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封君達(dá)


《后漢書》卷八十二下《方術(shù)傳·甘始傳》
「甘始、東郭延年、封君達(dá)三人者,皆方士也。率能行容成御婦人術(shù),或飲小便,或自倒懸,愛嗇精氣,不極視大言。甘始、元放、延年皆為操所錄,問其術(shù)而行之。君達(dá)號『青牛師』。凡此數(shù)人,皆百馀歲及二百歲也?!固?#183;李賢注引《漢武帝內(nèi)傳》:「封君達(dá),隴西人。初服黃連五十馀年,入鳥舉山,服水銀百馀年,還鄉(xiāng)里,如二十者。常乘青牛,故號『青牛道士』。聞?dòng)胁∷勒撸R與不識,便以要閒竹管中藥與服,或下針,應(yīng)手皆愈。不以姓名語人。聞魯女生得五岳圖,連年請求,女生未見授。并告節(jié)度。二百馀歲乃入玄丘山去。」

例句

柱史從來非俗吏,青牛道士莫相疑。 儲嗣宗 山鄰

白玉先生多在市,青牛道士不居山。 曹鄴 偶題

典故
日之夕矣,牛羊下


《毛詩正義》卷四之一〈國風(fēng)·王風(fēng)·君子于役〉~49~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典故
山谷量牛馬


《史記》卷一百二十九〈貨殖列傳〉~3260~
烏氏裸畜牧,及眾,斥賣,求奇繒物,閒獻(xiàn)遺戎王。戎王什倍其償,與之畜,畜至用谷量馬牛。秦始皇帝令裸比封君,以時(shí)與列臣朝請。而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shù)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yè),用財(cái)自衛(wèi),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筑女懷清臺。夫裸鄙人牧長,清窮鄉(xiāng)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引韋昭曰:「滿谷則具不復(fù)數(shù)?!?/span>
典故
詩壓牛腰


《李太白全集》卷十二〈醉后贈(zèng)王歷陽〉
書禿千兔毫,詩裁兩牛腰。筆蹤起龍虎,舞袖拂云霄。雙歌二胡姬,更奏遠(yuǎn)清朝。舉酒挑朔雪,從君不相饒。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冉仲弓
 
冉伯牛
 
冉子有
 
子路(仲由)
 
孔子
 
宰子我
 
端木子貢
 
言子游
 
閔子騫
 
顏回


《舊唐書》卷二十四〈禮儀志四〉~99~
初,開元八年,國子司業(yè)李元瓘奏稱:「先圣孔宣父廟,先師顏?zhàn)优渥衿湎窳⑹?,配享合坐。十哲弟子,雖復(fù)列像廟堂,不預(yù)享祀。謹(jǐn)檢祠令:何休、范寧等二十二賢,猶沾從祀,望請春秋釋奠,列享在二十二賢之上。七十子,請準(zhǔn)舊都監(jiān)堂圖形于壁,兼為立贊,庶敦勸儒風(fēng),光崇圣烈。曾參等道業(yè)可崇,獨(dú)受經(jīng)于夫子,望準(zhǔn)二十二賢預(yù)饗?!闺犯念伾仁転樽瘢ゎA(yù)從祀。曾參大孝,德冠同列,特為塑像,坐于十哲之次。圖畫七十子及二十二賢于廟壁上。以顏?zhàn)觼喪?,上親為之贊,以書于石。閔損已下,令當(dāng)朝文士分為之贊?!议T人三千,見稱十哲,包夫眾美,實(shí)越等夷。暢玄圣之風(fēng)規(guī),發(fā)人倫之耳目,并宜褒贈(zèng),以寵賢明。顏?zhàn)訙Y既云亞圣,須優(yōu)其秩,可贈(zèng)兗公。閔子騫可贈(zèng)費(fèi)侯,冉伯??少?zèng)鄆侯,冉仲弓可贈(zèng)薛侯,冉子有可贈(zèng)徐侯,仲子路可贈(zèng)衛(wèi)侯,宰子我可贈(zèng)齊侯,端木子貢可贈(zèng)黎侯,言子游可贈(zèng)吳侯,卜子夏可贈(zèng)魏侯。又夫子格言,參也稱魯,雖居七十之?dāng)?shù),不載四科之目。頃雖異于十哲,終或殊于等倫,允稽先旨,俾循舊位。庶乎禮得其序,人焉式瞻,宗洙泗之丕烈,重膠庠之雅范。
典故
廟犧
 
