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薄淮陽
 
淮陽臥
 
臥淮陽
 
淮南臥
  
淮陽薄
  
淮陽高臥
 
病太守
  
淮陽效理
 
汲黯臥理
  
相關人物
汲黯

參考典故
汲黯寢謀


《史記》卷一百二十〈汲鄭列傳〉~30~
黯隱于田園。居數(shù)年,會更五銖錢,民多盜鑄錢,楚地尤甚。上以為淮陽,楚地之郊,乃召拜黯為淮陽太守。黯伏謝不受印,詔數(shù)彊予,然后奉詔。詔召見黯,黯為上泣曰:「臣自以為填溝壑,不復見陛下,不意陛下復收用之。臣常有狗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為中郎,出入禁闥,補過拾遺,臣之愿也?!股显唬骸妇』搓栃??吾今召君矣。顧淮陽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臥而治之?!棍黾绒o行,過大行李息,曰:「黯棄居郡,不得與朝廷議也。然御史大夫張湯智足以拒諫,詐足以飾非,務巧佞之語,辯數(shù)之辭,非肯正為天下言,專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毀之;主意所欲,因而譽之。好興事,舞文法,內懷詐以御主心,外挾賊吏以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與之俱受其僇矣?!瓜⑽窚?,終不敢言。黯居郡如故治,淮陽政清。后張湯果敗,上聞黯與息言,抵息罪。令黯以諸侯相秩居淮陽。七歲而卒。

簡釋

臥理:喻指官吏治理有方或聲望高,能做到無為而治。唐張說《送崔二長史日知赴潞州》:“東山懷臥理,南省悵悲翁。”


例句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杜牧 初冬夜飲

誰知病太守,猶得作茶仙。 杜牧 春日茶山病不飲酒因呈賓客

佇見徵潁川,無為薄淮陽。 權德輿 唐開州文編遠寄新賦累惠良藥詠嘆仰佩不覺斐然走筆代書聊書還答

時同借河內,人是臥淮陽。 皇甫冉 和樊潤州秋日登城樓

閑似淮陽臥,恭聞樂職吟。 羊士諤 上元日紫極宮門觀州民然燈張樂

病起淮陽自有時,秋來未覺長年悲。 羊士諤 偶題寄獨孤使君

振臥淮陽病,悲秋宋玉文。 羊士諤 暇日適值澄霽江亭游宴

非是淮陽薄,丘中只望還。 羊士諤 暮秋言懷

自嘆淮陽臥,誰知去國心。 羊士諤 酬盧司門晚夏咼永寧里弊居林亭見寄

淮南臥理后,復逢君姓汲。 賈島 送汲鵬

典故
小山叢桂
 
小山桂
  
招隱賦
 
小山招隱
 
小山騷客
 
小山幽詠
 
小山招
 
淮南招隱
 
山中桂樹
 
攀桂枝
 
守桂叢
  
小山隱
 
桂樹隱
 
留人桂
 
小山桂枝
  
桂樹留人
 
桂樹游
 
淮南春草賦
 
淮南舊桂叢
 
淮南幽桂
 
淮陽桂
  
山能招隱
 
山中有桂枝
 
小山高賦
 
小山志
 
叢桂招隱
 
桂枝小山傳
 
小山碧蕪春句

相關人物
劉安(淮南王)
 
王逸


《楚辭補注》卷十二〈招隱士〉~232~
〈招隱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懷天下俊偉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歸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辭賦,以類相從,故或稱小山,或稱大山。其義猶《詩》有〈小雅〉、〈大雅〉也。小山之徒,閔傷屈原,又怪其文升天乘云,役使百神,似若仙者,雖身沈沒,名德顯聞,與隱處山澤無異,故作〈招隱士〉之賦,以章其志也。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漢文》卷二十〈淮南小山·招隱士〉
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偃蹇連蜷兮枝相繚。山氣巃嵷兮石嵯峨,溪谷嶄巖兮水曾波。猿狖群嘯兮虎豹原,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歲暮兮不自聊,蟪蛄鳴兮啾啾。坱兮軋,山曲岪,心淹留兮恫慌忽。罔兮沕,憭兮慄,虎豹穴。叢薄深林兮,人上慄。嵚岑埼礒兮碅磳磈硊,樹輪相糾兮林木茷骫。青莎雜樹兮薠草靃靡,白鹿麔麚兮或騰或倚。狀兒崟崟兮峨峨,凄凄兮漇漇。獼猴兮熊羆,慕類兮以悲。攀援桂枝兮聊淹留。虎豹斗兮熊羆咆,禽獸駭兮亡其曹。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例句

