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0詞典 2分類詞匯 98
《國語辭典》:多方  拼音:duō fāng
1.種種方法?!段簳>砥叨?。陽尼傳》:「臣聞為治不在多方,在于力行而已?!?br />2.各方面。《墨子。公孟》:「人之所得于病者多方,有得之寒暑,有得之勞苦?!?/div>
《國語辭典》:博學(xué)(博學(xué))  拼音:bó xué
1.廣泛的學(xué)習(xí)?!墩撜Z。雍也》:「君子博學(xué)于文,約之以禮?!?br />2.學(xué)識豐富廣博。如:「博學(xué)之士」。《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足見先生博學(xué)?!?/div>
《國語辭典》:武庫(武庫)  拼音:wǔ kù
1.藏兵器的府庫。漢。張衡〈西京賦〉:「武庫禁兵,設(shè)在蘭锜?!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262' target='_blank'>王勃 滕王閣序:「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br />2.稱贊人博學(xué)多才,無所不知?!稌x書。卷三四。列傳。杜預(yù)》:「預(yù)在內(nèi)七年,損益萬機(jī),不可勝數(shù),朝野稱美,號曰杜武庫,言其無所不有也?!?/div>
《國語辭典》:博雅  拼音:bó yǎ
1.學(xué)識淵博,品行雅正。漢??装矅?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書經(jīng)序〉:「若好古博雅君子,與我同志,亦所不隱也?!埂冻o?;茨闲∩健U须[士。序》:「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懷天下俊偉之士?!?br />2.書名。魏張揖所撰之廣雅,因避隋煬帝楊廣之諱,故改稱為「博雅」。
《國語辭典》:通人  拼音:tōng rén
學(xué)識淵博又能融會貫通且曉達(dá)事理的人。漢。王充《論衡。超奇》:「通書四篇以上,萬卷以下,弘暢雅言,審定文讀,而以教授為人師者,通人也?!鼓铣骸f(xié)《文心雕龍。論說》:「所以通人惡煩,羞學(xué)章句?!?/div>
《國語辭典》:通儒  拼音:tōng rú
博學(xué)多聞,言行可資效法的讀書人?!逗鬂h書。卷三六。賈逵傳》:「逵所著經(jīng)傳義詁及論難百馀萬言,……學(xué)者宗之,后世稱為通儒。」《儒林外史》第八回:「俗語說得好:『與其出一個斲削元?dú)獾倪M(jìn)士,不如出一個培養(yǎng)陰騭的通儒?!弧?/div>
《漢語大詞典》:從橫(從橫)
亦作“ 從衡 ”。
(1).縱向和橫向。南北曰縱,東西曰橫。墨子·備城門:“以柴搏從橫施之?!?span id="4a8p18f" class="book">《儀禮·特牲饋食禮》“肵俎心舌,皆去本末,午割之” 漢 鄭玄 注:“午割,從橫割之?!?南朝 宋 袁淑 《效古》詩:“四面各千里,從橫起嚴(yán)風(fēng)。” 明 何景明 《泊云陽江頭玩月》詩:“從橫銀漢迴,三五玉繩耿?!?br />(2).交錯紛亂貌。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高唐賦》:“巖嶇參差,從橫相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假譎:“及開帳,乃見吐唾從橫,信其實(shí)孰眠,於是得全?!?宋 洪邁 《夷堅(jiān)丙志·魚肉道人》:“其下清泉巧石、奇花異卉,從橫布列?!?明 劉基 《感興》詩:“天弧不解射封狼,戰(zhàn)骨從橫滿路旁。”
