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23,分35頁顯示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出舍
欒棘
棄子
丁蘭
親骨肉
烏私
養(yǎng)體
三釜養(yǎng)
尊人
家嚴(yán)
棄兒
創(chuàng)巨
乞養(yǎng)
權(quán)奪
憫兇
《漢語大詞典》:出舍
(1).出外居住。左傳·成公十五年:“ 魚石 、 向?yàn)槿?、 鱗朱 、 向帶 、 魚府 出舍於 睢 上?!?span id="rxhlx1j" class="book">《孟子·梁惠王下》:“大戒於國,出舍於郊?!?span id="f7fpfnl" class="book">《史記·留侯世家》:“ 沛公 入 秦 宮,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shù),意欲留居之。 樊噲 諫 沛公 出舍, 沛公 不聽?!?br />(2).謂離開居喪時(shí)的住室。漢書·常山憲王舜傳:“ 漢 使者視 憲王 喪, 棁 自言 憲王 病時(shí),王后、太子不侍,及薨,六日出舍,太子 勃 私姦、飲酒、博戲、擊筑,與女子載馳,環(huán)城過市,入獄視囚。”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出服舍也?!?br />(3).謂入贅之婿驅(qū)逐不貞的妻子。《元典章·刑部四·犯奸出舍》:“令 張乞僧 將妻出舍,與伊父同居舍下?!?br />(4).謂入贅之婿超過一定的年限,攜妻出外與岳父母分開居住。《元典章·戶部四·嫁聚寫立婚書》:“或女婿養(yǎng)老、出舍,爭差年限,訴訟到官?!?span id="ffzdxbt" class="book">《元典章·戶部四·嫁聚寫立婚書》:“若招召女婿,指定養(yǎng)老或出舍年限,其主婚保親媒妁人等畫字,依理成親,庶免爭訟?!?br />(5).猶出竅。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四:“一惡少感寒疾,昏憒中魂已出舍,悵悵無所適?!?/div>
《漢語大詞典》:欒棘(欒棘)
《詩·檜風(fēng)·素冠》:“棘人欒欒兮?!?毛 傳:“棘,急也。欒欒,瘠貌?!币庵^居父母之喪因哀痛而瘦瘠。后因以“欒棘”形容孝子的哀痛。 唐 張說 《故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梁國文貞公碑》:“剖符 江 表,敦諭起復(fù),衰麻外墨,欒棘內(nèi)毀?!?唐 劉禹錫 《代郡開國公王氏先廟碑》:“早以欒棘傷生,晚成劇恙?!?/div>
《漢語大詞典》:棄子(棄子)
被父母遺棄的嬰幼兒。 清 唐甄 潛書·恤孤:“ 蘇州 有育嬰之堂,以收棄子。凡窮民之不得有其子者,則送之堂中。”
《漢語大詞典》:丁蘭(丁蘭)
漢 人。相傳少喪父母,及長,刻木像,事之如生。后用以指代孝子。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愆禮·九江太守武陵陳子威》:“世間共傳 丁蘭 剋木而事之,今此之事,豈不是似?!?三國 魏 曹植 《靈芝篇》:“ 丁蘭 少失母,自傷早孤煢。刻木當(dāng)嚴(yán)親,朝夕致三牲?!?元 武漢臣《老生兒》第三折:“你個(gè)擇鄰的 孟母 ,休打這刻木的 丁蘭 ?!?清 顧炎武 《為丁貢士亡考衢州君生日作》詩:“欲向舊京傳孝友,當(dāng)時(shí)誰得似 丁蘭 ?!?/div>
《國語辭典》:親骨肉(親骨肉)  拼音:qīn gǔ ròu
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都t樓夢》第七五回:「咱們倒是一家子親骨肉呢,一個(gè)個(gè)不像烏眼雞,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也稱為「親骨血」。
《漢語大詞典》:烏私(烏私)
