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1
詞典
3
分類詞匯
28
共28,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蕩志
惰慢
散渙
越渫
崩沮
馳爽
渙落
離罷
沮解
沮散
消渙
懈渙
人心渙散
《國語辭典》:
蕩志(蕩志)
拼音:
dàng zhì
排遣心志。《楚辭。屈原。九章。思美人》:「開春發(fā)歲兮,白日出之悠悠,吾將蕩志而愉樂兮,遵江夏以娛憂。」
分類:
放縱
動搖
憂慮
渙散
意志
情懷
《國語辭典》:
惰慢
拼音:
duò màn
懶惰懈怠。《荀子。禮論》:「其立聲樂、恬愉也,不至于流淫惰慢;其立哭泣、哀戚也,不至于隘懾傷生,是禮之中流也?!?/div>
分類:
懈怠
不敬
渙散
《漢語大詞典》:
散渙
(1).形容水四散而流。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
:“陂池貏豸,沇溶淫鬻,散渙夷陸,亭皋千里,靡不被筑?!?南朝 宋 鮑照
《登大雷岸與妹書》
:“散渙長驚,電透箭疾。” 唐
柳宗元
《愚溪對》
:“西海有水,散渙而無力,不能負芥。”
(2).引申指團體或民心渙散松懈。 明
李東陽
《改建忻廟學(xué)記》
:“雖嚴驅(qū)力禁,強而使之學(xué),亦散渙流蕩而不可得?!?梁啟超
《南海康先生傳》
第六章:“又以為 中國 人公德缺乏,團體散渙。”
(3).分布。 漢
王褒
《洞簫賦》
:“氣旁迕以飛射兮,馳散渙以逫律?!?/div>
分類:
分布
團體
四散
民心
渙散
松懈
《漢語大詞典》:
越渫
亦作“ 越泄 ”。 渙散;散失。
《
說文·欠部
》
:“歇,息也。一曰:氣越泄也。” 段玉裁 注:“泄,當作渫。此別一義。越渫,猶漏溢也?!?span id="3bvpvjj" class="book">《
文選·枚乘〈七發(fā)〉
》:“精神越渫,百病咸生?!?呂延濟 注:“越,散;渫,發(fā)?!?/div>
分類:
渙散
散失
《漢語大詞典》:
崩沮
猶潰散,渙散。
《
后漢書·袁譚傳
》
:“盡收其輜重,得 尚 印綬節(jié)鉞及衣物,以示城中,城中崩沮?!?span id="bjjnnvf" class="book">《
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
》:“其所以務(wù)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彊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寧是興隆之漸邪!”
《
新唐書·承天皇帝倓傳
》
:“太子北過 渭 ,兵仗盬惡,士氣崩沮,日數(shù)十戰(zhàn)?!?/div>
分類:
潰散
渙散
《國語辭典》:
馳爽(馳爽)
拼音:
chí shuǎng
渙散,不合常軌。《晉書。卷二五。輿服志》:「逮禮業(yè)彫訛,人情馳爽,諸侯征伐,憲度淪亡,一紫亂于齊飾,長纓混于鄒玩?!?/div>
分類:
放縱
失常
渙散
《漢語大詞典》:
渙落
渙散敗落。 梁啟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
第二節(jié):“人人知有身而不知有羣,則其羣忽渙落摧壞,而終被滅於他羣。”
分類:
渙散
敗落
《漢語大詞典》:
離罷(離罷)
渙散而疲憊。
《
墨子·非攻中
》
:“自恃其力,伐其功,譽其志,怠於教,遂筑 姑蘇之臺 ,七年不成。及若此,則 吳 有離罷之心?!?孫詒讓 間詁引 蘇時學(xué) 曰:“罷,讀如疲。”
分類:
渙散
疲憊
時學(xué)
《漢語大詞典》:
沮解
沮喪渙散。 漢 王符
《
潛夫論·勸將
》
:“今吏從軍敗沒死公事者,以十萬數(shù),上不聞弔唁嗟嘆之榮名,下又無祿賞之厚實……此其所以人懷沮解,不肯復(fù)死者也。”解,一本作“ 懈 ”。
分類:
沮喪
渙散
《漢語大詞典》:
沮散
沮喪渙散;潰散。
《
三國志·魏志·毋丘儉傳
》
:“眾心沮散,降者相屬,惟 淮 南新附農(nóng)民為之用?!?span id="dnhvhvz" class="book">《
北齊書·孫騰傳
》:“ 騰 以朝廷隔絶,號令無所歸,不權(quán)有所立,則眾將沮散,苦請於 高祖 , 高祖 從之,遂立 中興主 ?!?唐
柳宗元
《晉問》
:“風(fēng)云失勢,沮散遠去?!?/div>
分類:
沮喪
渙散
潰散
《漢語大詞典》:
消渙
猶消散、渙散。 李大釗
《桑西門的歷史觀》
三:“在一個批評的時代,人類不知有一個標的為共同協(xié)赴的鵠的,人們的努力將以消渙與不調(diào)?!?/div>
分類:
消散
渙散
《漢語大詞典》:
懈渙
懈怠渙散。 清 惲敬
《〈金剛經(jīng)〉書后》
二:“佛以不撓本然之知為體,故返情以合性,視五倫為外附之物而決去之,而萬事懈渙矣!”
分類:
懈怠
渙散
《國語辭典》:
人心渙散(人心渙散)
拼音:
rén xīn huàn sàn
形容人心動蕩離散。《清史稿。卷五二七。屬國傳二。越南傳》:「越國人心渙散,能否自立,尚未可知?!挂沧鳌溉诵臏o漓」。
分類:
渙散
散漫
松懈
人心
不齊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