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卷三百四十一〈符讀書城南〉
木之就規(guī)矩,在梓匠輪輿。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欲知學(xué)之力,賢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學(xué),所入遂異閭。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duì)魚。年至十二三,頭角稍相疏。二十漸乖張,清溝映污渠。三十骨骼【案:音格。】成,乃一龍一豬。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一為公與相,潭潭府中居。問之何因爾,學(xué)與不學(xué)歟。金璧雖重寶,費(fèi)用難貯儲。學(xué)問藏之身,身在則有馀。君子與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見公與相,起身自犁鋤。不見三公后,寒饑出無驢。文章豈不貴,經(jīng)訓(xùn)乃菑畬。潢潦無根源,朝滿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義,況望多名譽(yù)。時秋積雨霽,新涼入郊墟。燈火稍可親,簡編可卷舒。豈不旦夕念,為爾惜居諸。恩義有相奪,作詩勸躊躇。
典故不辨牛馬
不分牛
河伯觀海
牛馬無色
相關(guān)人物河伯
莊子
《莊子》外篇·卷六下《秋水》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固?#183;成玄英疏:「河,孟津也。涇,通也。涘,岸也。涯,際也。渚,洲也,水中之可居曰洲也。大水生于春而旺于秋,素秋陰氣猛盛,多致霖雨,故秋時而水至也。既而凡百川谷,皆灌注黃河,通流盈滿,其水甚大,涯岸曠闊,洲渚迢遙,遂使隔水遠(yuǎn)看,不辨牛之與馬也?!?/span>
例句
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濱。
驚濤遙起鷺,回岸不分牛。
牛馬行無色,蛟龍斗不開。
去馬來牛不復(fù)辨,濁涇清渭何當(dāng)分。
《昭明文選》卷四十一漢·司馬子長(遷)《報(bào)任少卿書》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順于接物,推賢進(jìn)士為務(wù)?!固?#183;李善注:「走,猶仆也。言己為太史公掌牛馬之仆,自謙之辭也?!?/span>
《史記》卷一百二十九〈貨殖列傳〉~3260~
烏氏裸畜牧,及眾,斥賣,求奇繒物,閒獻(xiàn)遺戎王。戎王什倍其償,與之畜,畜至用谷量馬牛。秦始皇帝令裸比封君,以時與列臣朝請。而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shù)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yè),用財(cái)自衛(wèi),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筑女懷清臺。夫裸鄙人牧長,清窮鄉(xiāng)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引韋昭曰:「滿谷則具不復(fù)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