淮南有小山,嬴女隱其間。 張昌宗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

既荷大君恩,還蒙小山遇。 張說 修書院學士奉敕宴梁王宅賦得樹字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 李白 白毫子歌

能齊大椿長,不與小山同。 顧封人 月中桂樹

莫恨殷勤留此地,東崖桂樹昔同攀。 武元衡 酬陸三與鄒十八侍御

獨為高懷誰和繼,掾曹同處桂同攀。 姚鵠 和陜州參軍李通微首夏書懷呈同寮張裳段群二先輩

小山宜大隱,要自望蓬萊。 儲光羲 安宜園林獻高使君

為惜淮南子,如何攀桂枝。 儲光羲 河中望鳥灘作貽呂四郎中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劉禹錫 楊柳枝詞九首

雖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劉禹錫 酬李相公喜歸鄉(xiāng)國自鞏縣夜泛洛水見寄

小山桂樹比權奇,上林桃花況顏色。 喬知之 羸駿篇

日日在心中,青山青桂叢。 姚合 酬張籍司業(yè)見寄

少留攀桂樹,長渴望梅林。 崔備 清溪路中寄諸公

時攀小山桂,共挹大王風。 張易之 侍從過公主南宅侍宴探得風字應制

秋吟小山桂,春醉后堂萱。 李商隱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夢思。 李白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方從桂樹隱,不羨桃花源。 李白 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跡仆離群遠懷亦有棲遁之志因敘舊以寄之

