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485—1565
【介紹】: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shè)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圣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鑒古韻語》。
維基孫承恩(1482年—1561年),字貞甫,號毅齋。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qū))人。嘉靖年間,官至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xué)士。延平府知府孫衍之子。弘治十七年(1504年)甲子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七十三名舉人,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二甲進士,改庶吉士,八年十月授編修。嘉靖元年(1522年)奉使安南,適值安南發(fā)生內(nèi)亂,遇阻而返。丁父喪歸,服闋,五年五月復(fù)除原職。六年正月參與編纂《明倫大典》。擢左中允,充經(jīng)筵講官,十年七月主考南京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十一年六月以母阮太孺人老疾,乞歸養(yǎng)。歸踰年,太孺人卒,享年七十有七。服闋起復(fù)原職,十六年八月與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姚淶 主順天府鄉(xiāng)試,次月升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掌南京翰林院印。十八年二月升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充經(jīng)筵日講官,十九年七月升禮部右侍郎,十月升本部左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經(jīng)筵日講如故,二十三年十一月改任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xué)士、掌詹事府事,二十四年充《大明會典》副總裁官,二十六年二月與吏部左侍郎張治主考丁未科禮部會試,二十七年二月升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正月被劾致仕解職。次年七月,召還故任。嘉靖三十年十一月(1551年)因擒獲叛亂邊民哈舟兒之事,論功加太子少保。上疏請求明世宗為皇太子選擇講官讀書,被擱置不理。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二月明世宗迷戀齋醮,孫承恩因不愿戴黃冠(作道士裝束)迎合,遂乞求致仕歸鄉(xiāng)。嘉靖四十年(1561年)八月去世。贈太子太保,謚文簡。
人物簡介
維基徐錦(1485年—1552年),字章父、章甫,號楓岡,浙江寧波府慈溪縣人,民籍。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二十六名舉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會試第三百四十三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九名進士。吏部觀政,授甌寧縣知縣,嘉靖二年(1523年)五月選授南京廣東道試監(jiān)察御史,后改北京云南道御史,奉命巡按淮揚及廣西等處,會建仁壽諸宮,奉敕督理。十三年六月升南京大理寺右寺丞,升南京太常寺少卿,十九年(1540年)六月升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整飭薊州等處邊備巡撫順天等府。嘉靖二十年四月,因災(zāi)變離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489—1566后
【介紹】:
明河南祥符人,字川甫,一作川父,號嵩渚。正德九年進士。任沔陽知州、同知寧波府,升山西僉事。少負俊才,嘗馳馬夷門外,釃酒悲歌,慨然慕信陵君、侯生之為人。里居四十余年而卒。博學(xué)多聞,以古文名于時。曾作《理情賦》,李夢陽見而往訪。濂初甚得意,久之,乃知夢陽持論偏頗。有《祥符鄉(xiāng)賢傳》、《汴京遺跡志》、《醫(yī)史》、《觀政集》、《嵩渚集》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川父,祥符人。正德甲戌進士,授沔陽知州歷山西按察司僉事有嵩渚集
明詩紀事·戊簽·卷六濂字川父,祥符人。正德甲戌進士,授沔陽知州。遷寧波同知,擢山西按察僉事。有嵩渚集》一百卷。
