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23,分35頁顯示  上一頁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親長
榮侍
毛里
累茵
忌月
憂服
起用
衣彩
失養(yǎng)
遭艱
孝情
二極
公姑
私忌
順親
《漢語大詞典》:親長(親長)
指父母尊長。孟子·盡心上“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 宋 孫奭 疏:“知愛親長,知敬兄,此所謂良能良知也。” 宋 范質(zhì) 《戒兒侄八百字》詩:“怡怡奉親長,不敢生驕易?!?徐興業(yè) 《金甌缺》第九章一:“他這個(gè)長公子向來也不是以大賢大德、孝順親長出名的?!?/div>
《漢語大詞典》:榮侍(榮侍)
猶具慶。指父母俱存。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榮侍下:“ 宋 宋祁 景文集《送保定張員外》詩,自注云:‘君榮侍二親而行?!鈽s侍亦 宋 人常語,猶具慶也。”舊時(shí)填寫履歷,父母俱存者,書“具慶下”或“榮侍下”。 宋 樓鑰 《跋金花帖子綾本小錄》:“祖、父俱存者,今曰‘重慶’,而第四人 張景 書‘榮侍下’?!眳⒁姟?具慶 ”。
《國語辭典》:具慶(具慶)  拼音:jù qìng
1.共同慶祝?!对娊?jīng)。小雅。楚茨》:「爾殽既將,莫怨具慶?!固?。白居易 答百寮謝許追游集宴表:「今四表無事,三農(nóng)有年,思與群情,同其具慶?!?br />2.父母俱存?!抖踢z書》卷六:「人無父母,生日當(dāng)倍悲痛,更安忍置酒張樂以為樂?若具慶者可矣?!刮宕鷿h。王定?!短妻浴>砣?。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寶歷年中,楊嗣復(fù)相公具慶下,繼放兩榜?!?/div>
《漢語大詞典》:毛里(毛裏)
喻父母之恩。語本詩·小雅·小弁:“不屬于毛,不離于里?!?毛 傳:“毛在外,陽為父;里在內(nèi),陰為母?!?孔穎達(dá) 疏:“今我獨(dú)不連屬於父乎?不離歷於母乎?何由如此不得父母之恩也?” 清 朱冀 《〈離騷辯〉小引》:“然念于罹,則痛我罪之伊何;遡毛里,則悲我辰之安在?!?/div>
分類:父母
《漢語大詞典》:累茵
《孔子家語·致思》:“昔者 由 也事二親之時(shí),常食藜藿之實(shí),為親負(fù)米百里之外。親歿之后,南游於 楚 ,從車百乘,積粟萬鐘,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為親負(fù)米不可復(fù)得也?!崩垡?,多層墊褥。后因以“累茵之悲”為悲念已故父母的典故。 唐 元稹 《追封李逢吉母王氏等制》:“孝子之於事親也,貧則有啜菽之歡,仕則有捧檄之慶,離則有陟屺之嘆,歿則有累茵之悲。”
《漢語大詞典》:忌月
(1).舊稱父母死亡的月份。晉書·禮志下:“ 穆帝 納后,欲用九月,九月是忌月?!?span id="ka04eeu" class="book">《南齊書·張融傳》:“ 融 有孝義,忌月三旬不聽樂?!?清 趙翼 陔馀叢考·忌日忌月:“ 六朝 時(shí)又有忌月之説。 晉穆帝 將納后,以 康帝 忌月疑之,下其議。 荀納 、 王洽 等謂古但有忌日,若有忌月,則更當(dāng)有忌時(shí)忌年,益為無禮?!?br />(2).佛教語。謂農(nóng)歷正月、五月、九月為三“長齋月”,又稱忌月。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忌月之訛:“今人上官任以正、五、九月為忌月,流俗相沿,不知何故。按內(nèi)典,天以大寳鏡照四大部洲,此三月者,照南部洲時(shí)也,號長齋月,故宜修省耳,非忌月也。”
《漢語大詞典》:憂服(憂服)
謂因父母死而居憂服喪。亦指喪服。禮記·檀弓下:“雖吾子儼然在憂服之中,喪亦不可久也,時(shí)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圖之?!?span id="keaswoa" class="book">《晉書·顧和傳》:“古人或有釋其憂服以祇王命,蓋以才足干時(shí),故不得不體國徇義。” 唐 元稹 《姚文壽右監(jiān)門衛(wèi)將軍知內(nèi)侍省事制》:“憂服既除,庸功可奬,崇階厚秩,兼以命之?!?/div>
《國語辭典》:起用  拼音:qǐ yòng
1.重新任用已經(jīng)退休或革職的人員?!段拿餍∈贰返谌呋兀骸赣忠蛩鼇砩蠗l陳,說什么借外兵以平內(nèi)亂,頗有起用的意思?!?br />2.提拔、任用。如:「總經(jīng)理一上臺(tái),就銳意革新,不斷起用年輕人?!?/div>
《國語辭典》:起復(fù)(起復(fù))  拼音:qǐ fù
