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23,分35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小女
色養(yǎng)
寧親
大故
終喪
歸寧
再期
重闈
孝行
握蘭
歸省
顧復
孝道
易月
廬墓
《國語辭典》:小女  拼音:xiǎo nǚ
1.年紀最小的女兒?!妒酚洝>硪弧鹞?。扁鵲倉公傳》唐。張守節(jié)。正義引班固詩:「自恨身無子,困急獨煢煢。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br />2.稱謂。對人稱自己女兒的謙詞。《三國演義》第八回:「小女貂蟬也,允蒙將軍錯愛,不異至親,故令其與將軍相見?!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肝倚∨诩依镩L到三十多歲,多少有錢的富戶要和我結親?!?/div>
《國語辭典》:色養(yǎng)(色養(yǎng))  拼音:sè yàng
和顏悅色的孝養(yǎng)父母,《文選。潘岳。閑居賦。序》:「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違膝下色養(yǎng),而屑屑從斗筲之役乎?」
《漢語大詞典》:寧親(寧親)
(1).使父母安寧。 漢 揚雄 《法言·孝至序》:“孝莫大於寧親,寧親莫大於寧神?!?南朝 宋 顏延之 《宋文帝元后哀策文》:“欽若皇姑,允迪前徽。孝達寧親,敬行宗祀?!?宋 陸游 《謝赦表》:“一日三朝,雖極寧親之大養(yǎng);四方萬里,尚憂庶獄之無辜?!?br />(2).省親。 唐 李白 《送王孝廉覲省》詩:“寧親候海色,欲動孝廉船。” 宋 張孝祥 《多麗》詞:“去國雖遙,寧親漸近,數(shù)峰青處是吾州?!?/div>
《國語辭典》:大故  拼音:dà gù
1.父親或母親去世。《孟子。滕文公上》:「今言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問于孟子,然后行事?!埂读凝S志異。卷一一。陳云樓》:「今遭大故,音耗遂梗,久不如黃省問。」
2.死期、死亡?!冻o。屈原。九章。懷沙》:「舒憂娛哀兮,限之于大故?!埂稘h書。卷六○。杜周傳》:「延年愚,以為丞相久故,及先帝用事,非有大故,不可棄也?!?br />3.重大的錯誤?!墩撜Z。微子》:「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br />4.充足條件?!赌?。經(jīng)說上》:「大故,有之必無然,若見之成見也。」
《國語辭典》:大故  拼音:dài gù
1.大略?!吨熳诱Z類輯略》卷五:「因言讀書用功之難,諸公覺得大故淺近,不曾著心。」也作「大古」。
2.特別。也作「大古」。
《國語辭典》:大古  拼音:dài gǔ
1.大扺、大概。元。白樸《梧桐雨》第三折:「更問甚陛下,大古是知重俺帝王家。」明。賈仲名《金安壽》第三折:「正末云:『大古里你吃了風藥來也?!弧挂沧鳌复蠊省?。
2.總之。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二折:「大古是家富小兒嬌,我則愁腌日月沒柴沒米怎生熬泠。」元。馬致遠《漢宮秋》第四折:「又不是心中愛聽,大古似林風瑟瑟,巖溜泠泠?!挂沧鳌复拧埂?br />3.特別。元。關漢卿《玉鏡臺》第四折:「我從小里文章不大古,年老也還有甚詞賦?!挂沧鳌复蠊省埂ⅰ复拧?、「待骨」、「特古」、「特故」。
《漢語大詞典》:大古
太古。儀禮·士冠禮:“始冠緇布之冠也,大古冠布,齊則緇之。” 鄭玄 注:“大古,指 唐 虞 以上?!?span id="psebyly" class="book">《荀子·非十二子》:“羣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順。” 唐 李白 《明堂賦》:“觀夫明堂之宏壯也,則突兀曈曨,乍明乍蒙,若大古元氣之結空?!?/div>
分類:太古
《漢語大詞典》:終喪(終喪)
謂服滿父母去世后三年之喪。資治通鑒·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 張九齡 自 韶州 入見,求終喪,不許?!?span id="yfcuhuc"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慶歷五年》:“ 況 ( 田況 )不得已,乞歸葬 陽翟 ,託邊事求見,泣請終喪,帝惻然許之。帥臣得終喪自 況 始?!?/div>
《漢語大詞典》:歸寧(歸甯)
見“ 歸寧 ”。
《漢語大詞典》:再期
亦作“ 再朞 ”。