晉 李密 《陳情事表》:“臣 密 今年四十有四,祖母 劉 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jié)於陛下之日長,報(bào)養(yǎng) 劉 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焙笠蛞浴盀跛健睘樾B(yǎng)父母之典實(shí)。 清 趙翼 《七十自述》詩:“只餘六載循陔處,稍慰烏私一片情?!?清 魏源 《題嘉禾馮廣文登府陔園圖》詩:“解帶趨 汝 墳,奉檄申烏私。”參見“ 烏哺 ”。
《國語辭典》:烏哺(烏哺)  拼音:wū bǔ
烏能反哺其母。比喻子女奉養(yǎng)父母。
《漢語大詞典》:養(yǎng)體(養(yǎng)體)
保養(yǎng)身體;滿足身體的需要。荀子·正名:“麤布之衣,麤紃之履,而可以養(yǎng)體?!?span id="vtvzhrl" class="book">《史記·禮書》:“疏房牀笫幾席,所以養(yǎng)體也。”
謂奉養(yǎng)父母,供給父母生活所需。 漢 桓寬 鹽鐵論·孝養(yǎng):“故上孝養(yǎng)志,其次養(yǎng)色,其次養(yǎng)體?!?/div>
《漢語大詞典》:三釜養(yǎng)(三釜養(yǎng))
以薄俸供養(yǎng)父母。 宋 陸游 《對食作》詩:“少壯已辜三釜養(yǎng),飄零敢道一袍單。”參見“ 三鬴 ”。
《國語辭典》:三釜  拼音:sān fǔ
一釜為六斗四升,三釜比喻微薄的俸祿?!肚f子。寓言》:「吾及親仕,三釜而心樂;后仕,三千鐘而不洎,吾心悲。」
《國語辭典》:尊人  拼音:zūn rén
1.尊重他人。《禮記。曲禮上》:「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fù)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
2.稱謂。對父母或長輩的敬稱?!杜f唐書。卷一八二。王重榮傳》:「雁門李仆射,與仆家世事舊,其尊人與仆父兄同患難。」《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我無尊人拘管,只礙得這個(gè)小業(yè)畜!」
《國語辭典》:家嚴(yán)(家嚴(yán))  拼音:jiā yán
稱謂。對人稱自己的父親。也稱為「家父」、「家君」。
《國語辭典》:棄兒(棄兒)  拼音:qì ér
被父母遺棄而又無其他監(jiān)護(hù)人負(fù)責(zé)扶養(yǎng)的兒童。
《漢語大詞典》:創(chuàng)巨
創(chuàng)傷深重。指父母之喪。
《國語辭典》:乞養(yǎng)(乞養(yǎng))  拼音:qǐ yǎng
過繼。元。關(guān)漢卿《蝴蝶夢》第二折:「這一個(gè)小廝必是你乞養(yǎng)來的螟蛉之子,不著疼熱,所以著他償命?!?/div>
《國語辭典》:乞養(yǎng)(乞養(yǎng))  拼音:qǐ yàng
乞求解職返里,以便供養(yǎng)尊親。宋。曾鞏庫部員外郎知臨江軍范君墓志銘〉:「以乞養(yǎng)太夫人,得監(jiān)江寧府鹽稅。」清。袁枚《隨園詩話補(bǔ)遺》卷三:「公出將入相,以忠勛爵至上公,而余乞養(yǎng)還山,賣文為活?!?/div>
《漢語大詞典》:權(quán)奪(權(quán)奪)
古代官員居父母喪,喪服未滿,朝廷強(qiáng)令出仕,稱為“權(quán)奪”。晉書·禮志中:“ 太康 七年,大鴻臚 鄭默 母喪,既葬,當(dāng)依舊攝職,因陳不起,於是始制大臣得終喪三年。然 元康 中, 陳準(zhǔn) 、 傅玄 之徒,猶以權(quán)奪,不得終禮,自茲已往,以為成比也?!?span id="9tpddxl" class="book">《北齊書·文襄帝紀(jì)》:“詔曰:‘既朝野攸憑,安危所繫,不得令遂本懷,須有權(quán)奪,可復(fù)前大將軍,餘如故?!?南朝 梁 江淹 《柳仆射為南袞州詔》:“﹝ 柳世隆 ﹞必能宣弘恩政,威懷萬里。雖哀疾毀頓,而禮有權(quán)奪。”
《漢語大詞典》:憫兇
(1).謂父母之喪。三國志·魏志·武帝紀(jì):“天子使御史大夫 郗慮 持節(jié)策命公為 魏公 曰:‘朕以不德,少遭愍兇,越在西土,遷於 唐 衛(wèi) 。’”
(2).指帝王死于非命。 清 李天馥 《明景帝廢陵》詩:“總無全盛時(shí),一旦嬰愍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