(3).謂學(xué)問之淵博貫通。后漢書·周舉傳:“ 周舉 字 宣光 ……博學(xué)洽聞,為儒者所宗,故京師為之語曰:‘五經(jīng)從橫 周宣光 ?!?宋 蘇軾 《和猶子遲贈孫志舉》詩:“軒裳大爐韛,陶冶一世人。從衡落模范,誰復(fù)甘飢貧?!?清 王晫 今世說·品藻“學(xué)通古今,無所不辨,則吾不如 季埜 ”原注:“欲從橫今古,則就 季埜 ?!?br />(4).橫暴;恣行無忌。漢書·何并傳:“ 陽翟 輕俠 趙季 、 李款 多畜賓客,以氣力漁食閭里,至姦人婦女,持吏長短,從橫郡中,聞 并 且至,皆亡去?!?span id="f65xs3z" class="book">《三國志·蜀志·卻正傳》:“故從橫者歘披其胸,狙詐者暫吐其舌也?!?span id="b8mlgrc" class="book">《晉書·陶侃傳》:“ 侃 厲色曰:‘ 郭默 虓勇,所在暴掠,以大難新除,威網(wǎng)寬簡,欲因隙會騁其從橫耳?!?br />(5).謂橫行天下。 三國 魏 曹丕 《又報孫權(quán)書》:“君生於擾攘之際,本有從橫之志。”北史·高乾傳:“ 乾 兄弟本有從橫志,見 榮 殺害人士,謂天下遂亂,乃率 河 北流人反於 河 濟(jì) 間?!?br />(6).擾攘;紛亂。 南朝 梁 張充 《與尚書令王儉書》:“從橫萬古,動默之路多端;紛綸百年,昇降之徒不一。” 王闿運(yùn) 《愁霖賦》:“方今八州從橫,一隅宴清?!?br />(7).四散。文選·嵇康〈琴賦〉:“從橫駱驛,奔遯相逼?!?李善 注:“《魯靈光殿賦》曰:‘從橫駱驛?!?span id="v1qwsgc" class="book">《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作“縱橫駱驛”。 李善 注:“縱橫,四散也。” 宋 梅堯臣 《亦蟻辭送楊叔武廣南招安》詩:“天公合雨不決雨,從橫亂出將自封?!?明 劉基 《生查子·集句》詞:“落葉不歸林,驚鳥從橫去。”
(8).謂奔放。南史·文學(xué)傳·岑之敬:“ 之敬 剖釋從橫,左右莫不嗟服?!?span id="pmsw7w5" class="book">《北史·楊素傳》:“論文則詞藻從橫,語武則權(quán)奇間出,既文且武,唯朕所命?!?宋 葉適 《朝請大夫陳公墓志銘》:“至其舍,論辯從橫,僮御必旰食而返?!?清 惲敬 《答鄧鹿耕書》:“ 王右軍 寫《樂毅》則情多怫鬱,書《畫讚》則意涉瓌奇,《黃庭經(jīng)》則怡懌虛無,《太史箴》又從橫爭折。”
(9).謂才華外露,不可遏制。南史·梁尋陽王大心傳:“昔與 鐵 ( 莊鐵 )游處,其人才略從橫?!?span id="vitrspi" class="book">《北史·魏收等傳論》:“學(xué)博今古,才極從橫,體物之旨,尤為富贍。”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上·積素齋文:“波瀾意度,雖出入於鄉(xiāng)先輩;而才氣從橫,議論之精透,蓋得之天授。”
(10).合縱連橫。韓非子·忠孝:“故世人多不言國法而言從橫?!?span id="1obfghc" class="book">《淮南子·泰族訓(xùn)》:“ 張儀 蘇秦 家無常居,身無定君,約從衡之事,為傾覆之謀。”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乃至從橫之世,史職猶存?!?清 陳其年 《滿江紅·詠雪》詞之五:“大雪不知 秦 與 漢 ,平生詎習(xí)從衡約。”
(11).比喻反復(fù)無常。荀子·賦:“公正無私,反見從橫?!?楊倞 注:“言公正無私之人,反見謂從橫反覆之志也?!?/div>
《漢語大詞典》:博極(博極)
猶言博通。謂遍覽群書,知識淵博。 宋 王安石 《孫君墓碑》:“蓋數(shù)年而具眾經(jīng),后遂博極天下之書?!?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二:“今博極之士,罕能知其略者?!?清 薛福成 《庸庵筆記·桃花夫人示夢》:“某生因思 劉向 博極羣書,其言必有根據(jù)?!?/div>