太廟犧
  
慕文犧
 
莊叟惡犧牛
 
莊叟喻犧牛
 
牛憚為犧
 
太廟犧牛

相關(guān)人物
莊子


《莊子集釋》卷十下〈雜篇·列禦寇〉~062~
或聘于莊子。莊子應(yīng)其使曰:「子見夫犧牛乎?衣以文繡,食以芻叔,及其牽而入于大廟,雖欲為孤犢,其可得乎!」
《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莊子〉~245~
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dú)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yǎng)食之?dāng)?shù)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dāng)是之時(shí),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span>

例句

孤豚眠糞壤,不慕太廟犧。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

莫學(xué)魯人疑海鳥,須知莊叟惡犧牛。 羅隱 村橋

長笑李斯稱溷鼠,每多莊叟喻犧牛。 薛逢 驚秋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牛僧孺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二〈牛僧孺列傳〉~447~
僧孺素與德裕仇怨,雖議邊公體,而怙德裕者以僧孺害其功,謗論沸然,帝亦以為不直。其年十二月,檢校左仆射、兼平章事、揚(yáng)州大都督府。時(shí)中尉王守澄用事,多納纖人,竊議時(shí)政,禁中書密,莫知其說。一日,延英對宰相,文宗曰:「天下何由太平,卿等有意于此乎?」僧孺奏曰:「臣等待罪輔弼,無能康濟(jì),然臣思太平亦無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上無淫虐,下無怨讟;私室無強(qiáng)家,公議無壅滯。雖未及至理,亦謂小康。陛下若別求太平,非臣等所及?!辜韧酥林袝?,謂同列曰:「吾輩為宰相,天子責(zé)成如是,安可久處茲地耶?」旬日間,三上章請退,不許。會德裕黨盛,垂將入朝,僧孺故得請。上既受左右邪說,急于太平,奸人伺其銳意,故訓(xùn)、注見用。數(shù)年之間,幾危宗社,而僧孺進(jìn)退以道,議者稱之。
典故

《禮記注疏》卷十七〈月令〉~346~
季冬之月。日在婺女?;鑺渲?,旦氐中。其日壬癸。其帝顓頊。其神玄冥。其蟲介。其音羽。律中大呂。其數(shù)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腎。雁北鄉(xiāng)。鵲始巢。雉雊雞乳。天子居玄堂右?,乘玄輅,駕鐵驪,載玄旂,衣黑衣,服玄玉,食黍與彘。其器宏以弇。命有司大儺,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征鳥厲疾。乃畢山川之祀。及帝之大臣。天之神祇。唐·孔穎達(dá)疏:「此月之時(shí),命有司之官,大為難祭。令難去陰氣?!?,猶作也。此時(shí)強(qiáng)陰既盛,年歲巳終,陰若不去,兇邪恐來歲更為人害。其時(shí),月建丑,又土能刻水,持水之陰氣,故特作土牛以畢送寒氣也。
《后漢書》志第四〈禮儀上·立春〉~302~
立春之日,夜漏未盡五刻,京師百官皆衣青衣,郡國縣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幘,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門外,以示兆民,至立夏。唯武官不。立春之日,下寬大書曰:「制詔三公:方春東作,敬始慎微,動(dòng)作從之。罪非殊死,且勿案驗(yàn),皆須麥秋。退貪殘,進(jìn)柔良,下當(dāng)用者,如故事?!?/span>
典故
吳分星牛


