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2詞典 4分類詞匯 28
《駢字類編》:火之
周禮: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夏日至,令刋陽木而火之;冬日至,令攻陰木而水之。
分類:火之
《國語辭典》:煙火之警(煙火之警)  拼音:yān huǒ zhī jǐng
邊界告急烽火。指外患相抗的戰(zhàn)爭?!稘h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初,北邊自宣帝以來,數(shù)世不見煙火之警。人民熾盛,牛馬布野?!?/div>
《國語辭典》:燈火之資(燈火之資)  拼音:dēng huǒ zhī zī
燃燭點(diǎn)燈的花費(fèi)。指日常生活的費(fèi)用。《醒世姻緣傳》第六○回:「聞得他家計(jì)淡薄,請他到京,意思要作成他些燈火之資,好叫他免了內(nèi)顧,可以讀書。」
《漢語大詞典》:流火之烏(流火之烏)
武王 伐 紂 時預(yù)兆王朝勃興的赤烏。 宋 蘇舜欽 《符瑞》:“ 堯 、 舜 、 禹 、 湯 、 文 、 武 ,皆以正德為受命之符,至於‘陳大電、大虹、巨跡、白狼、流火之烏,皆詭譎闊誕,其可羞也。’所言大概如此?!眳⒁姟?流火 ”。
《國語辭典》:流火  拼音:liú huǒ
1.流,星宿西沉。流火指心星。語出《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购蠼柚皋r(nóng)歷七月。
2.中醫(yī)上指發(fā)生于小腿部分的丹毒,多因濕火下流而引起。
3.風(fēng)痹的別名。參見「風(fēng)痹」條。
《國語辭典》:香火  拼音:xiāng huǒ
1.供佛敬神所點(diǎn)的香燈和蠟燭。《南齊書。卷四○。武十七王列傳。臨賀王子岳》:「延興建武中,凡三誅諸王,每一行事,高宗輒先燒香火,嗚咽涕泣?!埂都t樓夢》第五四回:「有一個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著拿香火點(diǎn)著了?!?br />2.祭祀祖先用的香燭。后多用以指子孫或文化的傳承者?!毒劳ㄑ浴>硪涣?。小夫人金錢贈年少》:「員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絕了香火?!?br />3.廟寺中掌理燒香、點(diǎn)燈等雜務(wù)的人。《醒世恒言。卷三。賣油郎獨(dú)占花魁》:「父親秦良,十三歲上將他賣了,自己在上天竺去做香火?!?br />4.盟誓。古人結(jié)盟,多設(shè)香火以告神?!侗饼R書。卷一。神武帝紀(jì)上》:「兆曰:『香火重誓,何所慮也?』紹宗曰:『親兄弟尚爾難信,何論香火!』」
5.進(jìn)香、朝拜之事。如:「這廟里香火很盛?!?/div>
《國語辭典》:香火因緣(香火因緣)  拼音:xiāng huǒ yīn yuán
前世共修所結(jié)的緣分?!侗饼R書。卷三二。陸法和傳》:「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見主人應(yīng)有報至,故求援耳?!固?。白居易〈喜照密閑實(shí)四上人見過〉詩:「臭帑世界終須出,香火因緣久愿同?!?/div>
《國語辭典》:炎天  拼音:yán tiān
1.烈日、大熱天。漢。孔融〈雜詩〉二首之一:「巖巖鐘山首,赫赫炎天路?!埂段倪x。顏延之。夏夜呈從兄散騎車長沙詩》:「炎天方埃郁,暑晏闋塵紛?!?br />2.南方?!秴问洗呵铩S惺加[。有始》:「南方曰炎天,其星輿鬼柳七星?!?/div>
《漢語大詞典》:火后(火後)
(1).指寒食節(jié)禁火之后。 唐 劉禹錫 《送張盥赴舉》詩:“不如搖落樹,重有明年春,火后見琮璜,霜餘識松筠?!?宋 陸游 《天彭牡丹譜·風(fēng)俗記》:“在寒食前者,謂之火前花,其開稍久?;鸷蠡▌t易落?!?br />(2).火燒之后。 唐 李咸用 《雪》詩:“云漢風(fēng)多銀浪濺, 崑山 火后玉灰飛?!?/div>
《國語辭典》:火氣(火氣)  拼音:huǒ qì
1.中醫(yī)上指可引起發(fā)炎、紅腫、煩躁等癥狀的病因。
2.脾氣不佳,遇事容易動怒。如:「他今天火氣特別大,你可別招惹他?!?/div>
《國語辭典》:焚溺  拼音:fén nì
1.喻處境困苦,好像在水火之中。唐。白居易 寓言題僧詩:「力小無因救焚溺,清涼山下且安禪。」宋。石介感事〉詩:「三歲出南狩,王師拯焚溺。」
2.焚燒沉溺。《抱樸子。外篇。酒誡》:「然節(jié)而宣之,則以養(yǎng)生立功,用之失適,則焚溺而死?!埂端问?。卷六三。五行志二上》:「十月,鄂州大火,燔萬馀家。江風(fēng)暴作,結(jié)廬堤上、泊舟岸下者,焚溺無遺?!?/div>
