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渙散(渙散)  拼音:huàn sàn
散漫不集中。如:「軍心渙散」、「精神渙散」?!段拿餍∈贰返谒陌嘶兀骸笩o奈經(jīng)辦的人,一再失信于民,遂令全國民心渙散。」
《國語辭典》:精神渙散(精神渙散)  拼音:jīng shén huàn sàn
精神散漫不集中。如:「他受了一連串的打擊,而顯得意志消沉,精神渙散。」
《國語辭典》:人心渙散(人心渙散)  拼音:rén xīn huàn sàn
形容人心動蕩離散?!肚迨犯?。卷五二七。屬國傳二。越南傳》:「越國人心渙散,能否自立,尚未可知?!挂沧鳌溉诵臏o漓」。
《國語辭典》:離散(離散)  拼音:lí sàn
分散?!睹献?。梁惠王上》:「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埂度龂萘x》第六○回:「加之張魯在北,時思侵犯,人心離散,思得明主。」
《國語辭典》:放散  拼音:fàng sàn
向外散開。如:「把窗打開讓那些濃煙放散一下?!?/div>
《漢語大詞典》:崩弛
(1).塌毀。 宋 王安石 《原過》:“地有過乎?有之,崩弛竭塞是也?!?br />(2).渙散;敗壞。管子·版法:“故曰:費怨起而不復反,眾勞而不得息,必有崩弛堵壞之心?!?晉 干寶 《晉紀總論》:“故觀 阮籍 之行,而覺禮教崩弛之所由?!?宋 蘇轍 《齊州閔子祠堂記》:“方 周 之衰,禮樂崩弛,天下大壞。”
《國語辭典》:挺解  拼音:tǐng jiě
松散?!段倪x。枚乘。七發(fā)》:「今太子膚色靡曼,四支委隨,筋骨挺解,血脈淫濯,手足墮窳。」
分類:渙散松散
《漢語大詞典》:離沮(離沮)
(1).分崩離析;渙散。《楚辭·劉向〈九嘆·怨思〉》:“思國家之離沮矣,躬獲愆而結難?!?王逸 注:“言己思念國家綱紀將以離壞,而竭忠言,身以得過,結為患難也?!?span id="g8qc8qg" class="book">《宋書·袁粲傳》:“寇賊已逼,而眾情離沮?!?span id="8ykgmwk" class="book">《新唐書·王宰傳》:“進取 天井關 ,賊黨離沮?!?span id="ecw8ieo" class="book">《明史·袁應泰傳》:“諸監(jiān)司 高出 、 牛維曜 、 胡嘉棟 及督餉郎中 傅國 并踰城遁,人心離沮?!?br />(2).阻止,挫敗。新唐書·李抱真?zhèn)?/a>》:“ 抱真 獨以數(shù)州截然橫絶潰叛中,離沮其姦,為羣盜所憚。”
《漢語大詞典》:離渙(離渙)
猶渙散。明史·西域傳一·哈密衛(wèi):“眾心離渙,國勢漸衰?!?/div>
分類:渙散
《漢語大詞典》:松垮垮(鬆垮垮)
散漫;渙散。 葉君健 《曙光》十:“但是要把它絕對保守秘密,在這個松垮垮的隊伍內也是不可能的事?!?/div>
分類:散漫渙散
《漢語大詞典》:渙弛
渙散。 清 林則徐 《楚省查拿煙販收繳煙具情形折》:“可見民情非不畏法,習俗大可轉移,全賴功令之森嚴,始免眾心之渙弛。”
分類:渙散
《漢語大詞典》:離懈(離懈)
猶渙散。宋書·王鎮(zhèn)惡傳:“眾并知 高祖 自來,人情離懈?!?/div>
分類:渙散
《國語辭典》:冰泮  拼音:bīng pàn
1.渙散。《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太尉帥師,甫下滎陽,則七國之軍,瓦解冰泮?!埂段倪x。潘岳。西征賦》:「砰揚桴以振塵,繣瓦解而冰泮。」
2.冰融之期。指春天。《荀子。大略》:「霜降逆女,冰泮殺內?!埂段倪x。左思。蜀都賦》:「木落南翔,冰泮北徂。」
3.比喻危險?!逗鬂h書。卷六一。黃瓊傳》:「光武以圣武天挺,繼統(tǒng)興業(yè),創(chuàng)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
《國語辭典》:冰釋(冰釋)  拼音:bīng shì
像冰溶解消散,不留痕跡。比喻嫌隙、懷疑、誤會等完全消失。如:「他們之間的誤會已冰釋,握手言歡了?!箷x。杜預春秋左氏傳序〉:「渙然冰釋,怡然理順?!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答王定國〉三首之一:「得此佳作,終日喜快,滯悶冰釋。」
《國語辭典》:冗散  拼音:rǒng sǎn
閒散?!侗阕印M馄?。廣譬》:「或納讒而誅之,或放之乎冗散?!埂稌x書。卷四七。傅玄傳》:「王人賜官,冗散無事者,不督使學,則當使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