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8詞典 1分類詞匯 97
《國語辭典》:拈香  拼音:nián xiāng
撮香焚燒以敬拜神佛。后泛指祭拜鬼神?!端渍Z考原。拈香》引《祖庭事苑》:「釋氏之作佛事,未嘗不以拈香為先。后世官吏之謁佛寺,均謂之拈香?!乖?。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這齋供道場都完備了,十五日請夫人、小姐拈香?!?/div>
《漢語大詞典》:爨桐
(1).謂焚燒桐木為炊。事本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三:“ 吳 人有燒桐以爨者, 邕 ( 蔡邕 )聞火烈聲,曰:‘此良材也?!蛘堉饕詾榍?,果有美音?!焙笠浴办嗤敝冈鈿壍牧疾?。 唐 顧非熊 《冬日寄蔡先輩校書京》詩:“惟君知我苦,何異爨桐鳴?!?前蜀 韋莊 《同舊韻》:“但埋 酆 獄氣,未發(fā)爨桐音?!?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八》:“世非無爨桐之患而患無 蔡邕 。”
(2).指焦尾琴。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二十:“有絃即彈,有孔即吹,不獨(dú)柯亭、爨桐也。”
《國語辭典》:茶毗  拼音:chá pí
梵語jhāpita的音譯。意為焚燒、火葬。原為印度葬法之一。在中國專指出家人圓寂后的火葬。茶、荼二字音、形皆近似,故「茶毗」也作「荼毗」。
《國語辭典》:焚掠  拼音:fén lüè
放火搶劫。《新唐書。卷一四八。康日知傳》:「勛聞徐已拔,氣喪,無顧賴,眾尚二萬,自石山而西,所在焚掠?!埂读凝S志異。卷七。阿英》:「既明,始知村中焚掠殆盡?!挂沧鳌阜俳佟?。
分類:焚燒搶掠
《國語辭典》:火燭(火燭)  拼音:huǒ zhú
1.燭火、燭光。《太平廣記。卷三四七。李佐文》引唐。薛用弱《集異記》:「約三更,晦稍息,數(shù)里之外,遙見火燭?!顾?。文同織婦怨〉詩:「不敢輒下機(jī),連宵?;馉T。」
2.泛指容易引起火災(zāi)的東西。《平妖傳》第一八回:「胡員外早早打發(fā)解庫掌事的及主管各人,回家賞中秋,吩咐院子俱各牢拴門戶,仔細(xì)火燭?!埂都t樓夢》第一四回:「這三十個每日輪流各處上夜,照管門戶,監(jiān)察火燭,打掃地方。」
3.指火災(zāi)、火警?!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六七回:「火燭起來,巡捕不許搬東西,這也未免過甚?!??!?/div>
《漢語大詞典》:焚灼
(1).燒,焚燒。漢書·刑法志:“顧視其上,猶焚灼仇讎?!?唐 劉知幾 史通·暗惑:“夫髮經(jīng)炎炭,必致焚灼;毒味經(jīng)時,無復(fù)殺害?!?br />(2).謂酷熱有如火燒。 漢 王粲 《大暑賦》:“患衽席之焚灼,譬洪燎之在牀?!?宋 洪邁 《夷堅(jiān)丙志·林靈素》:“人方在焚灼中,但得甘澤一洗之,雖濁何害?!?br />(3).形容內(nèi)心像火燒般愁苦。 唐 錢珝 《為集賢崔相公讓大學(xué)士表》之三:“焚灼??囔洞缧模⒋倘占屿端捏w。”
《漢語大詞典》:惔焚
如火焚燒。用以形容大旱。語本詩·大雅·云漢:“旱魃為虐,如惔如焚?!?宋 王安石 《定林寺》詩:“城市少美蔬,想今困惔焚?!?明 李東陽 《久旱》詩:“憂心劇惔焚,中熱不可制?!?/div>
《國語辭典》:燒毀(燒毀)  拼音:shāo huǐ
焚燒毀滅。如:「那場火災(zāi)燒毀了兩棟民房?!挂沧鳌笩隣S」。
《漢語大詞典》:膏明
