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004,分6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牛鳴
食牛
牛李
牛郎
牛后
馬牛風
放牛
老牛
牛心
汗牛
牛皮
石牛
羊牛
牛犢
風馬牛
《漢語大詞典》:牛鳴(牛鳴)
謂牛鳴聲可及之地。喻距離較近。 宋 王安石 《招呂望之使君》詩:“潮溝直下兩牛鳴,十畝漣漪一草亭?!?宋 劉宰 《癸未寄王甥》詩:“乘興時來共清話,相望能隔幾牛鳴?!眳⒁姟?一牛鳴地 ”。
《漢語大詞典》:一牛鳴地(一牛鳴地)
見“ 一牛吼地 ”。
《漢語大詞典》:食牛
尸子卷下:“虎豹之駒,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氣;鴻鵠之鷇,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賢者之生亦然。”后以“食?!辟澝狼嗌倌曛緣研男?,氣概豪邁。 唐 杜甫 《徐卿二子歌》:“小兒五歲氣食牛,滿堂賓客皆回頭?!?明 李東陽 《題杜日川修撰日會中書兄弟趨朝圖》詩:“食牛驚坐客,渡蟻識胡僧。” 清 黃遵憲 《和周朗山琨見贈之作》:“當時乳虎氣食牛,眾作蟬噪嗤噍啁。”參見“ 吞牛 ”。
《國語辭典》:吞?! ?span id="6k68ip7" class='label'>拼音:tūn niú
比喻意氣極盛。宋。王十朋潘岐哥〉詩:「胸中之氣已吞牛,開眼睛光如虎視?!?/div>
《漢語大詞典》:牛李
(1). 唐文宗 時大臣 牛僧孺 、 李宗閔 的并稱。新唐書·李逢吉李宗閔等傳贊:“ 僧孺 、 宗閔 以方正敢言進,既當國,反奮私昵黨,排撆所憎,是時權震天下,人指曰‘牛李’?!?br />(2).指 唐 朝以 牛僧孺 、 李宗閔 為首和以 李吉甫 、 李德裕 父子為首的兩個宗派。新唐書·李德裕傳:“﹝ 李逢吉 ﹞欲引 僧孺 益樹黨,乃出 德裕 為 浙西 觀察使。俄而 僧孺 入相,由是 牛 李 之憾結矣。” 宋 陳善 捫虱新話·辨牛李之黨:“ 唐 人指 牛 李 之黨,謂 牛僧孺 、 李德裕 也。新唐書乃嫁其名於 李宗閔 曰:人指為‘牛李’,非盜謂何?雖欲為 德裕 諱,然非其實矣?!?/div>
《國語辭典》:牛郎  拼音:niú láng
1.牧牛童。晉。葛洪《神仙傳。卷九。蘇仙公》:「先生家貧,常自牧牛,與里中小兒更日為牛郎?!?br />2.牽牛星。唐。胡曾 黃河詩:「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待靈槎送上天。」
3.古代神話中的人物。參見「牛郎織女」條。
4.指從事色情陪酒的男子。語本西元一九六九年美國電影《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該片的情節(jié)以描述牛郎為男性性工作者的故事,因而作為男性性工作者的代稱。
《國語辭典》:牛郎織女(牛郎織女)  拼音:niú láng zhī nǚ
牽牛星與織女星。相傳織女為天帝孫女,長年織造云錦天衣。嫁給牛郎后,荒廢織事,天帝大怒。責令織女與牛郎分離,只準兩人于每年七夕相會一次。見明。馮夢京《月令廣義。卷一四。七月令。日次。一年一會》引《小說》。后比喻分離兩地,難以會面的夫妻或情侶。
《國語辭典》:牛后(牛後)  拼音:niú hòu
牛的肛門。比喻居下位而卑賤?!稇?zhàn)國策。韓策一》:「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乎?」宋。蘇軾〈鳳味硯銘〉:「蘇子一見名鳳味,坐令龍尾羞牛后?!?/div>
《漢語大詞典》:馬牛風(馬牛風)
(1).馬牛奔逸。語出《書·費誓》:“馬牛其風?!?蔡沉 集傳:“馬牛風逸。” 宋 蘇轍 《汝南示三子》詩:“飲食粗便魚稻足,音塵不隔馬牛風?!?明孫仁孺《東郭記·戰(zhàn)必勝》:“ 齊 人煞誕,馬牛風不及邊關,無端侵越我江山?!?清 周亮工 《送季介庵呂素巖北還》詩:“雪里難尋鴻雁跡,塵中誰辨馬牛風?!?br />(2).無關系,不相干。 宋 楊萬里 《謝張子儀尚書寄天雄附子百果十包》詩:“今古交情市道同,轉(zhuǎn)頭立地馬牛風?!?元 關漢卿 《謝天香》第三折:“色緣有深意,誰謂馬牛風?” 清 王韜 《臆譚·簡輔》:“今相臣之去就廢置,若無預乎草野之休戚,并不繫乎朝廷之重輕,在民若馬牛風,在朝若九牛毛?!眳⒁姟?風馬牛不相及 ”。
《國語辭典》:風馬牛不相及(風馬牛不相及)  拼音: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語出《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弧贡扔魇挛镏g毫不相干。明。瞿佑《剪燈新話。卷四。龍?zhí)渺`堂錄》:「子述曰:『龍王處于水府,賤子游于塵世,風馬牛三不相及也。雖有嚴命,何以能至?』」也作「風馬牛不相干」、「風馬牛不相關」。
《國語辭典》:放?! ?span id="fus2kls" class='label'>拼音:fàng niú
牧牛,替人看牛。《儒林外史》第一回:「如今沒奈何,把你雇在間壁人家放牛,每月可以得他幾錢銀子,你又有現(xiàn)成飯吃,只在明日就要去了?!?/div>
分類:散放
《國語辭典》:放牛歸馬(放牛歸馬)  拼音:fàng niú guī mǎ
語本《書經(jīng)。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贡扔餍荼粦?zhàn),一片太平氣象。清。侯方域〈贈季弟序〉:「往吾祖父遭明代盛時,二百年之間,放牛歸馬,天下習之,士非登甲科不貴?!?/div>
分類:不再用兵
《漢語大詞典》:老牛
(1).年老的牛。左傳·成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殺老牛莫之敢尸’,而況君乎!”