佩蘭長坂上,攀桂小山前。 杜淹 寄贈齊公

有喜留攀桂,無勞問轉蓬。 杜甫 上已日徐司錄林園宴集

人事傷蓬轉,吾將守桂叢。 杜甫 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四首

露裛思藤架,煙霏想桂叢。 杜甫 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

猶知小山桂,尚識大羅天。 楊炯 游廢觀

歸去塵寰外,春山桂樹叢。 權德輿 送李城門罷官歸嵩陽

遙知小山桂,五馬待邀歡。 權德輿 送梁道士謁壽州崔大夫

攀桂留卿月,徵文待使星。 皎然 同諸公奉侍祭岳瀆使大理盧幼平自會稽回經(jīng)平望將赴于朝廷期過故林不至

誰問烏臺客,家山憶桂叢。 羊士諤 和竇吏部雪中寓直

誓息蘭臺策,將從桂樹游。 陳子昂 入峭峽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嶺相映有奇致焉

小山迷隱路,大塊切勞生。 駱賓王 早發(fā)淮口望盱眙

《駢字類編》:淮陽(淮陽)
史記留侯世家:良嘗學禮淮陽。又汲黯傳:會更五銖錢。民多盜鑄錢。楚地尤甚。 以為淮陽,楚地之郊,上乃召拜黯為淮陽太守。黯伏謝不受印,詔數(shù)彊予,然后奉詔。詔召見黯,黯為上泣:曰:臣嘗有狗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為中郎,出入禁闥,補過拾遺,臣之愿也。上曰:君薄淮陽邪?吾今召君矣。顧淮陽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臥而治之。漢書地理志:淮陽國,高帝十一年置。
又韓王信傳:六年春,上以為信壯武,北近鞏、雒,南迫宛、葉,東有淮陽,皆天下勁兵處也。乃更以太原郡為韓國,徙信以備胡,都晉陽。 后漢書和帝紀:章和二年三月丁酉,改淮陽為陳,國滅。晉書宣帝紀:四年秋九月,帝督諸軍擊諸葛恪,帝以 賊之要在于積谷,乃大興屯守,廣開淮陽、百尺二渠,又修諸陂于潁之南北萬馀頃。 宋書州郡志:淮陽太守,晉安帝義熙中土斷立廬。越絕書:楚故治郢,今南郡、南陽、汝南、淮陽、六安、九江 江、豫章、長沙,翼、軫也。 水經(jīng)注:泗水又東南徑淮陽城,北臨泗水。趙充國屯田奏:臣前部士入山伐材木,大小六萬馀 枚,皆在水次。愿罷騎兵,留弛刑應募,及淮陽、汝南步兵與吏士私從者,凡合萬二百八十一人。用谷月二萬七千三百六十三斛,鹽三百八斛,分屯要害處。庾信周大將軍侯莫陳君夫人竇氏墓志銘:祖以孝昌之始,主諾淮陽。父以正光之初,搴帷海岱。 鄒選金馬門賦:江都老仲舒之賢,淮陽擯汲黯之直。皇甫曾韋使君宅詠海榴詩:淮陽臥理有清風,臘月 榴花帶雪紅。杜牧初冬夜飲詩: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舉燭盤。
分類:淮陽
《漢語大詞典》:淮陽績(淮陽績)
漢 汲黯 任 淮陽 太守,政績清明。后以“淮陽績”指良好的政績。 宋 劉敞 《睡起》詩:“媿無 淮陽 績,高臥亦終年?!?/div>
《漢語大詞典》:淮陽病(淮陽?。?/div>
見“ 淮陽多病 ”。
《漢語大詞典》:淮陽多?。ɑ搓柖嗖。?/div>
漢書·汲黯傳:“召 黯 拜為 淮陽 太守…… 黯 泣曰:‘臣自以為填溝壑,不復見陛下,不意陛下復收之。臣常有狗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焙笕送艘宰詻r多病。 唐 杜牧 《初冬夜飯》詩:“ 淮陽 多病偶求懽,客袖侵霜與獨盤?!币嗍∽鳌?淮陽病 ”。 唐 羊士諤 《暇日適值澄霽江亭游宴》:“振臥 淮陽 病,悲秋 宋玉 文?!?/div>
《國語辭典》:臥理淮陽(臥理淮陽)  拼音:wò lǐ huái yáng
漢汲黯學黃老之術,治官理民好清靜無為,抓大事而不究小節(jié)。任東海太守時,因多病臥閣內不出,而東海大治。后漢武帝詔為淮陽太守,淮陽亦大治。見《史記。卷一二○。汲黯傳》。后遂以比喻為政有方,不勞而治。也作「臥治」、「臥理」。
《國語辭典》:淮陽縣(淮陽縣)  拼音:huái yáng xiàn
縣名。位于河南省鹿邑縣西,城為潁水支流蔡水所環(huán),城南有厄臺,為孔子絕糧處。清時置淮寧縣,民國二年改名淮陽縣。
《漢語大詞典》:淮陽多病(淮陽多?。?/div>
漢書·汲黯傳:“召 黯 拜為 淮陽 太守…… 黯 泣曰:‘臣自以為填溝壑,不復見陛下,不意陛下復收之。臣常有狗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后人往往引此以自況多病。 唐 杜牧 《初冬夜飯》詩:“ 淮陽 多病偶求懽,客袖侵霜與獨盤?!币嗍∽鳌?淮陽病 ”。 唐 羊士諤 《暇日適值澄霽江亭游宴》:“振臥 淮陽 病,悲秋 宋玉 文。”
《國語辭典》:黃霸(黃霸)  拼音:huáng bà
人名。(西元前?~前51)字次公,漢淮陽陽夏人。少學律令,武帝末,補侍郎謁者,歷河南太守丞,時吏尚嚴酷,而霸為政寬和。嘗從經(jīng)學家夏庚勝治《尚書》。官至丞相,封建成侯,卒謚定。
