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繁熾(繁熾)
繁盛。 三國 魏 嵇康 《難張遼叔自然好學論》:“故六經(jīng)紛錯,百家繁熾,開榮利之途,故奔騖而不覺?!?span id="sgru4xt" class="book">《周書·異域傳上·稽胡》:“居山谷間,種落繁熾?!?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六:“京師妖妄繁熾,遂有席帽精事,閭里驚擾,嚴刑禁之,乃止?!?/div>
分類:繁盛
《漢語大詞典》:熾焰(熾焰)
(1).烈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室羅伐悉底國:“熾焰飈發(fā),焚輕舟,墜王身,入 無間獄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木篇:“熾焰中忽生兩樹, 無憂王 因懺悔,號灰菩提樹。” 明 馬愈 《馬氏日抄·水火稱毒》:“懦弱之人,不堪炙熾者,令捧未開花,散之向熾焰,虛則花發(fā),實則花焦?!?br />(2).亦作“ 熾炎 ”。火勢猛烈。《水滸傳》第一○八回:“那賊將見 喬道清 迎上來,再把劍望南砍去,那火比前番更是熾焰?!?梁啟超 《呵旁觀者文》:“如見火之起,不務撲滅,而太息火勢之熾炎?!?br />(3).比喻權勢和氣焰很盛。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方禍之剡,權璫熾焰,人宜無敢近者?!?/div>
《漢語大詞典》:猖熾(猖熾)
謂氣焰囂張。 唐 杜牧 《罪言》:“國家 天寳 末……未嘗五年間不戰(zhàn),生人日頓委,四夷日猖熾,天子因之幸 陜 、幸 漢中 ,焦焦然七十餘年矣。” 宋 范仲淹 《讓觀察使第一表》:“臣方經(jīng)制補葺以救邊防之闕,而西賊猖熾,枝葉愈大。”明史·戴德孺?zhèn)?/a>》:“ 宸濠 變初起,勢焰猖熾,人心疑懼退阻。”
《駢字類編》:增熾(增熾)
柳宗元解祟賦:膏搖唇而增熾兮,燄掉舌而彌葩。 林滋陽冰賦:炎晶鑠野以增熾,皓色澄空而引耀。
《國語辭典》:熾烈(熾烈)  拼音:chì liè
1.火勢旺盛的樣子。如:「火焰熾烈」。
2.比喻情勢熾熱激烈。如:「競爭熾烈」。
《駢字類編》:炭熾(炭熾)
白居易 睡后茶興詩 白瓷甌甚潔,紅爐炭方熾。
《韻府拾遺 寘韻》:不熾(不熾)
抱樸子:火則不鉆不生,不扇不熾。
《漢語大詞典》:蕃熾(蕃熾)
茂盛;興旺。 漢 焦贛 《易林·遯之渙》:“ 云夢 苑囿,萬物蕃熾?!?宋 蘇軾 《私試策問》之一:“﹝ 漢 朝﹞方 韓 、 彭 、 呂氏 之禍,惟恐同姓之不蕃熾昌大也,至其為變,則又過於異姓遠矣。” 明 李東陽 《送荊庭春之云南按察副使序》:“就一事言之,則其日累月積,起於微尠而極於蕃熾?!?/div>
分類:茂盛興旺
《駢字類編》:宜熾(宜熾)
抱樸子:水性純冷,而有溫谷之湯泉;火體宜熾,而有蕭丘之寒□。
《漢語大詞典》:熾張(熾張)
(1).猛烈;強烈。 宋 蘇舜欽 《符瑞》:“及夫政化蕩隳,虐戕下民,刑罰熾張,頌聲寥寂?!?蔡元培 《在信教自由會之演說》:“生存競爭,物欲熾張之結果,乃幾幾乎今日盡世界而為之戰(zhàn)?!?br />(2).猖獗鴟張。 宋 葉適 《故知廣州敷文閣待制薛公墓志銘》:“而 虔 、 南雄 、 南安 三州, 楚 、 百粵 首尾地,尚憑負巢窟,熾張如故。”
《駢字類編》:電熾(電熾)
江淹為蕭驃騎解嚴輸黃鉞表:臣某言:逆沴電熾,兇妖霧舒,志大禋天,情已類社。故乃馳羽江郊,騖燧山甸。雖藏智審其黥戮,涵識判其奔沮。然兵扈難輕,義險宜備。故膺寵無辭,奉鉞不讓。
《漢語大詞典》:隆熾(隆熾)
酷熱。 晉 潘岳 《在懷縣作》詩之二:“我來冰未泮,時暑忽隆熾?!?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炎光兮隆熾,對陰兮霜雪?!?清 唐孫華 《酷暑次日忽大風雨》詩:“昨日炎威正隆熾, 燭龍 銜日升 扶桑 ?!?/div>
分類:酷熱
《漢語大詞典》:熾暑(熾暑)
盛暑,炎夏。 明 宋濂 《劉兵部詩集序》:“雖沍寒之折膠,熾暑之流金, 劉君 擁鼻鼓膝,時作嗚嗚聲,不成章不止也。”
分類:炎夏六月
《漢語大詞典》:兇熾(兇熾)
猶兇焰。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一:“推 劉守光 為尚書令、尚父, 守光 由是兇熾日甚,遂邀六鎮(zhèn)奉冊?!?/div>
分類:兇焰
《漢語大詞典》:赩熾(赩熾)
形容光采赤紅如火。文選·左思〈蜀都賦〉:“丹沙赩熾出其坂,蜜房郁毓被其阜?!?李周翰 注:“赩熾,赤光,丹砂色也?!?唐 陶拱 《五色比象賦》:“青為山兮嶤嶷而爭峻,赤為火兮赩熾而含燠?!?/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