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23,分42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淮蔡
淮河
淮王
淮月
淮民
淮揚
淮安
淮人
淮漢
淮濆
淮荊
淮口
河淮
淮邊
淮鄉(xiāng)
《駢字類編》:淮蔡
元 吳澄 雪谷早行為張允中作 應(yīng)不是奇謨李常侍,夜發(fā)文城薄淮蔡。
《韻府拾遺 泰韻》:舊唐書憲宗紀權(quán)罷河北行營專討淮蔡
《國語辭典》:淮河  拼音:huái hé
河川名。為黃河和長江間的大川,發(fā)源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山,主流全長約九百公里,流經(jīng)河南、安徽、江蘇三省。也稱為「淮水」。
《漢語大詞典》:淮王
指 漢 淮南王 劉安 。 唐 劉禹錫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好》之九:“云是 淮王 宅,風(fēng)為 烈子 車。” 前蜀 韋莊 《過揚州》詩:“ 淮王 去后無鷄犬, 煬帝 歸來葬綺羅?!?五代 齊己 《謝人惠藥》詩:“終逐 淮王 去,永拋浮世塵?!眳⒁姟?淮南王 ”。
《漢語大詞典》:淮南王
(1). 漢高祖 子 劉長 的封號。 高祖 十一年封 長 為 淮南王 。 文帝 時 劉長 謀反,謫徙 蜀郡 ,途中不食而死。
(2). 漢 劉安 襲其父 劉長 的封號。 安 好文學(xué),喜神仙之術(shù),傳說甚多,故一般所稱 淮南王 多指 安 。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正失·王陽能鑄黃金》:“ 淮南王 安 鋭精黃白,庶幾輕舉,卒離親伏白刃之罪?!?章炳麟 《原儒》:“ 淮南王 犬吠天上,雞鳴云中?!?br />(3).古曲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音樂:“《淮南王》, 淮南小山 之作也。王服食求仙,遍禮方士,遂與八公相攜俱去,莫知所在。王之徒思戀不已,乃作《淮南王》之曲?!?/div>
《駢字類編》:淮月
唐 岑參 青龍招提歸一上人遠游吳楚別詩 湖煙冷吳門,淮月銜楚山。
宋 蘇軾 次韻孫巨源,寄漣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見寄五絕 其五 不羨京塵騎馬客,羨他淮月弄舟人。
《駢字類編》:淮民
元史世祖紀:遣廉希憲招臺山寨,比至,千戶董文炳等已破之。時淮民被俘者眾,悉縱之。
《韻府拾遺 陽韻》:淮揚(淮揚)
許渾詩:旅臥淮揚鬢日衰。
《高級漢語詞典》:淮安  拼音:huái ān
江蘇省淮陰市屬縣。位于省中部偏北,人口112萬。為蘇北主要水利樞紐。周恩來的故鄉(xiāng)
《駢字類編》:淮人
后漢書伏湛侯霸傳贊:湛霸奮庸,維寧兩邦;淮人孺慕,徐寇要降。 南唐書嗣主傳:天子駐于渦口,猶欲再幸揚州。宰相范質(zhì)以師老泣諫,乃班師。以李重進攻廬州,向訓(xùn)守揚州。訓(xùn)請棄揚州,并力以攻壽春。乃封府庫付主者,遣淮南舊將按巡城中,秋毫不犯而去?;慈舜髳?,皆負糗糧以迎周師。
《駢字類編》:淮漢(淮漢)
廣志:鉅野大菱,大于常菱?;礉h以南,兇年以菱為蔬。 地理通釋:建炎南狩輿地登于職方者,東薄明粵,南斥瓊崖,北極淮、漢。陸機辨亡論:西屠庸蜀之郊,北裂淮漢之溪,東苞百越之地,南括群蠻之表。 韓維大饗碑文:鐘鼓何鏜鞳,淮漢為震灰。 木華海賦:噓噏百川,洗滌淮漢。
《漢語大詞典》:淮濆
(1).指 淮河 堤岸。《詩·大雅·常武》:“闞如虓虎,鋪敦 淮 濆。” 鄭玄 箋:“敦,當(dāng)作屯……陳其兵於 淮水 大防之上?!?br />(2).指 淮河 防地。 唐 劉禹錫 《代謝平章事表》:“心存闕下,同犬馬之戀恩;身存 淮 濆,仰云天而結(jié)思。”
《駢字類編》:淮荊
魏書郭祚傳:詔營明堂國學(xué),祚奏曰:今云羅西舉,開納岷蜀,戎旗東指,鎮(zhèn)靖淮荊,漢沔之間,復(fù)須防捍,徵兵發(fā)眾,所在殷廣,邊郊多壘,烽驛未息,不可于師旅之際,復(fù)興板筑之功。
《駢字類編》:淮口
唐 李紳 壽陽罷郡日有詩十首與追懷不殊今編于后兼紀瑞物 憶東湖 淮口值春偏悵望,數(shù)株臨水是寒梅。
《駢字類編》:河淮
魏志高堂隆傳:大興殿舍,功作萬計,徂來之松,刋山窮谷,怪石珷玞,浮于河淮。 魏書尉元傳:南曜河淮之功,北光燕然之效。魯宋懷仁,中鉉載德。
《駢字類編》:淮邊(淮邊)
齊書魏虜傳:偽昌黎王馮莎向司州,荒人桓天生說莎云:諸蠻皆響應(yīng)。莎至,蠻竟不動,莎大怒,于淮邊獵而去。
《漢語大詞典》:淮鄉(xiāng)(淮鄉(xiāng))
指 淮河 流域。 明 高啟 《賀新郎·喜徐卿遠訪》詞:“ 淮 鄉(xiāng) 楚 澤知游徧,問 江 南歸時誰有、故家庭院?!?/div>
分類:淮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