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憤激(憤激)  拼音:fèn jī
憤怒激動。晉。張華壯士篇〉:「壯士懷憤激,安能守虛沖?」《南史。卷一。宋本紀。武帝》:「丹誠未宣,感慨憤激?!?/div>
《國語辭典》:頓足(頓足)  拼音:dùn zú
以足跺地?!妒酚?。卷一二二??崂魝鳌M鯗厥?zhèn)鳌罚骸钙漕H不得,失之旁郡國,黎來,會春,溫舒頓足嘆?!埂度龂萘x》第一四回:「玄德默然無語。關公頓足埋怨?!?/div>
《國語辭典》:激厲(激厲)  拼音:jī lì
1.激發(fā)勉勵,使奮發(fā)振作?!逗鬂h書。卷三二。陰識傳》:「帝敬重之,常指識以敕戒貴戚,激厲左右焉?!埂度龂?。卷九。魏書。曹仁傳》:「仁激厲將士,示以必死,將士感之皆無二?!挂沧鳌讣睢埂?br />2.言行激烈率直?!赌鲜?。卷五七。范云傳》:「性頗激厲,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div>
《漢語大詞典》:奮髯(奮髯)
抖動胡須。激憤或激昂貌。漢書·朱博傳:“ 齊郡 舒緩養(yǎng)名, 博 新視事,右曹掾史皆移病臥…… 博 奮髯抵幾曰:‘觀 齊 兒欲以此為俗邪!’” 唐 王維 《為畫人謝賜表》:“裂眥奮髯,髮衝鶡冠?!?宋 蘇軾 《京師哭任遵圣》詩:“奮髯走猾吏,嚼齒對姦將?!?清 魏源 《陜西按察使贈布政使嚴公神道碑銘》:“及其馳騁上下,奮髯哆頤,沙聚數(shù)千里,龜灼數(shù)百世?!?/div>
《國語辭典》:振臂  拼音:zhèn bì
舉臂、揮臂。表示奮發(fā)的樣子。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韻〉:「振臂誰相應,攢眉獨不伸。」宋。蘇轍黃樓賦〉:「振臂長嘯,風動云興?!?/div>
《漢語大詞典》:激壯(激壯)
激昂雄壯。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六:“爾風裁峭潔,志概激壯。”明史·王文傳:“ 文 力辯曰:‘召親王須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馬牌,內(nèi)府兵部可驗也?!o氣激壯?!?清 朱仕琇 《與林穆庵書》:“彼其撫時感事,慷慨自數(shù)其齒,其言激壯,有足悲者。”
分類:激昂雄壯
《漢語大詞典》:忼慷
意氣激昂,胸襟開闊。新唐書·列女傳·楊烈婦:“雖敢決不忘於國,然不如 楊烈婦 忼慷知君臣大義云。” 明 陳子龍 《仲夏直左掖門送夏彝仲南歸》詩:“生平志忼慷,何事獨難忘?!?王闿運 《愁霖賦》:“昧 羊舌 之優(yōu)游,蹈 龔生 之忼慷?!?/div>
《漢語大詞典》:抗憤(抗憤)
激昂憤慨。 晉 潘岳 《西征賦》:“ 樊 抗憤以巵酒,咀彘肩以激揚?!?span id="e0gqse8" class="book">《文選·范曄〈逸民傳論〉》:“自后帝德稍衰,邪孽當朝,處子耿介,羞與卿相等列,至乃抗憤不顧,多失其中行焉?!?呂延濟 注:“高抗憤怒而不迴顧?!?span id="8wqymgq" class="book">《舊唐書·忠義傳上·王義方》:“況輦轂咫尺,姦臣肆虐,足使忠臣抗憤,義士扼腕?!?/div>
分類:激昂憤慨
《漢語大詞典》:慷愾(慷愾)
猶慷慨。謂情緒激昂。三國志·吳志·步騭傳:“慷愾之趨,惟篤人物,成敗得失,皆如所慮?!?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 周苛 慷愾,心若懷冰,形可以暴,志不可凌?!?清 李鄴嗣 《集世說》詩:“慷愾常自言,大白即滿舉?!?/div>
《國語辭典》:倒板  拼音:dǎo bǎn
一種戲曲唱腔中的特定板式。參見「導板」條。
《漢語大詞典》:昂激
激昂,昂揚。《“五四”愛國運動資料·全國和平會致巴黎電》:“我國輿論,現(xiàn)正昂激,莫不誓以死拒?!?/div>
分類:激昂昂揚
《漢語大詞典》:廣賁(廣賁)
洪亮激昂,賁,通“ 憤 ”。禮記·樂記:“粗厲、猛起、奮末、廣賁之音作,而民剛毅。” 鄭玄 注:“賁,讀為憤。憤,怒氣充實也?!?/div>
分類:洪亮激昂
《漢語大詞典》:激亢
激昂高亢。 清 陳田 《明詩紀事戊籤·陸銓》:“ 石谿 奇氣激亢,真詩家之 烏獲 。”
分類:激昂高亢
《漢語大詞典》:激哇
激昂高亢的歌聲。藝文類聚卷六二引 三國 魏 韋誕 《景福殿賦》:“吟清商之激哇,發(fā)角徵與《白雪》?!?/div>
《漢語大詞典》:嘄噭
高亢激昂。史記·樂書:“故云《雅》《頌》之音理而民正,嘄噭之聲興而士奮, 鄭 衞 之曲動而心淫?!?司馬貞 索隱:“上姑堯反,又音叫,下音(噭)擊。”
分類:高亢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