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8詞典 1分類詞匯 97
《國(guó)語辭典》:業(yè)火(業(yè)火)  拼音:yè huǒ
佛教稱地獄中燒煮地獄眾生的火。由于這些火都是地獄眾生的惡業(yè)所招引的,故稱為「業(yè)火」?!洞蠓痦斒桌銍?yán)經(jīng)》卷八:「阿難!是人皆以純情墜落,業(yè)火燒乾,上出為鬼。」
《國(guó)語辭典》:火田  拼音:huǒ tián
1.用火燒草木而田獵?!抖Y記。王制》:「昆蟲未蟄,不以火田?!?br />2.用火燒雜草樹木來充作肥料的耕地?!稌x書。卷二六。食貨志》:「往者東南草創(chuàng)人稀,故得火田之利?!?/div>
《漢語大詞典》:燒田(燒田)
一種耕作法。播種前焚燒田地里的雜草和莊稼的殘剩部分用作肥料。《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蟲未蟄,不得以火燒田?!?唐 曹松 《將入關(guān)行次湘陰》詩(shī):“打槳天連晴水白,燒田云隔夜山紅?!?宋 梅堯臣 《送鮮于秘丞通判黔州》詩(shī):“汲井熬鹽白,燒田種穀青?!?/div>
《漢語大詞典》:佛多
古代官宦人家于清明上墳時(shí),焚燒紙錢制成的旗旛、傘蓋,此種祭禮謂之“佛多”。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shí)記·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煙節(jié),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jié),但兒童戴柳,祭掃墳塋而已。世族之祭掃者,於祭品之外,以五色紙錢製成幡蓋,陳於墓左。祭畢,子孫親執(zhí)于墓門之外而焚之,謂之‘佛多’。民間無用者?!?/div>
《漢語大詞典》:焫蕭(焫蕭)
焚燒艾蒿。禮記·郊特牲:“故既奠,然后焫蕭合羶薌?!?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通典·禮三》:“祭天則燔柴,祭地則瘞血,祭宗廟則焫蕭。”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四年:“宗廟之有祼鬯焫蕭,則與祭天燔柴,祭地瘞血同意?!?清 錢謙益 《〈浙江鄉(xiāng)試錄〉序》:“相與焫蕭誓戒,而后蒞事?!?/div>
分類:焚燒艾蒿
《漢語大詞典》:黑地
(1).焚燒后的焦土。六韜·火戰(zhàn):“ 武王 曰:‘?dāng)橙遂芪嶙笥遥朱芪崆昂?,煙覆吾軍,其大兵按黑地而起,為之奈何?’?br />(2).黑暗之處。 唐 王建 《過喜祥山館》詩(shī):“夜過深山算驛程,三回黑地聽泉聲。” 唐 曹唐 《和周侍御買劍》:“青天露拔云霓泣,黑地潛擎鬼魅愁?!?br />(3).即黑田。 周恩來 《老區(qū)半老區(qū)的土地改革與整黨工作》:“不但應(yīng)從農(nóng)村的一般耕地著眼,還應(yīng)從公地、荒地、黑地、絕戶地等著眼?!?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一部十八:“他倆搬進(jìn) 韓 家大院東下屋,又分了 韓老六 的一坰半黑地,分給缺地的人家?!眳⒁姟?黑田 ”。
(4).黑色底子。 楊大群 《草頭屯恩仇》第十六回:“這家小店,門額上掛著‘仁義居’黑地金字匾。”
《漢語大詞典》:黑田
指沒有登記在國(guó)家地畝冊(cè)子上的田地。 郭沫若 《奴隸制時(shí)代·中國(guó)古代史的分期問題二》:“這被開墾出來的田地,便成為私家的黑田?!?span id="z08of0u" class="book">《中國(guó)歌謠資料·五更歌》:“當(dāng)了小組長(zhǎng),查槍查黑田?!?/div>
《漢語大詞典》:火道