(1).指服喪兩年。期,一周年。舊時父母之喪為三年,但到第二個忌日即除去喪服,故稱。禮記·喪服小記:“再期之喪,三年也?!?span id="2khzwkr" class="book">《禮記·三年問》:“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然則何以三年也?曰:加隆焉爾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鄭玄 注:“言於父母加隆其恩,使倍期也?!?br />(2).兩周年。 金 雷淵 《愛詩李道人若愚崧陽歸隱圖》詩:“我家 崧 前凡再朞,詩僧騷客相追隨?!?/div>
《國語辭典》:重闈(重闈)  拼音:chóng wéi
1.一層層的門?!段倪x。左思。魏都賦》:「重闈洞出,鏘鏘濟濟?!?br />2.深宮。《三國志。卷六五。吳書。賀邵傳》:「古之圣王,所以潛處重闈之內(nèi)而知萬里之情?!?br />3.深閨。《文選。古詩十九首。凜凜歲云暮》:「既來不須臾,又不處重闈?!?br />4.世稱祖父母或父母。宋。吳澄 送國子伴讀倪行簡赴京詩:「出門惻惻重闈遠,前路漫漫萬里賒?!?/div>
《國語辭典》:孝行  拼音:xiào xìng
孝順奉養(yǎng)父母的行為?!吨芏Y。地官。師氏》:「孝行以親父母。」《三國演義》第九回:「且其孝行素著,若遽殺之,恐失人望?!?/div>
《漢語大詞典》:握蘭(握蘭)
(1). 漢 應劭 漢官儀卷上:“﹝尚書郎﹞握蘭含香,趨走丹墀奏事?!碧m,香草。后以“握蘭”指皇帝左右處理政務的近臣。《隋書·百官志上》:“自禮闈陵替,歷茲永久,郎署備員,無取職事??坊z文案,貴尚虛閑,空有趨墀之名,了無握蘭之實?!?唐 楊炯 《常州刺史伯父東平楊公墓志銘》:“入踐郎官,含香握蘭。” 宋 王禹偁 《贈禮部宋員外閣老》詩:“堪笑白頭 王小諫 ,握蘭猶未得相親。”
(2).古時握蘭以贈別。《文選·謝靈運〈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握蘭勤徒結,折麻心莫展?!?李善 注:“ 靈運 《南樓中望所知遲客詩》曰‘瑤華未堪折,蘭苕已屢擿,路阻莫贈問,云何慰離析?’然握蘭擿苕,咸以相贈問也?!?br />(3).喻孝養(yǎng)父母。 唐 劉禹錫 《送太常蕭博士棄官歸養(yǎng)赴東都》詩:“侍膳曾調(diào)鼎,循陔更握蘭?!眳⒁姟?蘭陔 ”。
《國語辭典》:蘭陔(蘭陔)  拼音:lán gāi
比喻孝子養(yǎng)親之意。唐。劉禹錫〈和州送錢侍御自宣州幕拜官便于華州覲省送僧方及南謁柳員外〉詩:「蘭陔行可采,蓮府猶回瞪?!?/div>
《國語辭典》:歸省(歸?。 ?span id="j0wkgeq" class='label'>拼音:guī xǐng
回故鄉(xiāng)探望父母。唐。朱慶馀送張景宜下第東歸〉詩:「歸省值花時,閒吟落第詩。」《紅樓夢》第一九回:「賈妃回宮,次日見駕謝恩,并回奏歸省之事,龍顏甚悅?!?/div>
《漢語大詞典》:顧復(顧復)
《詩·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鄭玄 箋:“顧,旋視;復,反覆也。” 孔穎達 疏:“覆育我,顧視我,反覆我,其出入門戶之時常愛厚我,是生我劬勞也。”后因以“顧復”指父母之養(yǎng)育。后漢書·清河孝王慶傳:“諸王幼稚,早離顧復,弱冠相育,常有《蓼莪》、《凱風》之哀?!?唐 元稹 《告贈皇考皇妣文》:“祗命隕越,哀號不逮,追念顧復,若亡生次?!敝袊焚Y料叢刊《太平天囯·太平救世歌》:“襁褓顧復,骨肉情連,恩同罔極,銘於心田?!?/div>
《國語辭典》:孝道  拼音:xiào dào
孝敬父母親長的精神與原則?!度龂萘x》第三六回:「如書到日,可念劬勞之恩,星夜前來,以全孝道?!埂都t樓夢》第四三回:「就是家去了看戲吃酒,也并不是二爺有意,原不過陪著父母盡孝道。」
《漢語大詞典》:易月
古喪禮,父母之喪,服喪三年,自 漢文帝 始以日易月,縮短喪期,謂之“易月”。《晉書·禮志中》:“ 孝文 權制三十六日之服,以日易月,道有污隆,禮不得全,皇太子亦宜割情除服。”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一》:“今遵遺詔,行易月之制。”資治通鑒·后唐明宗長興四年:“辛未,帝始御 中興殿 。帝自終易月之制?!?胡三省 注:“循 漢 晉 喪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而釋服?!?span id="dukiom8"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孝宗淳熙十四年》:“辛巳,詔曰:‘大行太上皇帝奄棄至養(yǎng),朕當衰服三年,羣臣自遵易月之令。有司討論儀制以聞。’”
《國語辭典》:廬墓(廬墓)  拼音:lú mù
1.結廬守葬。古人遇父母師長過世,為表示對他們的敬愛與哀思,乃在墓旁筑茅屋守靈。《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那蔡伯皆,漢時人,未做官時,父母雙亡,廬墓致瑞,今府舉他孝廉,何曾為做官不歸?父母餓死?」
2.屋舍與墳墓。《后漢書。卷五三。申屠蟠傳》:「不遭明時,尚當表旌廬墓,況在清聽而不加哀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