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23,分3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孝敬
彩衣
哥哥
起復(fù)
尊親
風(fēng)樹
孝養(yǎng)
采蘭
子職
膝前
家慶
至親
慈愛
同胞
及親
《國語辭典》:孝敬  拼音:xiào jìng
1.孝順尊敬。《后漢書。卷六○下。蔡邕傳》:「清廟祭祀,追往孝敬?!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三:「自此那兒子當(dāng)真守分孝敬二親,后來卻得善終?!?br />2.敬獻?!度辶滞馐贰返谒陌嘶兀骸肝倚≈稕]有孝敬老師和世叔,怎反受起老師的惠來?」《紅樓夢》第四三回:「這是鳳丫頭孝敬老太太的,算他的孝心虔,不枉了老太太素日疼他?!?/div>
《漢語大詞典》:彩衣(綵衣)
(1).藝文類聚卷二十引列女傳:“昔 楚 老萊子 孝養(yǎng)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常著五色斑斕衣,為親取飲?!焙笠蛞浴安室隆敝感B(yǎng)父母。 宋 王禹偁 《謝宣旨令次男西京侍疾表》:“此蓋陛下義敦天性,恩厚孝思,念黃髮之衰羸,俾彩衣而侍養(yǎng)。”
(2).指戲曲表演的服裝。紅樓夢第五四回:“婆子們抱著幾個軟包--因不及抬箱,料著 賈母 愛聽的三五齣戲的彩衣包了來?!?br />(1).五彩衣服。 清 王士禛 《居易錄談》卷下:“忽有綵衣小兒自外入,頃刻至數(shù)百人,結(jié)束如一,階墀盡滿?!?br />(2).謂孝養(yǎng)父母。 唐 黃滔 《〈潁川陳先生集〉序》:“早孤,事太夫人彌孝,熙熙愉愉,承顏侍膳,雖隆云路之望,終確綵衣之戀。” 宋 沈遘 《五言送徐同年諤出京》:“還家晝錦樂,拜壽綵衣榮?!?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圖歌》:“綵衣歸來奉翁母,愿言壽比三山久?!?清 馮桂芬 《顧蓉莊年丈七十雙壽序》:“君此行也,躬綵衣,捧瑤斝,象服繡葆,蹌躋一庭?!眳⒁姟?綵衣娛親 ”。
《國語辭典》:?衣娛親(綵衣娛親)  拼音:cǎi yī yú qīn
老萊子性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彩衣,作嬰兒嬉戲的樣子逗父母高興。後用以比喻孝養(yǎng)父母。參見「戲綵娛親」條。
《國語辭典》:哥哥  拼音:gē ge
1.稱謂:(1)對兄長的稱呼?!度龂萘x》第一六回:「你敢傷我哥哥!」(2)父對子的自稱。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二五。哥》:「唐時人稱父為哥。《舊唐書王琚傳》:『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氣惟有太平?!埂活W谛兴墓室?。玄宗子隸王琰傳:『惟三哥辨其罪。』玄宗行三故也。」也作「歌歌」。(3)對子侄輩的昵稱。元。關(guān)漢卿《玉鏡臺》第二折:「(夫人云)倩英,你拜哥哥。今日為始,便是你師父了也?!?4)對平輩的敬稱。《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告哥哥則個,奴家爹娘也在褚家堂左側(cè),若得哥哥帶挈奴家同走一程,可知是好?」
2.語末助詞。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八。禽部。鷓鴣》:「鷓鴣性畏霜露,……多對啼,今俗謂其鳴曰行不得也哥哥?!?/div>
《國語辭典》:起復(fù)(起復(fù))  拼音:qǐ fù
