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一名時。明浙江鄞縣人,字中父,一作仲父。工詩,亦工散曲。以避仇遠(yuǎn)游,歷齊、梁、燕、趙間,為人貞介廉潔。客死涉縣,卒年七十。有《甬東山人稿》。
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三初名時臣,自稱甬東野人,世居木阜峰下。山川名勝。山人少喜為詩。不治經(jīng)生業(yè)。及壯負(fù)氣。不能隨俗俯仰。嘗于坐隅書青天白日名山大川八字以避仇。遠(yuǎn)歷齊梁燕趙間十年,客食諸王門下,旅寓章丘。與太常李伯華論詩,得其指授。在章歷三時詩大變。一日過伯華江上草堂,值夜雪。伯華為出妓彈琵琶佐酒。山人即坐上作長歌,伯華絕驚賞,謂非復(fù)初見阿蒙也。去之青州,客衡藩。衡莊王嘗起高樓,東敞矚遠(yuǎn)。樓初成,王于望后四日置酒遍召一時名士。時日景既盡,疏星尚微。王命且未造座,與客東望,憑欄笑語良久。已而月光漸上,遍照四座。王甚歡,因命曰待月樓,使客各賦詩以進(jìn),王未善也。時山人最年少,下座徐進(jìn)一絕句,其詞曰:川原夕氣交,暝色自相向。月猶藏海底,人已坐樓上。王大喜,謂能得待字義,因手觴延山人上座,遍示諸客,山人遂一日名重。晚客沈沈,宣王禮之,亞于謝榛。年七十,卒于河南涉縣客舍中。魯王孫中立序其詩曰:山人鶴骨癯癯,若出衣表。為人貞介廉潔,不妄交,不茍取,故為諸王公所重,人以為實錄。山人年六十起生,藏于句章之夕陽里,自撰墓志,后竟葬之。有二子,長曰輅,使學(xué)醫(yī);次輦,使讀。山人與嘉則先生同甲,其稱詩稍先之。及年各四十五,兩人始得遇定交。嘗一見山陰徐文長,輒作靈物篇相贈,嘆為絕奇。生平所與游論詩,幾遍天下,唯稱同里盧沄、吳中文徵明、黃姬水、東郡謝榛、浚人盧楠、新河宋登春十馀人。自謂砥礪名行,期無愧諸老,庶幾不朽。以是山人風(fēng)格,至今稱之。所著甬東山人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中甫,鄞縣人。有甬東山人集。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三十字石父。少工于詩,嗜酒,亦喜鼓琴,有名于時。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農(nóng)父,桐城貢生。有執(zhí)宜集。
人物簡介
維基崔三畏,字敬父,直隸保定府蠡縣人,民籍。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會試第二百九十九名,登第三甲第三十六名進(jìn)士。初授太谷縣知縣,十二年九月選授南京刑科給事中,十七年正月升山東按察司僉事,二十年三月升陜西按察司副使,二十三年五月升四川布政使司右參政,二十四年閏正月被陜西巡撫翁萬達(dá)劾奏托病離任,被黜為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蘇州府嘉定人,徙居長洲,原名謙德,字叔益,后改今名,字青甫,一作青父,號米庵。少習(xí)舉子業(yè),不第,遂潛心古文。二十年杜門不出,博覽子史,考訂《史記》諸家之注。晚年好法書名畫。有《清河書畫舫》。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青父,長洲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賓父。有《李山人詩》。
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三號旸谷,于嗣為曾大父行。為人風(fēng)儀修整,性和雍,不立崖岸,意思蕭散。精名理,善于微言。每對客,眾論沸起,先生徐發(fā)一語,四座盡傾。生平都無好,惟好為詩,不肯作世人雕飾,天動神來,自然高妙,俱謂詩如其人。諸兄弟并游太學(xué)為郎,先生獨不仕,懷,古慕道。居常愛王孝伯飲酒讀騷,因名其齋居。去甬,江十馀里,為蕭皋,在山水佳處。家世有田一頃,別業(yè)一區(qū)。先生更起高臥樓,讀書其中,歲收粳秫釀酒,旁辟自鋤園半畝,遍植嘉草名藥,間種蔬韭,取供賓客。同時名薦紳高士至蕭皋輒作數(shù)日留,方去,酬唱甚多。蓋吾家草堂在貿(mào)東,一曰楝塘,一曰蕭皋,俱為海內(nèi)詞家所詠賞。嘉則先生復(fù)作蕭皋竹枝詞十馀首,被諸樂府,使童子習(xí)唱之,流傳一時??ぶ挟?dāng)事聞其名,希得致先生,俱謝不往。年五十,欲制遠(yuǎn)游冠,裹糧自四明臺宕,盡訪天下名山,以親老不果行。未幾,終于家。遺集行世。先生嘗自署旸谷山人屠長卿。先生曰:近世山人甚多,然未嘗居山。觀其仆仆負(fù)囊挾名紙候門,望長者顏色,翹目利舌,善為诪張,其賤已甚。若賓父先生不出戶,著書論道畢其身。其自言若得從禽子、夏遍游五岳,當(dāng)不入一城,不干一人,斯可謂山人矣。因贊之曰:讀騷取適,灌園寄散。介絕溪刻,簡不任誕。江霞朗映,厓松孤偃。何以品君,鳴瀨清淺。惜哉!早謝遠(yuǎn),游未踐。張大司馬亦心重先生,每有所品目,輒言:吾與沈嘉則、李賓父二先生同之。時謂先生布衣風(fēng)格,當(dāng)在孟浩然、秦系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