《周禮注疏》卷二十六〈春官宗伯·保章氏〉~405~
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dòng)。以觀天下之遷。辨其吉兇。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以十有二歲之相。觀天下之妖祥。以五云之物。辨吉兇。水旱降。豐荒之祲象。以十有二風(fēng)。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祥。凡此五物者。以詔救政。訪序事。
《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330~
角、亢、氐,兗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江、湖。牽牛、婺女,楊州。虛、危,青州。營室至東壁,并州。奎、婁、胃,徐州。昴、畢,冀州。觜觿、參,益州。東井、輿鬼,雍州。柳、七星、張,三河。翼、軫,荊州。
典故 
犀厭怪

相關(guān)人物
李冰


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
秦孝文王以李冰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檢江,別支流,雙過郡下,以行舟船。……又溉灌三郡,開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庾魇孱^以厭水精。穿石犀溪渠于江南,命曰犀牛里。后轉(zhuǎn)置犀牛二頭,一在府市市橋門,今所謂石牛門是也。一在淵中。

例句

鵩鳥長沙諱,犀牛蜀郡憐。 杜甫 哭韋大夫之晉

君不見秦時(shí)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杜甫 石犀行

空留犀厭怪,無復(fù)酒除災(zāi)。 雍陶 蜀中戰(zhàn)后感事

典故
相牛翁


《太平御覽》卷八百九十九〈獸部十一·牛中〉~422~
《相牛經(jīng)》:「《牛經(jīng)》自寧戚傳百里奚。漢世河西薛公得其書以相牛千百不失。至魏世高堂生傳晉高祖宣皇帝,其后王愷秘其書?!?/span>
典故
星分牛斗


《漢書》卷二十六〈天文志〉~288~
角、亢、氐,沇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江、湖。牽牛、婺女,揚(yáng)州。
《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539~
東南曰揚(yáng)州:其山曰會稽,藪曰具區(qū),川曰三江,浸曰五湖;其利金、錫、竹箭;民二男五女;畜宜鳥獸,谷宜稻。
典故
骍角犁牛


《論語注疏·雍也》~52~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三國魏·何晏集解:「犁,雜文;骍,赤也;角者,角周正,中犧牲,雖欲以其所生犁而不用,山川寧肯舍之乎?言父雖不善,不害于子之美?!?/span>
典故
喧蟻
     
床下蟻
 
床頭蟻
 
病后聰
 
耳虛聞蟻
 
蟻斗牛
 
床下莎蟲:床頭牛蟻
 
斗蟻如斗牛
 
斗蟻聞牛
 
蟻斗牛聞
 
蟻喧聞牛
 
殷病蟻斗
 
殷牛在耳

相關(guān)人物
殷師


《世說新語》下卷下《紕漏》
「殷仲堪父病虛悸,聞床下蟻動(dòng),謂是牛斗?!鼓铣?#183;劉校標(biāo)注:「《殷氏譜》曰:『殷師字師子。祖識、父融,并有名。師至驃騎咨議,生仲堪?!弧独m(xù)晉陽秋》曰:『仲堪父曾有失心病,仲堪腰不解帶,彌年父卒。』」
《晉書》卷八十四〈殷仲堪列傳〉
領(lǐng)晉陵太守,居郡禁產(chǎn)子不舉,久喪不葬,錄父母以質(zhì)亡叛者,所下條教甚有義理。父病積年,仲堪衣不解帶,躬學(xué)醫(yī)術(shù),究其精妙,執(zhí)藥揮淚,遂眇一目。居喪哀毀,以孝聞。服闋,孝武帝召為太子中庶子,甚相親愛。仲堪父嘗患耳聰,聞床下蟻動(dòng),謂之牛斗。帝素聞之而不知其人。至是,從容問仲堪曰:「患此者為誰?」仲堪流涕而起曰:「臣進(jìn)退惟谷。」帝有愧焉。復(fù)領(lǐng)黃門郎,寵任轉(zhuǎn)隆。帝嘗示仲堪詩,乃曰:「勿以己才而笑不才。」帝以會稽王非社稷之臣,擢所親幸以為藩捍,乃授仲堪都督荊益寧三州軍事、振威將軍、荊州刺史、假節(jié),鎮(zhèn)江陵。將之任,又詔曰:「卿去有日,使人酸然。常謂永為廊廟之寶,而忽為荊楚之珍,良以慨恨!」其恩狎如此。