膏火照明。語出漢書·龔勝傳:“薰以香自燒,膏以明自銷?!敝^薰草因有香氣而招致焚燒,膏火因能照明而招致銷毀。后多以“膏明”喻人因有所為而自招其禍。 唐 孟郊 《吊元魯山》詩之五:“血誓竟訛繆,膏明易煎蒸?!?唐 白居易 《歲暮》詩:“膏明自爇緣多事,雁默先烹為不才?!?唐 溫庭筠 《感舊陳情五十韻獻(xiàn)淮南李仆射》:“木直終難怨,膏明只自煎。”參見“ 膏火自煎 ”。
《國語辭典》:膏火自煎  拼音:gāo huǒ zì jiān
油膏以能照明,故受煎熬。比喻人因才能而招致禍患。《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九》:「膏火自煎熬,多財(cái)為患害?!?/div>
《漢語大詞典》:山燒(山燒)
猶山火。山中草木焚燒而燃起的火。 唐 賈島 《酬胡遇》詩:“移居見山燒,買樹帶巢烏?!?宋 蘇軾 《東坡志林·游白水書付過》:“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
《國語辭典》:火箭  拼音:huǒ jiàn
1.為航行于大氣及外太空而設(shè)計(jì)的噴射推進(jìn)工具??捎靡园l(fā)射人造衛(wèi)星、太空梭等。亦可裝上彈頭,作為攻擊性武器,如火箭彈。
2.一種古代的兵器。將松香等引火物縛于箭上,射向敵陣,以燒毀敵人的戰(zhàn)具?!侗笔贰>砹?。王思政傳》:「又射以火箭,燒其攻具?!?/div>
《國語辭典》:香餅(香餅)  拼音:xiāng bǐng
焚香用的炭餅。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香餅,石炭也。用以焚香。一餅之火,可終日不滅。」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jì)勝。四司六局》:「香藥局,專掌藥楪、香球、火箱、香餅、聽候索喚、諸般奇香及醒酒湯藥之類?!?/div>
《國語辭典》:法船  拼音:fǎ chuán
1.陰歷七月十五日,信奉佛教的人用紙制成的船,焚燒以濟(jì)度鬼魂。
2.佛法可以救眾生沉溺,故以船喻之?!端螘?。卷九十七。夷蠻傳。天竺迦毗黎國傳》:「帝修凈戒,軌道不及,無上法船,濟(jì)諸沉溺?!挂卜Q為「法舟」。
《漢語大詞典》:焚稿
(1).猶焚草。燒掉底稿。舊唐書·高士廉傳:“ 士廉 既任遇益隆,多所表奏,成輒焚稿,人莫知之?!?span id="4h50adg" class="book">《宋史·張庭堅(jiān)傳》:“ 庭堅(jiān) 言論深切,退輒焚稿?!眳⒁姟?焚草 ”。
(2).焚燒詩文手稿。紅樓夢第九七回回目:“ 林黛玉 焚稿斷癡情, 薛寳釵 出閨成大禮?!?/div>
《國語辭典》:焚草  拼音:fén cǎo
1.章奏繕就,焚去草稿。古名臣以示謹(jǐn)密。《南史。卷二○。謝弘微傳》:「每獻(xiàn)替及陳事,必手書,焚草,人莫之知?!?br />2.燒草。唐。李華〈衢州龍興寺故律師體公碑〉:「焚草為香,采花為供,年十有五,瓊章鶴姿。」
《漢語大詞典》:燒灰(燒灰)
(1).焚物使成灰。禮記·月令:“﹝仲夏之月﹞令民毋艾藍(lán)以染,毋燒灰。” 鄭玄 注:“火之滅者為灰。”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雜說:“四月……草茂,可燒灰?!?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鹿:“皮:(主治)一切漏瘡,燒灰和豬脂納之,日五六易,愈乃止?!?br />(2).焚燒后的灰燼。喻僧人遺跡。 唐 蘇味道 《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尋復(fù)禮上人之作》:“砌古留方石,池清辨燒灰。” 前蜀 貫休 《送僧歸華山》詩:“燒灰猶湯足,雪片似黏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