1.古時官吏遭父母之喪,服未滿而起用,稱為「起復(fù)」。清制則稱服滿而起用,為「起復(fù)」。與舊制不同?!侗笔?。卷七二。李德林傳》:「裁百日,奪情起復(fù),固辭不起?!埂队魇烂餮浴>硭摹?。沈小霞相會出師表》:「馮主事三年孝滿,為有沈公子在家,也不去起復(fù)做官?!?br />2.官吏再度被起用?!端问贰>砣咂?。向子諲傳》:「子諲乞致仕避之,坐諸降三官,起復(fù)知潭州?!埂都t樓夢》第三回:「今打聽得都中奏準(zhǔn)起復(fù)舊員之信,他便四下里尋情找門路。」
《國語辭典》:起伏  拼音:qǐ fú
1.隆起與低伏。南朝梁。簡文帝〈南郊頌。序〉:「紆馀委蛇,丘陵起伏。」宋。蘇轍黃州快哉亭記〉:「岡陵起伏,草木行列?!?br />2.興盛與衰落?!段倪x。顏延年。始安郡還都與張湘州登巴陵城樓作詩》:「萬古陳往還,百代勞起伏?!?/div>
《漢語大詞典》:尊親(尊親)
(1).尊崇父母或祖先。孟子·萬章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之乎以天下養(yǎng);為天子父,尊之至也。”舊唐書·禮儀志五:“大孝莫重于尊親……數(shù)盡四廟,非貴多之道;祀逮七世,得加隆之心。”
(2).尊仰而親附。禮記·中庸:“唯天下之至圣,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鄭玄 注:“尊親,尊而親之?!?孔穎達 疏:“此節(jié)更申明夫子藴蓄圣德,俟時而出,日月所照之處,無不尊仰?!?br />(3).對人敬稱自己的父母。亦以敬稱他人父母。后漢書·梁統(tǒng)傳:“初以位次,咸共推 統(tǒng) , 統(tǒng) 固辭曰:‘昔 陳嬰 不受王者,以有老母也。今 統(tǒng) 內(nèi)有尊親,又德薄能寡,誠不足以當(dāng)之。’”后漢書·獨行傳·范式:“ 式 謂 元伯 曰:‘后二年當(dāng)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div>
《漢語大詞典》:風(fēng)樹(風(fēng)樹)
《韓詩外傳》卷九:“ 皋魚 曰:‘……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也?!焙笠蛞浴帮L(fēng)樹”為父母死亡,不得奉養(yǎng)之典。晉書·孝友傳序:“聚薪流慟,銜索興嗟,曬風(fēng)樹以隤心,頫寒泉而沬泣,追遠之情也?!?宋 范仲淹 《上執(zhí)政書》:“今親亡矣,縱使異日授一美衣,對一盛饌,尚當(dāng)泣感風(fēng)樹,憂思無窮?!?清 錢謙益 《太仆寺寺丞黃正賓授承德郎母王氏贈安人制》:“母儀邈矣,永懷風(fēng)樹之凄涼?!?
《國語辭典》:孝養(yǎng)(孝養(yǎng))  拼音:xiào yàng
1.盡孝奉養(yǎng)父母?!稌?jīng)。酒誥》:「肇牽車牛遠服賈,用孝養(yǎng)厥父母?!埂稘h書。卷四。文帝紀(jì)》:「今歲首,不時使人存問長老,又無布帛酒肉之賜,將何以佐天下子孫孝養(yǎng)其親?」
2.佛家以尊親亡故后,追薦供養(yǎng),稱為「孝養(yǎng)」。
《漢語大詞典》:采蘭(采蘭)
(1).喻選拔俊逸。晉書·皇甫謐傳:“陛下披榛採蘭,并及蒿艾,是以 皋陶 振褐,不仁者遠?!?br />(2).詩·小雅·南陔序:“孝子相戒以養(yǎng)也……有其義而亡其辭?!?晉 束晰 《補亡詩》之一:“循彼南陔,言采其蘭。眷戀庭闈,心不遑安?!焙笠蛞浴皰裉m”喻盡孝養(yǎng)親。 唐 白居易 《思歸》詩:“薄俸未及親,別家已經(jīng)時,冬積溫席戀,春違採蘭期?!?唐 許堯佐 《柳氏傳》:“榮名及親,昔人所尚,豈宜以濯浣之賤,稽採蘭之美乎?”
