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004,分67頁顯示  上一頁  45  46  47  48  49  51  52  53  5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汗牛塞棟
函牛之鼎
好吹牛
卜盧紈牛
不死牛
不使摶牛
摽牛
鞭打快牛
抃牛
插貓牛尾
參差斗牛
白牛遺糞
八牛弩
鼻牛兒
筆誤作牛
《漢語大詞典》:汗牛塞棟(汗牛塞棟)
同“ 汗牛充棟 ”。 明 唐順之 《胡貿(mào)棺記》:“余不自揆,嘗取《左氏》、歷代諸史及諸大家文字所謂汗牛塞棟者,稍刪次之以從簡約?!?/div>
《漢語大詞典》:函牛之鼎
大鼎。《淮南子·詮言訓(xùn)》:“夫函牛之鼎沸,而蠅蚋弗敢入?!?高誘 注:“函牛,受一牛之鼎也。”《后漢書·劉陶傳》:“其危猶舉函牛之鼎,絓纖枯之末,詩人所以眷然顧之,潸焉出涕者也。” 李賢 注:“函牛之鼎謂大鼎也?!?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材能:“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猶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雞?!币嗍∽鳌?函牛鼎 ”。 宋 梅堯臣 《依韻自和送詩寄潘歙州》:“源流本慷慨,吐論皆經(jīng)邦。量猶函牛鼎,吾徒媿罌缸?!?/div>
《高級漢語詞典》:好吹?! ?span id="mxy7bpw" class='label'>拼音:hǎo chuī niú
喜歡自我吹噓
《分類字錦》:卜盧紈牛(卜盧紈牛)
初學(xué)記:周書成王時(shí),西夷貢獻(xiàn)卜盧、紈牛。紈牛,牛之小者。
分類:貢獻(xiàn)
《漢語大詞典》:不死牛
舊時(shí) 藏 族地區(qū)的一種高利貸形式,以牛為本貸放給農(nóng)奴,牛死后仍須付利,故稱“不死?!?。《新華半月刊》1959.13:“在高利貸中有一種叫‘不死?!?,就是世世代代還不清的債,被強(qiáng)迫貸放了這種牛的農(nóng)奴,每年要交納一定數(shù)量的酥油,牛死后酥油照交?!?/div>
《分類字錦》:不使摶牛(不使摶牛)
淮南子:審毫釐之計(jì)者,必遺天下之大數(shù)。不失小物之選者,惑于大事,譬猶貍之不可使摶牛,虎之不可使搏鼠也。
分類:狐貍
《韻府拾遺 尤韻》:摽牛
東西洋考:呂宋國王兄弟,既為佛郎機(jī)所戕,輒祟于國。國人每值死日,摽牛厭之。摽牛者,柵木為場。置牛數(shù)十頭于中,環(huán)射之,以此逐鬼云。
《高級漢語詞典》:鞭打快?! ?span id="w2q7mdd" class='label'>拼音:biān dǎ kuài niú
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打它,讓它走得更快。比喻賞罰不明,獎(jiǎng)懶罰勤
《漢語大詞典》:抃牛
兩手拉開相斗的牛。喻有超人勇力。 漢 揚(yáng)雄 《法言·淵騫》:“ 秦 悼武 、 烏獲 、 任鄙 ,扛鼎抃牛,非絶力邪?”
《分類字錦》:插貓牛尾(插貓牛尾)
見蔽胸腹注。
分類:
《分類字錦》:參差斗牛(參差斗牛)
竇暨述書賦:司馬氏之受禪,炎為帝。
分類:
《分類字錦》:白牛遺糞(白牛遺糞)
酉陽雜俎:太原縣北有銀牛山,漢建武三十一年,有人騎白牛蹊人田,田父訶詰之,乃曰:吾北海使,將看天子登封。遂乘牛上山。田父尋至山上,惟見牛跡,遺糞皆為銀也。明年,世祖封禪。
分類:
《漢語大詞典》:八牛弩
三弓床弩的別稱。 宋 曾公亮 等武經(jīng)總要前集·器圖:“三弓牀弩,前二弓,后一弓,世亦名‘八牛弩’?!?/div>
《漢語大詞典》:鼻牛兒
〈方〉鼻腔里干結(jié)的鼻涕。
《漢語大詞典》:筆誤作牛(筆誤作牛)
晉書·王獻(xiàn)之傳:“ 桓溫 嘗使﹝ 王獻(xiàn)之 ﹞書扇,筆誤落,因畫作烏駮牸牛,甚妙?!焙笠蛞浴肮P誤作牛”喻隨機(jī)應(yīng)變,化拙成巧或持功補(b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