起火時(shí)焚燒的方向。左傳·襄公九年:“量輕重,蓄水潦,積土涂,巡丈城,繕守備,表火道。” 杜預(yù) 注:“火起,則從其所趣標(biāo)表之?!?span id="6xehohi" class="book">《左傳·昭公十八年》:“司馬、司寇,列居火道,行火所焮?!?唐 劉禹錫 《武陵北亭記》:“增水坊,表火道?!?/div>
《漢語大詞典》:積火(積火)
(1).積久焚燒的大火。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一:“ 封子 積火自燒,而隨煙氣上下,視其灰燼,猶有其骨?!?唐 韓愈 孟郊 《贈(zèng)劍客李園聯(lián)句》:“天地有靈術(shù),得之者惟君;筑爐地區(qū)外,積火燒氛氳?!?唐 杜牧 《杭州新造南亭子記》:“其尤怪者,獄廣大千百萬億里,積火燒之,一日凡千萬生死,窮億萬世無有間斷?!?br />(2).邪火內(nèi)積。中醫(yī)謂火為致病因素之一。 清 查慎行 《齒痛借用昌黎韻》:“寧知衰老候,疾苦不由己。積火壞陳齦,浮陽(yáng)發(fā)頽骫?!?/div>
《漢語大詞典》:龍煤(龍煤)
龍腦香焚燒后的馀燼。 元 柯丹丘 《宮詞》之九:“夜深回步玉闌東,香燼龍煤火尚紅。”
《漢語大詞典》:三火
(1).三堆火。 漢 焦贛 《易林·大有之師》:“三火起明,兩滅其光。高位疾顛,驕恣誅傷。”
(2).燃燒三日夜的爐火。 宋 蘇軾 《次韻子由寄題孔平仲草庵》:“羨君美玉經(jīng)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蠶?!?王文誥 輯注引《淮南子》:“ 鐘山 之玉,灼以爐炭,三日三夜色澤不變,得天地之精也。”
(3).三度被焚燒。 宋 蘇軾 《月華寺》詩(shī):“ 月華 三火豈天意,至今茇舍依榛菅。”
(4).即三毒。 宋 葉廷圭 海錄碎事·道釋·經(jīng):“貪火既爾,嗔癡亦然。三火熾盛,由我為本。欲滅三火,當(dāng)斷我本?!?/div>
《國(guó)語辭典》:紙煙(紙菸)  拼音:zhǐ yān
用薄紙將煙絲捲為筒狀,以供吸食的香煙。如:「抽紙煙有礙健康。」
《漢語大詞典》:送寒衣
舊俗于農(nóng)歷十月初一日,祭祖掃墓,焚燒紙衣,叫“送寒衣”。 明 劉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場(chǎng):“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zhǎng)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shí)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shí)記·十月一》:“十月初一日,乃都人祭掃之候,俗謂之送寒衣……今則以包袱代之,有寒衣之名,無寒衣之實(shí)矣?!?胡樸安 《中華全國(guó)風(fēng)俗志·山東·惠民縣之歲時(shí)》:“十月一日,祭先墓,剪彩紙為衣裳焚化,謂之送寒衣?!?/div>
《國(guó)語辭典》:化紙(化紙)  拼音:huà zhǐ
焚燒紙錢給鬼神、死者。《水滸傳》第三二回:「大路有一乘轎子,七八個(gè)人跟著,挑著兩個(gè)盒子,去墳頭化紙?!埂独蠚堄斡浂帯返诰呕兀骸高@三人化紙,一定是其家死了人,化給死人的?!挂沧鳌噶壹垺?、「烈紙錢」。
《漢語大詞典》:生盆
舊俗于除夕焚燒木柴竹葉以祭祀祖先、神靈,謂之生盆,又稱籸盆。 宋 劉昌詩(shī) 《蘆浦筆記·籸盆》:“今人祠祭或燕設(shè)多以高架然薪照庭下,號(hào)為生盆,莫曉其義。予因執(zhí)合宮,見御路兩旁火盆,皆疊麻籸。始悟?yàn)榛r盆,俗呼為生也?!?明 周祈 名義考·籸盆彩燕:“北俗除夕採(cǎi)竹木葉焚之,謂之生盆?!?/div>
《漢語大詞典》:爨下音
謂灶下焚燒良木發(fā)出的火烈聲。 金 元好問 《短日詩(shī)》:“零落溝中斷,酸嘶爨下音?!眳⒁姟?爨下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