,即使為牛錄額真,領其眾。 順治 間,定官名皆漢語,謂之‘世管佐領’。”亦作“ 牛錄額貞 ”、“ 牛錄厄真 ”。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牛錄額貞、牛錄章京皆即今佐領?!?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六章:“ 清 營的一個牛錄厄真帶領四個兵在石碑旁邊等候,隨即護送他們到三里外的 多鐸 營中?!眳⒁姟?牛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