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6詞典 1分類詞匯 115
《漢語大詞典》:五熟
亦作“ 五孰 ”。 指烹調(diào)成的各味食物。孔叢子·陳士義:“衣服之物,則有珠玉五采,飲食之物,則有酒醪五熟?!?span id="goqnkcp" class="book">《宋書·百官志上》:“尚書郎入直……湯官供餅餌及五孰果實之屬?!?/div>
《國語辭典》:烹炮  拼音:pēng páo
烹煮?!冻蹩膛陌阁@奇》卷九:「日里合圍打獵,獵得些獐鹿雉兔,晚間就烹炮起來。」
《國語辭典》:鳳爪(鳳爪)  拼音:fèng zhǎo
雞爪。如:「這一家餐廳新推出一道鳳爪冬菇湯,味道很好。」
《國語辭典》:作料  拼音:zuó liào
食物的調(diào)味材料。如鹽、醋、醬油等?!度辶滞馐贰返诙换兀骸缸耘踔髁?,送到廚下去了?!埂段拿餍∈贰返谝黄呋兀骸溉欢幌掠望}醬醋各式作料,仍舊是淡而無味?!?/div>
《漢語大詞典》:燒羊(燒羊)
(1).指 唐 時士子登第或升遷時的賀宴。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燒尾:“ 貞觀 中 太宗 嘗問 朱子奢 燒尾事, 子奢 以燒羊事對之?!眳⒁姟?燒尾 ”。
(2).經(jīng)過烹調(diào)、作為食品的羊肉。 宋 蘇軾 《與孫叔靜書》之一:“燒羊蒙珍惠,下逮童孺矣。”
《國語辭典》:燒尾(燒尾)  拼音:shāo wěi
1.唐時初拜官職的大臣,依例設(shè)宴獻食,以表慶祝酬謝,稱為「燒尾」。見《新唐書。卷一二五。蘇鑲傳》。
2.唐代士子登第,必設(shè)盛筵歡聚,稱為「燒尾」。見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五。燒尾》。
3.比喻人顯達。唐。許渾 晚登龍門驛樓詩:「風(fēng)云有路皆燒尾,波浪無程盡曝腮?!?/div>
《漢語大詞典》:饎爨
做飯,烹調(diào)。儀禮·士虞禮:“饎爨在東壁西面?!?清 曾國藩 《臺洲墓表》:“﹝ 江太夫人 ﹞事舅姑四十餘年,饎爨必躬。”
《漢語大詞典》:滑溜
一種烹調(diào)方法。把要烹調(diào)的東西切好,用芡粉拌勻,放在油里炒,加蔥,蒜等佐料,再勾芡,使之變稠。
《漢語大詞典》:東坡羹(東坡羹)
指 蘇軾 所烹調(diào)的一種菜羹。 宋 蘇軾 《東坡羹頌》引:“東坡羹,蓋 東坡居士 所煮菜羹也。不用魚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蘆菔若薺,皆揉洗數(shù)過,去辛苦汁,以生油少許涂釜緣及瓷盌在菜湯中,入生米為糝。” 宋 蘇軾 《狄韶州煮蔓菁蘆菔羹》詩:“我昔在田間,寒庖有珍烹,常支折腳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誰知南 粵 老,解作東坡羹。中有蘆菔根,尚含曉露清。勿語貴公子,從渠嗜羶腥?!?/div>
《漢語大詞典》:炙膾(炙膾)
(1).燒烤切細(xì)的肉。亦指烹調(diào)。周禮·天官·序官“醢人” 唐 賈公彥 疏:“彼有膷臐、燒胾、炙膾之屬?!?郭沫若 《蜩螗集·水中贊》:“筋肉肺肝,供人炙膾?!?br />(2).猶膾炙。交口稱譽。 清 趙翼 《龍尾關(guān)》詩:“至今勛伐炳,人口尚炙膾。”
《漢語大詞典》:團粉(團粉)
烹調(diào)用的淀粉,多用綠豆或芡實制成,也叫粉團。
《國語辭典》:油煙(油煙)  拼音:yóu yān
1.烹調(diào)或燃燒油類所產(chǎn)生的煙。如:「廚房油煙」。
2.油類未燃燒完全,所產(chǎn)生的黑色物質(zhì),可用來制墨或油墨等。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九。墨》:「宋熙豐間,張遇供御墨,用油煙入腦麝金箔,謂之龍香劑。」
《國語辭典》:鐵器(鐵器)  拼音:tiě qì
以鐵鑄成的器具。如:「鐵器時代」。
《國語辭典》:失飪(失飪)  拼音:shī rèn
烹調(diào)食物過生或過熟,以致味道欠佳。唐??雕墶独钍咕罚骸讣爸帘停阒靡怀子诳?,各相眄良久,咸若齧檗吞針。李莫究其由,但以失飪?yōu)橹x?!埂读凝S志異。卷六。馬介甫》:「俄瘦奴以饌具出,脫粟失飪,殊不甘旨?!?/div>
《國語辭典》:羊桃  拼音:yáng táo
1.楊桃科或酢醬草科「楊桃」的別名。參見「楊桃」條。
2.獼猴桃科「獼猴桃」的別名。參見「獼猴桃」條。
《漢語大詞典》:鲙具(鱠具)
指烹調(diào)用具。 元 呂誠 《題〈秋浦歸舟圖〉二首》詩之二:“酒家鱠具如堪借,暫卸西風(fēng)十幅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