(2).今亦以喻指踏實勤懇為人民服務的人。 郭小川 《登九山》詩:“浮浮蕩蕩,晃晃溜溜;看老攤,守老坡,吃老本,就是不當老牛?!?/div>
《國語辭典》:牛心  拼音:niú xīn
1.牛的心臟。
2.比喻脾氣固執(zhí),性情古怪?!都t樓夢》第一七回:「眾人見寶玉牛心,都怪他呆癡不改。」也作「牛性」。
《漢語大詞典》:牛心炙
(1). 晉 代 王愷 有一頭能快走的牛,叫“八百里駮”,極為珍視。一次, 王愷 和 王濟 比射, 王濟 贏了這頭牛,“叱左右速探牛心來,須臾炙至,一臠便去。”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汰侈》。后用為豪侈的典故。 宋 唐庚 《次鄭太玉見寄韻》:“他時名譽牛心炙,晚歲窮空犢鼻褌?!?br />(2).指用牛心做的一種菜肴。晉書·王羲之傳:“時重牛心炙,坐客未噉, 顗 先割啗 羲之 ,於是始知名。” 清 趙翼 《桐山齋中杜鵑花》詩:“況有牛心炙,兼烹雀舌芽?!?/div>
《漢語大詞典》:汗牛
謂牛運書累得出汗。形容著述或藏書極多。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汗牛試卷浩無涯,剗盡雷同別一家。” 清 趙翼 《香牛皮席》詩:“笑我著書曾未寸,翻教忝竊汗牛名?!?梁啟超 《中國地理大勢論》:“修證之法,一務實踐;疏釋之書,動輒汗牛。”參見“ 汗牛充棟 ”。
《國語辭典》:汗牛充棟(汗牛充棟)  拼音:hàn niú chōng dòng
形容書籍極多。參見「充棟汗?!箺l?!读凝S志異。卷五。封三娘》:「世傳養(yǎng)生術,汗牛充棟,行而效者誰也?」
《國語辭典》:牛皮  拼音:niú pí
1.牛的皮?!痘茨献印Uf山》:「剝牛皮鞟以為鼓。正三軍之眾?!?br />2.形容柔韌或堅韌。如:「牛皮紙」。
3.自我吹擂、說大話。如:「在大庭廣眾前吹牛皮,當心被戮破了?!?/div>
分類:牛皮大話
《漢語大詞典》:石牛
(1).石雕之牛。古人常列于陵墓前。
(2).石質(zhì)牛形的靈異之物。古人迷信,以為石牛出現(xiàn)象征祥瑞或預示災變。漢書·王莽傳上:“是歲 廣饒侯 劉京 、車騎將軍千人 扈云 、大保屬 臧鴻 奏符命。 京 言 齊郡 新井、 云 言 巴郡 石牛、 鴻 言 扶風 雍石, 莽 皆迎受?!?span id="le92pxb" class="book">《宋書·五行志四》:“ 石虎 末, 洛陽城 西北九里,石牛在青石趺上忽鳴喚,聲聞四十里?!?/div>
《駢字類編》:羊牛
詩見雞塒下。又見雞桀下。薩都拉詩:村墟雜雞犬,門巷出羊牛。
《國語辭典》:牛犢(牛犢)  拼音:niú dú
小牛。如:「這只初生的牛犢依偎在母牛身旁,顯得可愛極了?!?/div>
分類:牛犢
《漢語大詞典》:風馬牛(風馬牛)
見“ 風馬牛不相及 ”。
《國語辭典》:風馬牛不相及(風馬牛不相及)  拼音: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語出《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明。瞿佑《剪燈新話。卷四。龍?zhí)渺`堂錄》:「子述曰:『龍王處于水府,賤子游于塵世,風馬牛三不相及也。雖有嚴命,何以能至?』」也作「風馬牛不相干」、「風馬牛不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