簡釋

耳虛聞蟻:指身體虛弱。宋蘇軾《次韻樂著作野步》:“眼暈見花真是病,耳虛聞蟻定非聰?!?/p>


例句

廣客蛇影,殷師牛斗。 李瀚 蒙求

耳靜煩喧蟻,魂驚怯怒蛙。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shí)書事奉寄澧州張員外使君五十二韻之作因其韻增至通贈(zèng)二君子

殷牛常在耳,晉豎欲潛肓。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

胸中疑晉豎,耳下斗殷牛。 韋莊 賊中與蕭韋二秀才同臥重疾二君尋愈余獨(dú)加馬恍惚之中因有題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冉伯牛
 
顏淵


《論語·先進(jìn)》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昭明文選》卷十四東漢·班孟堅(jiān)(固)《幽通賦》
「聿中和為庶幾兮,顏與冉又不得?!固?#183;李善注引曹大家曰:「聿,惟也。顏,顏淵也。冉,冉伯牛也。二子居中履和,庶幾圣賢。然淵早夭,伯牛被疾,俱不得其死也?!?/span>

例句

顏冉德無鄰,分憂浙水濱。 貫休 上杭州令狐使君

《漢語大詞典》:青牛道士
漢 方士 封君達(dá) 的別號。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封君達(dá)“ 君達(dá) 號‘青牛師’” 李賢 注引漢武帝內(nèi)傳:“ 封君達(dá) , 隴西 人。初服黃連五十餘年,入 鳥舉山 ,服水銀百餘年,還鄉(xiāng)里,如二十者。常乘青牛,故號‘青牛道士’?!?北周 庾信 《謝明皇帝賜絲布等啟》:“是知 青牛道士 ,更延將盡之命; 白鹿真人 ,能生已枯之骨?!?唐 裴铏 《傳奇·封陟》:“我所以懇懇者,為是 青牛道士 之苗裔。況此時(shí)一失,又須曠居六百年,不是細(xì)事?!?/div>
分類:方士封君
《國語辭典》:十哲  拼音:shí zhé
十位圣賢: (1)孔門十哲。包括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貢、冉有、季路、子游、子夏。(2)武成廟十哲。包括白起、韓信、諸葛亮、李靖、李績、張良、田穰苴、孫武、吳起、樂毅。見《新唐書。卷一五。禮樂志五》。
《漢語大詞典》:畏犧(畏犧)
謂害怕成為祭祀宗廟的犧牲。語本莊子·列御寇:“或聘於 莊子 , 莊子 應(yīng)其使曰:‘子見夫犧牛乎?衣以文繡,食以芻叔,及其牽而入於太廟,雖欲為孤犢,其可得乎?’” 漢 班固 《幽通賦》:“ 周 賈 盪而貢憤兮,齊死生與禍福,抗爽言以矯情兮,信畏犧而忌服?!?/div>
《漢語大詞典》:太平無象(太平無象)
謂太平盛世并無一定標(biāo)志。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六年:“會上御 延英 ,謂宰相曰:‘天下何時(shí)當(dāng)太平,卿等亦有意於此乎?’ 僧孺 對曰:‘太平無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雖非至理,亦謂小康。陛下若別求太平,非臣等所及。’”后以“太平無象”諷刺反動(dòng)統(tǒng)治者粉飾升平。
《國語辭典》:土牛  拼音:tǔ niú