《漢語大詞典》:積學(xué)(積學(xué))
(1).謂積累學(xué)問。《韓詩外傳》卷五:“雖庶民之子孫也,積學(xué)而正身,行能禮儀,則歸之士大夫?!?span id="ndrhdbm" class="book">《三國志·蜀志·劉焉傳》:“居 陽城山 ,積學(xué)教授,舉賢良方正。”元史·董俊傳:“射,百日事耳;,非積學(xué)不通?!?清 陸隴其 《答嘉定李生玉如書》:“方期賢者積學(xué)奮飛,為時羽儀,不謂亦罹此大故,何天之降罔,一至於斯?!?br />(2).猶博學(xué);飽學(xué)。 唐 韓愈 《順宗實(shí)錄三》:“給事中 陸質(zhì) 、中書舍人 崔樞 積學(xué)懿文,守經(jīng)據(jù)古,夙夜講習(xí),庶協(xié)于中?!?清 戴名世 《張貢五文集序》:“ 張君 貢五 , 三湘 間積學(xué)能文之士也?!?包天笑 《釧影樓回憶錄·初到南京》:“我的譜弟 戴夢鶴 ,他年紀(jì)雖輕,卻是一個多才積學(xué)之士?!?br />(3).淵博的學(xué)識。 明 楊慎 丹鉛續(xù)錄·論語:“譬今有二士,一有文名,一素?zé)o積學(xué)。有聞而登高科,聞?wù)咭詾楣唐渌玻凰責(zé)o積學(xué)而登高科,人必曰:不意至於如此也。”明史·隱逸傳序:“其抱瓌材,藴積學(xué),槁形泉石,絶意當(dāng)世者,靡得而稱焉。”
《國語辭典》:博識(博識)  拼音:bó shì
見聞廣博,學(xué)識豐富。如:「像先生這么博識的學(xué)者,正是我們所需要的?!?/div>
《國語辭典》:叢脞(叢脞)  拼音:cóng cuǒ
煩瑣細(xì)碎?!稌?jīng)。益稷》:「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舊唐書。卷五三。李密傳》:「述謂密曰:『弟聰令如此,當(dāng)以才學(xué)取官,三衛(wèi)叢脞,非養(yǎng)賢之所?!弧?/div>
《國語辭典》:宿學(xué)(宿學(xué))  拼音:sù xué
飽學(xué)之士。《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nèi)?、墨,雖當(dāng)世宿學(xué)不能自解免也?!?/div>
《漢語大詞典》:鴻碩(鴻碩)
(1).指學(xué)識淵博。 唐 呂溫 《與族兄皋請學(xué)〈春秋〉書》:“所與者不唯鴻碩之老,博洽之士,與我同志者則為吾師。” 宋 陸游 《賀周參政啟》:“維時鴻碩之彥,早冠清華之途。”
(2).指學(xué)識淵博的人。 唐 蘇颋 《封東岳朝覲頌》:“而左輔右弼,雜縉紳鴻碩之倫?!?宋 尹拙 《請令張昭田敏等??薄唇?jīng)典釋文〉狀》:“況今朝廷,富有鴻碩。”
(3).指宏富的學(xué)術(shù)流派。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引:“夫其淵源六籍,藪澤九流,紬繹百家,溯洄千古,固文明之盛集,鴻碩之大觀也?!?/div>
《國語辭典》:通識(通識)  拼音:tōng shì
一種要求識見博通的教育理念。旨在使學(xué)生廣泛接觸社會所需的各門知識,以拓寬視野、開放心靈、擴(kuò)充知識領(lǐng)域,并能全面觀照當(dāng)代文化方向,了解自身與社會的互動關(guān)系。如:「通識課程」。
《國語辭典》:優(yōu)裕(優(yōu)裕)  拼音:yōu yù
充足、富裕。如:「生活優(yōu)?!埂!秶Z。周語上》:「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則享祀時至而布施優(yōu)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