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清寧(清寧)
(1).清明寧靜。語本《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清 黃鷟來 《題楊人庵總?cè)譄o著圖》詩:“天地貴得一,清寧以定位?!?清 黃景仁 《過釣臺》詩:“乾坤自清寧,道不與消長。”
(2).指時世太平。后漢書·光武帝紀(jì)下:“今天下清寧,靈物仍降?!?明 陶宗儀 輟耕錄·醋缽兒:“四海清寧未有期,諸公袞袞正當(dāng)時?!?br />(3).清靜,安靜。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八:“由此大富,宅遂清寧。”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阿彌陀佛念幾聲,耳伴清寧到零利?!?郭沫若 《文藝論集·論中德文化書》:“然而自然界之秩序,永遠(yuǎn)保持?jǐn)?shù)學(xué)的謹(jǐn)嚴(yán),那又是何等清寧的狀態(tài)?!?/div>
《漢語大詞典》:明心
(1).謂使心思清明純正。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一:“學(xué)必明心,記問辨説皆餘事?!?張通典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賦》詩:“明心致良知,斯文幸未喪?!?br />(2).表明心跡。 柳青 《狠透鐵》:“我在你像前明心,我肚里沒草屎渣渣!”
《漢語大詞典》:華風(fēng)(華風(fēng))
(1).指 漢 族或中原的風(fēng)俗。宋書·魯爽傳:“﹝ 魯爽 ﹞幼染殊俗,無復(fù)華風(fēng)?!?宋 蘇轍 《移岳州謝狀》:“臣見具舟前往,自爾稍近華風(fēng),遂脫瘴死。” 清 趙翼 《經(jīng)臨途次雜紀(jì)以詩》之三:“華風(fēng)濡染變狉獉,光氣將開色色新。”
(2).浮華的文風(fēng)。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中:“尋 宇文 初習(xí)華風(fēng),事由 蘇綽 。至於軍國詞令,皆準(zhǔn)尚書?!?br />(3).猶光風(fēng)。天日清明時的和風(fēng)。 唐 李賀 《高軒過》詩:“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fēng)?!?/div>
《漢語大詞典》:治朝
(1).古代天子諸侯三朝之一。在路門外,司士掌之,為每日視朝之所。周禮·天官·大宰:“王眡治朝,則贊聽治?!?鄭玄 注:“治朝,在路門外,羣臣治事之朝?!?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一:“ 周 之時有三朝:庫門之外為外朝,詢大事在焉;路門之外為治朝,日視朝在焉;路門之內(nèi)曰內(nèi)朝,亦曰燕朝。”參見“ 三朝 ”。
(2).政治清明的朝代。 宋 陳師道 《題王平甫帖》詩:“可恨治朝無此老,卻嫌晚進(jìn)不同生?!?明 李夢陽 《空同子·治道》:“故治朝君子七、小人三,不害其治?!?/div>
《國語辭典》:三朝  拼音:sān cháo
1.古代天子、諸侯處理政事的場所,分為外朝、內(nèi)朝、燕朝?!吨芏Y。秋官。朝士》漢。鄭玄。注:「周天子、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內(nèi)朝二。內(nèi)朝之在路門內(nèi)者,或謂之燕朝?!?br />2.三個朝代或三個帝王。宋。蘇軾 題永叔會老堂詩:「三朝出處共雍容,歲晚交情見二公?!?/div>
《國語辭典》:三朝  拼音:sān zhāo
1.正月初一為一歲年、月、日之始,故稱正月初一為「三朝」?!稘h書。卷八一??坠鈧鳌罚骸笟q之朝,曰三朝?!固啤n亷煿?。注:「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埂段倪x。班固。東都賦》:「春王三朝,會同漢京?!?br />2.三日、三天。唐。李白 上三峽詩:「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br />3.俗稱新婚、產(chǎn)后第三天。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育子》:「三朝與兒落臍炙囟?!乖?。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一折:「雖沒甚房奩送,倒也落的三朝吃喜筵?!?/div>
《國語辭典》:新火  拼音:xīn huǒ
1.換季時,新取之火稱為「新火」?!侗笔贰>砣?。王慧龍傳》:「以此推之,新火舊火,理應(yīng)有異?!?br />2.唐宋時,例于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節(jié),再起火賜百官。唐。杜甫〈清明〉詩二首之一:「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浮客船?!顾?。蘇軾徐使君分新火〉詩:「臨皋亭中一危坐,三見清明改新火?!?/div>