1.泥塑的牛。古時(shí)于立春日造土牛,舉行一定的儀式,以鼓勵(lì)春耕。也稱為「春?!?。
2.獨(dú)輪車的別稱。參見「獨(dú)輪車」條。
3.堆在堤上以備搶修用的土堆,從遠(yuǎn)處看去像是一頭頭的牛。
《國語辭典》:犀?! ?span id="01jgyfr" class='label'>拼音:xī niú
動(dòng)物名。哺乳綱奇蹄目。身體笨拙,形狀似牛,頭略成三角形,頸短,鼻上有一或二個(gè)角,四肢粗大,每蹄有三趾,皮粗而厚,微黑色,全身幾乎無毛。角可入藥,亦可作武器。以草、樹葉、嫩枝為食。產(chǎn)于亞洲與非洲的熱帶。
《國語辭典》:殷師牛斗(殷師牛斗)  拼音:yīn shī niú dòu
晉代殷仲堪的父親殷師患有耳疾,床下蟻動(dòng),誤聽為牛斗。見《晉書。卷八四。殷仲堪傳》。
《漢語大詞典》:殷牛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紕漏:“ 殷仲堪 父病虛悸,聞牀下蟻動(dòng),謂是牛鬭?!焙笠蛞浴耙笈!毙稳莶≈囟Q,精神恍惚。 前蜀 韋莊 《臥重疾因有題》詩:“胸中疑 晉 豎,耳下鬭 殷 牛。”
《漢語大詞典》:斗蟻(鬥螘)
亦作“鬭螘”。 見“ 斗蟻 ”。
《漢語大詞典》:牛蟻(牛蟻)
指病虛,恍惚。 宋 蘇軾 《次韻朱光庭初夏》:“陶然一枕誰呼覺,牛蟻新除病后聰?!?宋 范成大 《復(fù)作耳鳴》詩之二:“牛蟻誰知牀下鬭,雞蠅任向夢中鳴。”亦喻指世事紛亂,是非難分。 宋 陸游 《蜀使歸寄青城上官道人》詩:“世間牛蟻何勞問,輸與云窗一粲然?!眳⒁姟?牛鬭 ”。
《漢語大詞典》:牛斗
指牛宿和斗宿。傳說 吳 滅 晉 興之際,牛斗間常有紫氣。 雷煥 告訴尚書 張華 ,說是寶劍之氣上沖于天,在 豫東 豐城 。 張華 派 雷 為 豐城 令,得兩劍,一名龍泉,一名太阿,兩人各持其一。 張華 被誅后,失所持劍。后 雷煥 子持劍過 延平津 ,劍入水,但見兩龍各長數(shù)丈,光采照人。見晉書·張華傳。后常用以為典。 北周 庾信 《思舊銘》:“劍沒 豐城 ,氣存牛斗?!?唐 杜甫 《所思》詩:“徒勞望牛斗,無計(jì)斸龍泉?!?元 薩都剌 《過延平津》詩:“神光射霄漢,牛斗為不明?!?何其芳 《憶昔》詩:“光芒萬丈射牛斗,要把人間重鑄成?!?/div>
《漢語大詞典》:牛斗(牛鬭)
1.謂牛相斗。 北周 庾信 《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月峽猿啼,江神牛鬭?!?元 張雨 《春耕》詩:“壺漿稚子看牛鬭,卻過田頭午餉時(shí)。”
2.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紕漏:“ 殷仲堪 父病虛悸,聞牀下蟻動(dòng),謂是牛鬭?!?劉孝標(biāo) 注引 檀道鸞 《續(xù)晉陽秋》:“ 仲堪 父曾有失心病?!焙笥谩芭ta”指病虛、心神恍惚。 五代 李瀚 《蒙求》詩:“ 廣 客蛇影, 殷 師牛鬭?!?/div>
《漢語大詞典》:顏冉(顔冉)
顏回 、 冉耕 的并稱。二人均為 孔子 弟子,皆以德行著稱。文選·劉孝標(biāo)〈廣絕交論〉:“ 顏 冉 龍翰鳳雛, 曾 史 蘭薰雪白。” 張銑 注:“雖行如 顏回 冉耕 ,德如 曾參 史魚 ,終不云重也。” 前蜀 貫休 《上杭州令狐使君》詩:“ 顏 冉 德無鄰,分憂 浙水 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