(1).《文選·束晳〈補亡詩·南陔〉》:“循彼南陔,言采其蘭。眷戀庭闈,心不遑安?!?李善 注:“采蘭,以自芬香也。循陔以采香草者,將以供養(yǎng)其父母,喻人求珍異以歸?!焙笠蛞浴安商m”謂供養(yǎng)父母之事。 唐 韓愈 《孟生詩》:“采蘭起幽念,眇然望東南?!?宋 梅堯臣 《汝南江鄰幾》詩:“且奉采蘭養(yǎng),應(yīng)無抱玉啼。”參見“ 南陔 ”。
(2).指 晉 束晳 的《補亡詩·南陔》。 唐 韓愈 《送汴州監(jiān)軍俱文珍詩》:“曉日驅(qū)征騎,春風(fēng)詠采蘭。誰言臣子道,忠孝兩全難?!?/div>
《漢語大詞典》:南陔
詩·小雅篇名。六笙詩之一,有目無詩。《南陔》《白華》、《華黍》為前三篇,是燕饗之樂。詩·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養(yǎng)也;《白華》,孝子之絜白也;《華黍》,時和歲豐,宜黍稷也。有其義而亡其辭?!?span id="caoykw0" class="book">《儀禮·鄉(xiāng)飲酒禮》:“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樂《南陔》、《白華》、《華黍》?!焙笥脼榉铕B(yǎng)和孝敬雙親的典實。《文選·束晳〈補亡詩〉》:“循彼南陔,言采其蘭,眷戀庭闈,心不遑安?!?李善 注:“循陔以采香草者,將以供養(yǎng)父母?!?唐 楊炯 《幽蘭賦》:“叢蘭正滋,美庭幃之孝子,循南陔而采之?!?宋 蘇軾 《送程建用》詩:“空餘南陔意,太息北堂冷?!?清 嚴(yán)有禧 《漱華隨筆·忍菴先生》:“今吾兒邀天之幸,得上公車,稍可伸北闕南陔之思矣?!?/div>
《國語辭典》:子職(子職)  拼音:zǐ zhí
子女對父母所應(yīng)盡的職責(zé)?!睹献印Hf章上》:「我竭力耕田,共為子職而已矣。」明。高明《琵琶記。牛小姐諫父》:「試論綱常,豈有子職而不事父母?若重思唱隨之義,當(dāng)同盡定省之儀?!?/div>
《漢語大詞典》:膝前
(1).腿膝前面。 南朝 梁簡文帝 《箏賦》:“落橫釵於袖下,斂垂衫於膝前?!?br />(2).指父母的身邊。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七:“我不得不回想父母膝前的舊夢?!?茅盾 《一個女性》三:“如果此時她是在母親膝前,她一定要放聲哭了?!眳⒁姟?膝下 ”。
(3).跪著向前移動。北史·裴文舉傳:“總管 韋孝寬 特相欽重,每與談?wù)?,不覺膝前於席。”
《國語辭典》:膝下  拼音:xī xià
1.膝蓋底下?!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一:「林上舍道:『男兒膝下有黃金,如何拜人?』」
2.指父母跟前。如:「承歡膝下」、「膝下猶虛」。《儒林外史》第三九回:「父親年老,兒子不敢遠離膝下?!?br />3.書信中子女對祖父母或父母的提稱語。如:「父母親大人膝下」。
《國語辭典》:家慶(家慶)  拼音:jiā qìng
家中有喜慶之事。南朝陳。徐陵陳文皇帝哀冊文〉:「我皇誕圣,應(yīng)此家慶?!?/div>
《國語辭典》:拜家慶(拜家慶)  拼音:bài jiā qìng
唐朝人稱久別歸家省親。唐。孟浩然〈夕次蔡陽館〉詩:「明朝拜家慶,須著老萊衣?!?/div>
《國語辭典》:至親(至親)  拼音:zhì qīn
關(guān)系最近或最要好的親戚?!稘h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傳》:「諸侯王自以骨肉至親,先帝所以廣封連城,犬牙相錯者,為盤石宗也?!埂段拿餍∈贰返诙呋兀骸钢劣H在一處,不可客氣?!?/div>
《國語辭典》:慈愛(慈愛)  拼音:cí ài
仁慈而愛人,多指長輩對晚輩的愛而言?!逗鬂h書。卷一六??茆鳌罚骸赋悸勌斓刂谌f物也,好生;帝王之于萬人也,慈愛。」《紅樓夢》第一三回:「下一輩的想他素日慈愛,以及家中仆從老小想他素日憐貧惜賤、慈老愛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div>
《國語辭典》:同胞  拼音:tóng bāo
1.同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宋。張載〈西銘〉:「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埂都t樓夢》第五八回:「寶琴前直以『妹妹』呼之,儼似同胞共出,較諸人更似親切?!?br />2.同國的人。如:「本國同胞皆應(yīng)秉持民胞物與之精神,并懷抱人饑己饑、人溺己溺之情懷,以建立祥和博愛之社會?!?/div>
《漢語大詞典》:及親(及親)
謂父母在世。 宋 王禹偁 《代呂相公辭起復(fù)第二表》:“況古人重及親之祿,君子有終身之喪?!?宋 陸游 《鄉(xiāng)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間省墳客夔適逢此時悽然感懷》詩之一:“守墓萬家猶有日,及親三釜永無期?!?/div>
分類:父母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