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2詞典 4分類詞匯 28
《漢語大詞典》:熒光(熒光)
(1).螢火之光。后漢書·靈帝紀:“帝與 陳留王 協(xié) 夜步,逐熒光行數(shù)里,得民家露車,共乘之?!?唐 蔣防 《望禁苑祥光》詩:“拱 汾 疑鼎氣,臨 渭 比熒光?!?郭小川 《一個和八個》詩:“在那潮濕的霉爛的敗草中,突地出現(xiàn)一支美麗的熒光?!?br />(2).某些物質(zhì)受光或其他射線照射時所發(fā)出的可見光。
《國語辭典》:火神  拼音:huǒ shén
傳說中司火之神。
《漢語大詞典》:寶鈴(寶鈴)
(1).寺廟中懸掛的鈴。 南朝 梁簡文帝 《大愛敬寺剎下銘》:“珠幡轉(zhuǎn)曜,寶鈴韻響?!?span id="aj14dq7" class="book">《大方便佛報恩經(jīng)·論議品》:“有七寶塔,從地踴出住在空中,無數(shù)幢幡而懸其上,百千寶鈴不鼓自鳴,微風吹動出微妙音?!?br />(2).道教稱泥丸宮 太一真君 的流火之鈴。相傳此鈴能驅(qū)邪惡,滅萬殃。云笈七籤卷五十:“流火之鈴者,無質(zhì)而赤光,動之聲聞十萬里,蓋 上清 中 太一真人 寳鈴也?!?/div>
《漢語大詞典》:雷氣(雷氣)
(1).形容威武雄壯的氣概。 唐 郭汭 《同崔員外溫泉宮即事》詩:“雷氣寒戈戟,軍容壯武貔。”
(2).雷火之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王冰 注:“雷象火之有聲故?!?/div>
《漢語大詞典》:積灰(積灰)
(1).指大火之中。呂氏春秋·禁塞:“赴巨水積灰,填溝洫險阻,犯流矢,蹈白刃?!?br />(2).聚積的灰燼。梁書·樂藹傳:“時 長沙宣武王 將葬,而車府忽於庫失油絡(luò),欲推主者。 藹 曰:‘昔 晉 武庫火, 張華 以為積油萬石必然。今庫若有灰,非吏罪也?!榷鴻z之,果有積灰,時稱其博物弘恕焉?!?/div>
《漢語大詞典》:燧色
烽火之光。 明 陳子龍 《襄陽》詩之一:“燧色通 秦 塞,妖星下 楚 宮?!?/div>
分類:烽火火之
《漢語大詞典》:火燧
(1).引火之物。左傳·定公四年“王使執(zhí)燧象以奔 吳 師” 晉 杜預 注:“燒火燧繫象尾,使赴 吳 師驚卻之。”南史·王琳傳:“ 琳 兵放火燧以擲 瑱 船者,皆反燒其船?!?br />(2).古有鉆燧改火之俗。因季節(jié)變換改用不同的燧木以取火。 唐 朱灣 《平陵寓居再逢寒食》詩:“火燧知從新節(jié)變,灰心還與故人同?!眳⒁姟?改火 ”。
《漢語大詞典》:改火
古代鉆木取火,四季換用不同木材,稱為“改火”,又稱改木。亦用以比喻時節(jié)改易。論語·陽貨:“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鉆燧改火,期可已矣。” 何晏 集解引 馬融 曰:“周書·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鉆火各異木,故曰改火也?!?劉寶楠 正義引 徐颋 《改火解》:“改火之典,昉於上古,行於三代,迄於 漢 ,廢於 魏 晉 以后,復於 隋 而仍廢……蓋四時之火,各有所宜,若春用榆柳,至夏仍用榆柳便有毒,人易以生疾,故須改火以去茲毒,即是以救疾也。” 唐 史延 《清明日賜百僚新火》詩:“九天初改火,萬井屬良辰?!?宋 司馬光 《晉陽三月未有春色》詩:“清明空改火,元巳漫浮觴?!?/div>
《國語辭典》:隔火  拼音:gé huǒ
香爐中用以蓋火的器具。
《漢語大詞典》:槐燧
以槐木取火之器。 唐 韋承慶 《寒食應制》詩:“舊火收槐燧,餘寒入桂宮。” 明 王一翥 《讀書鐙檠賦》:“槐燧初鉆,松寮始烘。”參見“ 槐火 ”。
《國語辭典》:槐火  拼音:huái huǒ
冬天用槐或檀木取火,稱為「槐火」。唐。王勃守歲序〉:「槐火滅而寒氣消,蘆灰用而春風起。」
《漢語大詞典》:寇烽
古時報警烽火之一。墨子·雜守:“寇烽、驚烽、亂烽,傳火以次應之,至主國止,其事急者引而上下之?!?/div>
《漢語大詞典》:火術(shù)(火術(shù))
道教的一種制火之術(shù)。能處火中而不被火傷。藝文類聚卷八十引 晉 葛洪 抱樸子:“ 吳 世有 姚光 ,有火術(shù)。 吳 主積荻千束,火焚荻了盡, 光 恬坐灰中,振衣而起?!?/div>
《漢語大詞典》:花鞴扇
謂開花時期所吹來的風。鞴,鼓風吹火之器。 宋 陶谷 清異錄·天文:“俗以開花風為花鞴扇,潤花雨為花沐浴。至花老風雨斷送,蓋花刑耳?!?/div>
《國語辭典》:火紙筒子(火紙筒子)  拼音:huǒ zhǐ tǒng zi
用火紙捲制成的細管狀物,可供吸煙點火之用?!?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又一個是賣火紙筒子的。這人姓王,名太?!挂卜Q為「火煤子」。
《國語辭典》:針孔現(xiàn)象(針孔現(xiàn)象)  拼音:zhēn kǒng xiàn xiàng
以針將厚紙穿一小孔,置于燭火前,則見燭火之光,通過小孔,生一倒像于幕上,稱為「針孔現(xiàn)象」。
《國語辭典》:葬身火窟  拼音:zàng shēn huǒ kū
死于大火之中。如:「凌晨發(fā)生的一起火警,造成十馀人葬身火窟的慘劇?!?/div>
分類:大火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