1.古時(shí)官吏遭父母之喪,服未滿而起用,稱為「起復(fù)」。清制則稱服滿而起用,為「起復(fù)」。與舊制不同?!侗笔贰>砥叨?。李德林傳》:「裁百日,奪情起復(fù),固辭不起。」《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huì)出師表》:「馮主事三年孝滿,為有沈公子在家,也不去起復(fù)做官?!?br />2.官吏再度被起用?!端问贰>砣咂?。向子諲傳》:「子諲乞致仕避之,坐諸降三官,起復(fù)知潭州。」《紅樓夢》第三回:「今打聽得都中奏準(zhǔn)起復(fù)舊員之信,他便四下里尋情找門路。」
《漢語大詞典》:衣彩(衣綵)
相傳 老萊子 行年七十,父母猶在,常身穿“五色綵褊襴衣,弄鶵鳥於親側(cè)”。事見初學(xué)記卷十七引《孝子傳》。后遂用作典故,稱孝養(yǎng)父母為“衣綵”。 唐 趙嘏 《送權(quán)先輩歸覲信安》詩:“衣綵獨(dú)歸去,一枝蘭更香?!?/div>
《漢語大詞典》:失養(yǎng)(失養(yǎng))
謂不能奉養(yǎng)父母。 明 杜岕 《客中憶家大人》詩:“愁容兼白髮,憶昨送兒行。失養(yǎng)七旬外,計(jì)歸三月程?!?/div>
《漢語大詞典》:遭艱(遭艱)
遭父母之喪。猶丁憂。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王安豐 遭艱,至性過人?!?span id="ee0q28m" class="book">《南史·孝義傳·薛天生》:“同郡 薛天生 ,母遭艱菜食, 天生 亦菜食。” 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一:“昔某公遭艱歸,于轎頂之中,為一小龕,奉紙位一,載而行?!?/div>
分類:父母丁憂
《漢語大詞典》:孝情
孝順父母的誠心。戰(zhàn)國策·齊策四:“ 北宮 之女 嬰兒子 無恙耶?徹其環(huán)瑱,至老不嫁,以養(yǎng)父母,是皆率民而出於孝情者也?!?鮑彪 注:“情,猶誠。”
《漢語大詞典》:二極(二極)
(1).南極、北極。 南朝 宋 何承天 《渾天象論》:“南北二極,相去一百一十六度三百四分度之六十五彊。”
(2).指天子與父母。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公二極一致,愛敬同歸?!?呂向 注:“二極,謂君、親也。”
(3).兩種極致。 南朝 宋 顏延之 《庭誥》:“若夫玄神之經(jīng),窮明之説,義兼三端,至無二極?!?/div>
《國語辭典》:公姑  拼音:gōng gū
公婆?!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七:「早已做了個(gè)寡婦,上無公姑,下無族黨。」
《漢語大詞典》:私忌
(1).個(gè)人的仇怨。左傳·昭公三年:“ 叔弓 如 滕 ,葬 滕成公 。 子服椒 為介。及郊,遇 懿伯 之忌, 敬子 不入。 惠伯 曰:‘公事有公利,無私忌。’ 椒 請先入。乃先受館, 敬子 從之?!?杜預(yù) 注:“忌,怨也?!?孔穎達(dá) 疏:“ 懿伯 是 惠伯 之叔父,為人所殺,及 滕 郊遇 懿伯 之忌,逢其讎也。 敬叔 不入,以禮 惠伯 ,欲使 惠伯 報(bào)叔父之讎,殺彼人也?!?br />(2).私家的忌日。指父母及祖父母、曾祖父母死日。北史·畢義云傳:“﹝又駕幸 晉陽 ﹞四品以下五品以上,令預(yù)前一日赴 南都 署表,三品以上,臨日署訖。 義云 乖例,署表之日索表就家先署,臨日遂稱私忌不來?!?span id="8aamyqe" class="book">《新唐書·盧邁傳》:“將作監(jiān) 元亙 攝祠,以私忌不聽誓,御史劾之?!?span id="g0gagck"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德宗貞元十二年》:“ 盧邁 得風(fēng)疾,庚子, 賈耽 私忌,宰相絶班,上遣中使召主書承旨?!?宋 洪邁 《夷堅(jiān)丁志·西津亭詞》:“今日太守私忌,郡官皆不會(huì)集?!?/div>
《漢語大詞典》:順親(順親)
(1).謂志趣一致而相順相親。 三國 魏 嵇康 《與呂長悌絕交書》:“間令足下,因其順吾,與之順親,蓋惜足下門戶,欲令彼此無恙也?!?戴明揚(yáng) 校注:“ 呂安 既順 叔夜 之言而不發(fā)舉,故 叔夜 乃令 巽 與 安 相順相親也?!?br />(2).孝順父母。 宋 陳師道 《代賀生皇子表》之二:“臣聞王者之孝,以繼體為先;人子之心,以順親為樂?!?清 姜秉初 《〈小螺庵病榻憶語〉書后》:“余比年觀人,頗以順親二字為的,而未嘗不嘆孝行之不可多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