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7詞典 5分類詞匯 52
《國語辭典》:別本(別本)  拼音:bié běn
1.正本以外的副本?!赌鲜贰>砣?。列傳。劉勔》:「又寫別本封至東宮,昭明天子命焚之,不開視。」《元史。卷一七○。列傳。王利用》:「帝及太子嘉納之,皇后聞之,命錄別本以進?!?br />2.異本。指同一本書的其他不同版本。清。徐珂《清稗類鈔。鑒賞類。盧召弓藏書于抱經(jīng)樓》:「召弓喜校書,自經(jīng)傳子史下逮說部詩文集,一經(jīng)披覽,輒加丹黃。即無別本可勘同異,必為之釐正字畫,然后快。」
分類:副本版本
《國語辭典》:考異(考異)  拼音:kǎo yì
版本學(xué)上指考訂文字的疑異。如《韓文考異》。
《國語辭典》:古本  拼音:gǔ běn
屬于古代版本的書籍。《隋書。卷三二。經(jīng)籍志一》:「于是總集編次,存為古本?!?/div>
分類:古老版本
《漢語大詞典》:傳本(傳本)
流傳于世間的版本。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書證:“左傳曰:‘ 齊侯 痎遂痁?!?span id="jlcumfw" class="book">《説文》云:‘痎,二日一發(fā)之瘧?!篱g傳本多以‘痎’為‘疥’?!?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二:“ 宋 王堯臣 崇文總目,今世當(dāng)有傳本?!?章炳麟 《文學(xué)說例》:“又今老子本作‘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與莊子·天下篇引作‘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不同,蓋六國時傳本各異也?!?/div>
《國語辭典》:刻本  拼音:kè běn
雕板印成的書籍。如宋刻本、元刻本?!独蠚堄斡洝返谌兀骸高@是部宋版張君房刻本的莊子,從那里得來的?」
《國語辭典》:異文(異文)  拼音:yì wén
通假字和異體字的統(tǒng)稱。相對于正字而言。如「跡」是「跡」的異文。
《國語辭典》:刊本  拼音:kān běn
1.書籍的刊印版本。分四種:一、以朝代分,有宋本、元本、明本。二、以刻版地點分,有殿本、監(jiān)本、官署本、書院本、坊刻本。三、以形式分,有大字本、小字本、巾箱本。四、以內(nèi)容分,有足本、選本、節(jié)本。
2.刊印成書。《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發(fā)心持誦白衣觀音經(jīng),并刊本布施?!?/div>
《國語辭典》:注本  拼音:zhù běn
書中除正文外,另附有注釋的版本。
《漢語大詞典》:異本(異本)
(1).不同的版本。 晉 支敏度 《合首楞嚴經(jīng)記》:“ 黃武 至 建興 中,所出諸經(jīng)凡數(shù)十本,自有別傳記録,亦云出此經(jīng),今不復(fù)有異本也。”
(2).珍本。梁書·任昉傳:“家雖貧,聚書至萬餘卷,率多異本?!?唐 劉肅 《大唐新語·識量》:“﹝ 王方慶 ﹞聚書甚多,不減祕閣,至於圖畫,亦多異本?!?span id="oribt1k" class="book">《文獻通考·經(jīng)籍考總敘》:“ 隋文帝 開皇 三年,秘書監(jiān) 牛弘 ,表請分遣使人搜討異本。每書一卷,賞綃一疋?!?/div>
分類:版本
《漢語大詞典》:初本
書籍的原始版本。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建是閣以貯之,中為初本,以五色玉為函,尊圣教也?!?/div>
《漢語大詞典》:進本(進本)
(1).特指進獻給皇帝的書籍版本。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九:“既繕寫進入,而舊本亦不敢存,今世之所有皆進本?!?宋 贊寧 等宋高僧傳·明律二·圓照:“六月望,勑 圓照 依國子學(xué) 大歷 新定字樣抄寫進本?!?br />(2).進呈本章。 明 張寧 《方洲雜言》:“ 胡 曰:第自留心,吾為汝進本?!?清 吳振棫 養(yǎng)吉齋叢錄卷五:“ 御門 ,近制六部以次進本?!?br />(3).指進貨時的成本。 茅盾 《擬〈浪花〉》:“這還是存貨,進本小,馬馬虎虎賤賣了的!”
《漢語大詞典》:縮本(縮本)
(1).指縮小的摹本、版本等。 清 趙翼 《題金素中西瀛小筑圖》詩之二:“縮本摹來雖尺幅,胸中 海 岱 已全涵?!?朱自清 《歐游雜記·威尼斯》:“大理石小雕象,是著名大品的縮本,出于名手的還有味?!?br />(2).猶縮影。 梁啟超 《雅典小史·發(fā)端》:“史家常言古代 希臘 者,今世 歐洲 之縮本也?!?巴金 《憩園》七:“這孩子可以說是我那個朋友的縮本,他的臉、眉毛、鼻子、嘴,都跟我那個朋友的完全一樣?!?/div>
《國語辭典》:俗本  拼音:sú běn
民間流傳的版本。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書證》:「《論語》曰:『衛(wèi)靈公問陳于孔子?!弧蹲髠鳌罚骸簽轸~麗之陳?!凰妆径嘧鞲钒嚦酥嚒!?/div>
《漢語大詞典》:解題(解題)
(1).對書籍的作者、卷次、內(nèi)容、版本的說明。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書籍之厄:“ 吳氏 舊書至五萬一千一百八十餘卷,且倣《讀書志》,作解題,極其精詳,近亦散失?!?br />(2).解說詩文之標(biāo)題。 清 王鳴盛 蛾術(shù)編·說錄·詩序:“今日讀 漢 、 魏 、 六朝 樂府,若無解題,猶不能辨其為何語,何況‘三百篇’。”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將那資本,來編印 明 代小說、傳奇,插畫,每幅略加解題,仿《箋譜》預(yù)約辦法。”
《國語辭典》:全本  拼音:quán běn
1.完整無缺的版本。
2.全套戲劇或腳本。清。李漁《比目魚》第一五出:「第一件,不演全本,要做零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