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463 【介紹】: 北魏代人。尉諾子。明元帝時為大官令。侍臣受斤亡入柔然,眷追之,擒受斤于柔然大檀之庭,由是以驍烈聞。太武帝時,從征柔然、赫連昌、吐谷渾諸部,累積戰(zhàn)功,封漁陽公。歷鎮(zhèn)四蕃,威名并著。文成帝時,為侍中、太尉,進爵為王。以元老,賜杖履上殿。
人物簡介
【介紹】: 南朝宋人,不知姓名。尋陽太守孫緬于江渚見一輕舟至,與漁父言,甚覺怪異,勸其出仕。自比山海狂人,不達世務,未辨賤貧,無論榮貴。于是鼓棹而去。
人物簡介
【生卒】:487—530 【介紹】: 北魏博陵安平人,字孝宗。孝明帝時,為殷州刺史,城陷被執(zhí),葛榮慕其才,欲用之,不從,殺榮部下十余人夜遁。孝莊帝即位,除東濮陽太守。梁武帝以魏北海王元顥為魏主,遣將率軍送顥入洛,巨倫據(jù)郡不從。孝莊帝還宮,封漁陽縣男。后除光祿大夫卒。
人物簡介
【生卒】:?—528 【介紹】: 北魏河內(nèi)溫人,字慶宗。司馬楚之之孫。嘗任立節(jié)將軍,建興、河北太守等職。宣武帝初除豫州刺史。治獄能觀色察言,辯誣燭奸。后與鎮(zhèn)南將軍元英攻義陽,以功封漁陽縣子,任郢州刺史。永平元年為城民白早生襲殺。
人物簡介
【介紹】: 隋河南洛陽人。父元經(jīng),北周封漁陽郡公。弘嗣少襲父爵。年十八任右親衛(wèi)。從楊廣平陳,以功除觀州長史,嚴峻治民,州人怨之。轉幽州,為政尤酷。煬帝大業(yè)初奉命監(jiān)造船只,役丁苦其捶楚,死者十之三四。遼東之役,進位金紫光祿大夫。楊玄感反,或告弘嗣謀應玄感,雖無反跡而煬帝疑之。除名徙日南,卒于道。
人物簡介
【生卒】:?—708 【介紹】: 唐幽州方城人,一作蒲州河東人,徙家于岐。張知謇弟。少勵志讀書,擢明經(jīng)第。高宗調露后,歷臺省。武周萬歲通天中為洛州司馬。中宗神龍元年,為兵部侍郎。遷右御史大夫,封漁陽郡公。以忤武三思,出為并州刺史、天平軍使,帶本官,轉魏州刺史。卒謚定。
人物簡介
【生卒】:?—716 【介紹】: 唐滑州靈昌人,祖籍幽州范陽。少清謹,舉進士,歷監(jiān)察御史。中宗景龍中,遷右御史臺中丞,累至黃門侍郎。玄宗先天中,與魏知古于東都分掌選事。開元元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尋遷黃門監(jiān)。懷慎與紫微令姚崇對掌樞密,自以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讓之,時人謂為“伴食宰相”。四年,兼吏部尚書。清儉不營產(chǎn)業(yè),器用服飾無金玉綺文之麗。所得俸祿,皆隨時分散,而家無余蓄,妻子匱乏。卒謚文成。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16 滑州靈昌(今河南滑縣西南)人。少清謹,舉進士。歷監(jiān)察御史、吏部員外郎。中宗神龍中,遷侍御史。景龍中,進右御史臺中丞。遷黃門侍郎,封漁陽縣伯。玄宗開元元年(713),進同紫微黃門平章事。三年,改黃門監(jiān)。懷慎與姚崇對掌樞密,自以才不及崇,每事皆推讓之,時人譏為“伴食宰相”。然為官清儉,以直道始終。四年,兼禮部尚書,卒,贈荊州大都督,謚文成。生平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五
懷慎?;蒽`昌人。舉進士。景龍中累遷黃門侍郎。賜爵漁陽伯。先天二年同中書門下三品。開元中遷黃門監(jiān)兼吏部尚書。卒贈荊州大都督。謚曰文成。
人物簡介
【介紹】: 唐汴州大梁人,字世膺。號豐溪漁叟。嘗從其祖官于金陵。僖宗廣明元年,黃巢攻金陵,從慶走歙之堨田。后朱溫建后梁,遂遁跡旌德縣豐溪,隱居不仕,常以陶淵明自況。南唐初卒,年九十七。有《豐溪存稿》。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本為汴州(今河南開封)人。從其祖呂伸旅宦金陵(今江蘇南京)。僖宗廣明元年(880),與弟從善避亂奔歙縣堨田。后梁時遷居旌德縣豐溪,常以陶淵明自況,自號豐溪漁叟。南唐初年卒,卒年97歲。著有《豐溪存稿》1卷,凡收詩45首,多寫其閑居生活。此集歷代未見著錄,至清乾隆間始由其后人刊印行世?!端膸烊珪偰俊肥杖氪婺浚蔀楹笕艘劳?,但舉證尚不足以定偽。呂從慶事跡即據(jù)該集附錄諸文,《全唐詩外編》據(jù)《豐溪存稿》錄其詩。全唐詩補逸
呂從慶,本大梁人,從其祖呂伸宦金陵。廣明元年,黃巢率義軍渡江攻金陵。時伸已卒,從慶偕弟從善走歙之堨田。朱梁代唐,又自歙遷隱于旌德之豐溪。每以陶彭澤自況,自號豐溪漁叟。歷十七年而后唐代梁,又十四年而石晉代唐,其在江南則南唐方受吳禪。從慶喜曰:「吾今而后始終為唐民矣?!棺洌昃攀衅?。詩一卷,計四十五首。
人物簡介
號三楚漁人。唐末人。事西漢金山國國主張奉,自稱為老臣。哀帝天祐二年(905)作長篇歌行《白雀歌》以頌張奉。事跡及歌皆見敦煌遺書伯二五九四、伯二八六四,《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