《漢語大詞典》:改火
古代鉆木取火,四季換用不同木材,稱為“改火”,又稱改木。亦用以比喻時節(jié)改易。論語·陽貨:“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鉆燧改火,期可已矣?!?何晏 集解引 馬融 曰:“周書·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鉆火各異木,故曰改火也。” 劉寶楠 正義引 徐颋 《改火解》:“改火之典,昉於上古,行於三代,迄於 漢 ,廢於 魏 晉 以后,復(fù)於 隋 而仍廢……蓋四時之火,各有所宜,若春用榆柳,至夏仍用榆柳便有毒,人易以生疾,故須改火以去茲毒,即是以救疾也?!?唐 史延 《清明日賜百僚新火》詩:“九天初改火,萬井屬良辰?!?宋 司馬光 《晉陽三月未有春色》詩:“清明空改火,元巳漫浮觴?!?/div>
《國語辭典》:明世  拼音:míng shì
政治清明的時代?!妒酚?。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jié)h。無名氏〈別詩〉三首之三:「依依戀明世,愴愴難久懷。」
《國語辭典》:明暗  拼音:míng àn
物體因受光、不受光而有亮面和暗面,由于明暗的感覺才造成視覺上的立體感。如:「這屋子的采光不錯,明暗適中?!?/div>
《漢語大詞典》:明代
政治清明的時代。 唐 馬戴 《懷故山寄賈島》詩:“心偶羨明代,學(xué)詩觀國風(fēng)。” 前蜀 韋莊 《寄湖州舍弟》詩:“何況別來詞轉(zhuǎn)麗,不愁明代少知音?!?/div>
分類:政治清明
《漢語大詞典》:道明
政治清明。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夫世衰道微,偽臣虛稱者,殆也。世平道明,臣子不宣者,鄙也?!?唐 沈佺期 《初達(dá)驩州》詩:“不知 林邑 地,猶隔道明天?!?/div>
《國語辭典》:清通  拼音:qīng tōng
1.清明通達(dá)?!端鍟>砥呤?。儒林傳。序》:「爰自漢魏,碩學(xué)多清通,逮乎近古,巨儒必鄙俗?!?br />2.文辭清晰通順。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才略》:「溫太真之筆記,循理而清通?!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改峭凶鑫汉霉?,文字也還清通。」
《漢語大詞典》:明制
清明的法制。漢書·刑法志:“有司無 仲山父 將明之材,不能因時廣宣主恩,建立明制,為一代之法?!?/div>
分類:清明法制
《漢語大詞典》:陽復(fù)(陽復(fù))
(1).猶言一陽來復(fù)。宋書·禮志三:“太常 顧和 表曰:‘ 泰始 中,合二至之祀于二郊。北郊之月,古無明文,或以夏至,或同用陽復(fù)?!?明 高啟 《冬至夜喜逢徐七》詩:“雪明窗促曙,陽復(fù)座銷寒?!眳⒁姟?一陽來復(fù) ”。
(2).比喻政治清明。 宋 朱熹 《答張敬夫書》:“但政本未清,倖門未窒,殊未有以見陽復(fù)之效。”
《漢語大詞典》:一陽來復(fù)(一陽來復(fù))
古人認(rèn)為天地間有陰陽二氣,每年至夏至日,陽氣盡而陰氣始生;至冬至日,則陰氣盡而陽氣開始復(fù)生,謂之“一陽來復(fù)”。見《易·復(fù)》 孔穎達(dá) 疏。 宋 王安石 《回賀冬啟》之二:“伏以四序密移,一陽來復(fù),氣驗(yàn)管灰之應(yīng),官書云物之占?!?元 侯克中 《春前一日》詩:“歲月催人不易禁,一陽來復(fù)又成臨?!?/div>
《國語辭典》:刑清  拼音:xíng qīng
斷案清明而能省卻刑罰?!段倪x。何晏。景福殿賦》:「庶事既康,天秩孔明,故載祀二三,而國富刑清?!埂段倪x。王巾。頭陁寺碑文》:「擇方城之令典,酌龜蒙之故實(shí),政肅刑清,于是乎在?!?/div>
《國語辭典》:清澄(清澂)  拼音:qīng chéng
1.清澈?!段倪x。張衡。西京賦》:「消雰埃于中宸,集重陽之清澄。」
2.審察?!逗鬂h書。卷六十一。黃瓊傳》:「陛下不加清澄,審別真?zhèn)巍!?/div>
《國語辭典》:清澄  拼音:qīng chéng
1.清澈、明亮?!冻o。屈原。遠(yuǎn)游》:「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氣入而粗穢除?!贡蔽?。酈道元《水經(jīng)注。青衣水》:「然秋月清澄,望見兩山相峙,如峨眉焉?!?br />2.審核、清查。晉。葛洪《抱樸子。袪惑》:「倉卒聞之,不能清澄檢校之者,鮮覺其偽也?!埂度龂?。卷五十八。吳書。陸遜傳》:「哀矜庶獄,清澄刑網(wǎng),則天下幸甚!」
《國語辭典》:虛?。ㄌ摫。 ?span id="7lzhq1i" class='label'>拼音:xū bó
才力薄弱。晉。潘岳在懷縣作〉詩二首之二:「虛薄乏時用,位微名日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