《國語辭典》:臥治(臥治)  拼音:wò zhì
比喻為政有方,不勞而治。參見「臥理淮陽」條。南朝梁。丘遲旦發(fā)魚浦潭〉詩:「坐嘯昔有委,臥治今可尚?!?/div>
《漢語大詞典》:臥轍(臥轍)
東漢 侯霸 為 淮陽 太守,征入都,百姓號哭遮使車,臥于轍中,乞留 霸 一年。見《后漢書·侯霸傳》。后常用為挽留去職官吏的典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三年,解 丹陽 尹,領太子少傅,餘悉如故。掛服捐駒,前良取則;臥轍棄子,后予胥怨?!?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詩:“解龜踰臥轍,遣騎覓扁舟。” 元 柯丹丘 《荊釵記·民戴》:“臥轍攀鞍無計策,離歌別酒眾難忘。”
《國語辭典》:三藩  拼音:sān fán
1.清初明之降將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三人,皆封為藩王,號稱為「三藩」。
2.清人稱明福、唐、桂三王為「三藩」。
《漢語大詞典》:司隸章(司隸章)
《后漢書·光武帝紀上》載: 新莽 末年 淮陽王 劉玄 起兵后,將北都 洛陽 ,以 劉秀 兼代司隸校尉。 劉秀 置僚屬,作文移與屬縣,從事伺察。一如舊章。 三輔 吏士東迎 劉玄 部隊,及見司隸僚屬,皆歡喜不自勝。老吏或垂涕曰:“不圖今日復見 漢 官威儀!”本謂恢復 漢 朝官儀服飾制度。后用以比喻帝室中興,國土重光。《文選·謝朓〈始出尚書省〉詩》:“還覩司隸章,復見東都禮。” 張銑 注:“章,儀也。” 唐 杜甫 《自京竄至鳳翔喜達行在所》詩之二:“司隸章初睹, 南陽 氣已新?!?/div>
《國語辭典》:皖中盆地  拼音:wǎn zhōng pén dì
安徽省中部淮陽山、九華山和霍山間的地區(qū),河、湖、平原、低丘錯雜分布。礦產豐富,盛產稻米、油菜、小麥等。為全省人口最密、工商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
《國語辭典》:臥理(臥理)  拼音:wò lǐ
比喻為政有方,不勞而治。參見「臥理淮陽」條?!赌鲜?。卷四九。劉懷珍傳》:「淮南近畿,國之形勝,非親賢不居,卿與我臥理之。」
分類:臥治
《國語辭典》:小山詞(小山詞)  拼音:xiǎo shān cí
書名。宋朝晏幾道的詞集,一卷。晏幾道為晏殊的幼子,詞風頗受父親的影響,而感慨更深。
《漢語大詞典》:小山
文體名。 漢 王逸 《〈楚辭·招隱士〉解題》:“昔 淮南王 安 博雅好古,招懷天下俊偉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歸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辭賦,以類相從,故或稱小山,或稱大山,其義猶《詩》有小雅、大雅也?!眳⒁姟?大山小山 ”。
《國語辭典》:大山小山  拼音:dà shān xiǎo shān
1.漢淮南王劉安召集文人從事著述,各選辭賦,以類相從,分別稱為「大山」、「小山」,如同《詩經(jīng)》有〈大雅〉、〈小雅〉之分。
2.南朝梁時,何點、何嗣兄弟二人一起遁世隱居,前者號為「大山」,后者號為「小山」。明周肅王之后,睦?、安??俱有學行,人稱睦?為「大山」,安??為「小山」。故后來也用以稱呼同時享盛名的兄弟倆。
《國語辭典》:攀桂  拼音:pān guì
比喻科舉中第。參見「折桂」條。唐。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詩二首之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四:「今試期日近,若但迷戀于此,不惟攀桂無分,亦且身軀難保?!?/div>
《國語辭典》: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晉代郤詵曾以「桂林之一枝」對晉武帝比喻自己舉賢良對策的才能,為天下第一。見《晉書。卷五二。郤詵傳》。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舉及第。唐。溫庭筠 春日將欲東歸寄新及第苗紳先輩詩:「猶喜故人先折桂,自憐羈客尚飄蓬?!挂沧鳌概使稹?。
《漢語大詞典》:桂叢(桂叢)
(1).桂樹林。多指隱居之地。 明 林云鳳 《題申維久蕉隱》詩:“招隱曾聞有桂叢,君今何事隱蕉中?!?br />(2).指月宮。 唐 李商隱 《和友人戲贈》之一:“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魚鎖桂叢?!?馮浩 注:“桂叢,指月殿?!?清 洪升 《長生殿·重圓》:“聽何處奏鈞天,想近著桂叢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