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焦灼  拼音:jiāo zhuó
1.被火燒灼。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神奇》:「銀悉镕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聊齋志異。卷七。二商》:「視兄嫂,兩股焦灼。」
2.非常焦慮、著急?!度龂尽>砹?。吳書。周魴傳》:「雖尚視息,憂惕焦灼,未知軀命竟在何時?!埂段拿餍∈贰返诙寤兀骸笣牭茫纸棺??!?/div>
《漢語大詞典》:爛手(爛手)
(1).灼傷手。 漢 焦贛 《易林·遘之中孚》:“執(zhí)熱爛手,火為災咎?!?唐 吳融 《沃焦山賦》:“ 巨靈 不能擘,畏其爛手; 愚公 不能移,憚其焚軀?!?br />(2).比喻寫文章的高手。 清 姚鼐 《祭張少詹曾敞文》:“君為禁臣,彪胸爛手,裁觚朝脫,暮誦士口?!?/div>
《漢語大詞典》:火燒瘡(火燒瘡)
病名。即灼傷。太平廣記卷二二○引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火燒瘡無出醋泥,甚驗……遽以醋泥傅之,至曉不痛,亦無瘢痕?!?宋 葉廷圭 海錄碎事·百工醫(yī)技:“火燒瘡,醋泥傅之甚妙?!?/div>
分類:病名灼傷
《國語辭典》:灼傷(灼傷)  拼音:zhuó shāng
灼傷是指皮膚或其他組織受日曬、火焰、熱力、電力、化學物質、摩擦力或輻射等導致的創(chuàng)傷。人體灼傷,輕者表皮發(fā)紅、疼痛,重者則傷及皮下組織,亦可引起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