(《四庫總目》:《嵩渚集濂》所自訂,皆于七子之外自為一格。大抵筆鋒踔屬,泉涌飆馳;而裁剪尚疏,不免才多之患。濂跋石寶《熊峰集》,謂「詩文傳世,豈貴于多」,其說良是。而自定已作乃不能盡剪楱枯,信乎割愛之難也田按:川父作《理情賦》,左舜齊持以示李獻吉,獻吉大驚,訪之吹臺。王子衡《少石子歌》云:「大梁翩翩李川父?!寡闪簣A歌》云:「大梁李侯才絕妙,司馬鄒生爾同調(diào)。」其為名輩推譬如此。馀檢《嵩渚集》,大約近體勝于古體,七言勝于五言。川父尤留心鄉(xiāng)邦故實,所著《汴京跡志》二十四卷,博綜典洽,幾興《長安志》、《雍錄》抗行。又撰《祥符鄉(xiāng)賢傅》八卷、祥符文獻志十七卷,著述繁富,不僅以詩歌擅名已也。)
維基李濂(1489年—1566年),字川甫,號嵩渚。河南祥符縣(今屬開封市)人,明朝官員、文學(xué)家。李濂生于弘治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489年2月),年少即身負俊才,時常跟從豪俠少年奔騎出城,搏獸射雉,酒酣悲歌,仰慕信陵君、侯生之為人。與李夢陽內(nèi)弟左國璣并稱田、左。曾作《理情賦》,李夢陽大加贊賞,并在吹臺拜訪李濂。李濂自此知名于河、雒間。正德八年(1513年),李濂高中河南鄉(xiāng)試第一名,正德九年(1514年),聯(lián)捷甲戌科二甲進士,次年授官沔陽知州,十六年遷寧波府同知,嘉靖二年(1523年)擢升山西屯田僉事,后攝學(xué)政。嘉靖五年(1526年)免歸。居鄉(xiāng)四十馀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493—1560
【介紹】: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實父(甫),號十洲。漆匠出身,居蘇州,從周臣學(xué)畫,以賣畫為生,知名于時。善臨摹宋元名跡,落筆亂真。擅山水、花鳥,尤長人物,設(shè)色、水墨、白描均精。與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稱“明四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495—1552
【介紹】:
明河南任丘人,字顯父,號梅江。嘉靖八年進士。授南陵知縣,歷右通政、太仆卿,仕至光祿寺卿。有《玉林集》。
維基張忠,字顯父,直隸任丘縣(今河北省任丘市)人。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八十四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會試第二百五十一名,登第三甲第五十四名進士。官至光祿寺卿。
人物簡介
簡介成運,朝鮮王朝燕山君、宣祖年間的學(xué)者。字健叔,號大谷。原籍昌寧。
人物簡介
維基陳念,字功父,湖廣黃州府麻城縣人,軍籍。湖廣鄉(xiāng)試第七十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會試第一百三十二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三名進士。九年任南昌縣知縣。
人物簡介
維基趙維(1499年—?年),字張父,號南涯,湖廣武昌府長史司官籍。治《詩經(jīng)》,嘉靖七年戊子湖廣鄉(xiāng)試第四十名舉人,年三十四歲中式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會試第238名,第二甲第19名進士。先在戶部觀政,授蒲州知州,歷升寧波府同知,廣東按察司僉事,官至四川布政使司參議。
人物簡介
維基茹鳴金(1491年—?年),字聲父,南直隸無錫縣人,太醫(yī)院醫(yī)籍。治《詩經(jīng)》,行四,由國子生中式丙子科(1516年)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名舉人,年三十四歲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會試第四十四名,第二甲第六十五名進士。歷官承天府知府,升四川按察司副使,二十二年十二月考察去職。二十四年復(fù)除貴州副使。
人物簡介
維基甘觀(1504年—?),字貞父,南京府軍右衛(wèi)官籍,直隸懷寧縣人。本姓李,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一名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會試第二百六十三名,登第三甲第六十三名進士。官評事。
人物簡介
維基葉懋賞(1494年—?年),字功父,四川成都府綿州人,民籍。九月十一日生,行二,治《書經(jīng)》,由州學(xué)生中式四川鄉(xiāng)試第三十二名舉人,年四十二歲中式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科會試中式第二百五十五名,第三甲第五十八名進士。授咸寧縣知縣。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一四傅于亮,字貞父。里籍未詳。曾與歐必元、李孫宸唱和。事見林雅杰《廣東歷代書法圖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中父。與文徵明、祝允明等為摯交。在東沙筑真賞齋,藏三代鼎彝、魏晉以來金石縑素,品鑒推江東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