《漢語大詞典》:火正
(1).古代掌火之官。《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火正曰祝融。”漢書·五行志上:“古之火正,謂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
(2).指仲夏。古以五行配四時,火旺于夏,故稱。 南朝 梁 庾肩吾 《團(tuán)扇銘》:“炎隆火正,石鑠沙煎?!?清 徐昂發(fā) 《夏寒》詩:“奈何厥罰寒,憑陵當(dāng)火正。”
(3).指 漢 朝。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撰征賦》:“系 列山 之洪緒,承火正之明光?!卑矗?南朝 宋武帝 劉裕 為 漢高祖 弟 劉交 之后。參見“ 火劉 ”。
《漢語大詞典》:火劉(火劉)
指 漢 王室 劉氏 。 劉氏 自命以火德王,故稱。《漢書·王莽傳下》:“諸欲依廢 漢 火 劉 ,皆沃灌雪除,殄滅無餘雜矣?!?/div>
《國語辭典》:火前  拼音:huǒ qián
寒食節(jié)禁火,在此之前的時間稱「火前」。如寒食節(jié)前所產(chǎn)的茶為火前茶;寒食節(jié)前所開放的牡丹花為火前花。
《漢語大詞典》:火前茶
指寒食節(jié)禁火以前采制的新茶。 唐 韓偓 《己巳年正月為閩相相召卻請赴沙縣郊外泊船》詩:“數(shù)醆緑醅桑落酒,一甌香沫火前茶。”
《漢語大詞典》:焚山
(1).失火之山。 晉 葛洪 抱樸子·嘉遯:“水雖勝火,而升合不足以救焚山。”
(2).猶焚死。 清 錢謙益 《曹能始為先夫人立傳寄謝》詩:“筑室不堪論舊隱,焚山寧復(fù)問新封?!眳⒁姟?焚死 ”、“ 焚林 ”。
分類:失火火之
《漢語大詞典》:龍火(龍火)
(1).指東方七宿中的心宿。東方七宿稱蒼龍,心宿有星三顆,其主星又稱鶉火、大火,故稱。《文選·張協(xié)〈七命〉之一》:“若乃龍火西頽,暄氣初收。飛霜迎節(jié),高風(fēng)送秋?!?李善 注:“《漢書》曰:東宮蒼龍房心,心為火,故曰龍火也?!?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四七:“宛轉(zhuǎn)龍火飛,零落早相失?!眳⒁姟?二十八宿 ”、“ 心宿 ”。
(2).天子袍服上的龍、火之飾。舊唐書·輿服志:“華蟲象物,龍火分形?!?br />(3).天之陰火。 宋 陸佃 埤雅·釋獸:“內(nèi)典曰:‘龍火得水而熾,人火得水而滅。’”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火一·陽火陰火:“天之陰火二:龍火也,雷火也?!?清 周亮工 《書影》卷九:“龍火焚山,鶴糞枯砌,則見尅之理?!?/div>
《漢語大詞典》:火鳳(火鳳)
鳳凰。相傳鳳為火之精,故稱。《樂府詩集·舞曲歌辭一·北齊武舞階步辭》:“金人降泛,火鳳來巢?!?唐 李商隱 《鏡檻》詩:“撥絃驚火鳳,交扇拂天鵝。” 馮皓 箋注引 宋均 《春秋演孔圖》:“鳳,火精也?!?span id="trykmpl" class="book">《花月痕》第十三回:“胭脂狼籍無人管,凄絶天邊火鳳聲?!?/div>
分類:鳳凰火之
《漢語大詞典》:赤眚
五行家指兵火之災(zāi)的征兆。宋書·五行志三:“ 公孫淵 時, 襄平 北市生肉,長圍各數(shù)尺,有頭目口喙,無手足而動搖,此赤眚也。占曰:‘有形不成,有體無聲,其國滅亡?!?淵 尋為 魏 所誅?!?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禨祥·赤眚黑眚:“后四日復(fù)隕二火塊,燒官民房四十餘家。有一眚見於 河間 民家,二十人同死,此赤眚也。”參見“ 赤祥 ”。
《漢語大詞典》:赤祥
古代五行家指兵火干旱等災(zāi)變的征兆。尚書大傳卷二:“時則有赤眚、赤祥,維水沴火。”漢書·五行志中之下:“《五行傳》曰:‘棄法律,逐功臣,殺太子,以妾為妻,則火不炎上。’謂火失其性而為災(zāi)也……火色赤,故有赤眚、赤祥?!?span id="z1axoq1" class="book">《后漢書·五行志二》:“ 桓帝 建和 三年秋七月, 北地 廉 雨肉似羊肋,或大如手,近赤祥也……其后 梁氏 誅滅。”宋書·五行志三:“ 晉愍帝 建興 四年十二月丙寅,丞相府?dāng)囟竭\(yùn)令使 淳于伯 ,血逆流上柱二丈三尺,此赤祥也……及有此變,司直彈劾眾官, 元帝 又無所問,於是頻旱三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