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駢字類編》:漳河
戰(zhàn)國策:蘇子說李兌曰:今日臣之來也,暮后郭門藉席無所得,寄宿人田中。旁有大叢,夜半土梗與木梗。斗曰:汝不如我,我者乃土也。使我逢疾風淋雨,壞沮,乃復歸土。今汝非木之根,則木之枝耳。汝逢疾風淋雨,漂入漳河,東流至海,氾濫無所止。臣竊以為土梗勝也 史記貨殖傳:邯鄲亦漳、河之間一都會也。北通燕、涿,南有鄭、衛(wèi)、滑。后漢書袁紹傳:臣之與卓,未有纖芥之嫌,若使茍欲 泥揚波,偷榮求利,則進可以享竊祿位,退無門戶之患。然臣愚所守,志無傾奪,故遂引會英雄,興師百萬,飲馬孟津,歃血漳河。 宋史河渠志:漳河源于西山,由磁、洺州南入冀州新河鎮(zhèn),與胡盧河合流,其后變徙,入于大河 。明一統(tǒng)志:漳河其源有二,一出山西潞州長子縣,名濁漳,自林縣西北入境。一出平定州樂平縣,名清漳,自涉縣西入境。俱東至林縣合流,經(jīng)臨漳、館陶縣界入衛(wèi)河。李德林隋王九錫冊文:元黃變漳河之水,京觀比爵臺之峻。 李頎鄭櫻桃歌:官軍女騎一千匹,繁花照曜漳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