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或稱魯連。戰(zhàn)國時齊國人。高節(jié)不仕,喜排難解紛。趙孝成王七年,游趙,適秦圍邯鄲急。魏使新垣衍請尊秦昭王為帝,仲連與之辯析利害,堅不帝秦,會魏援軍至,秦軍退。其后,齊將田單復齊地攻聊城不克。仲連為燕守將陳說利害,不戰(zhàn)而下之。單言于齊王,欲賞以爵,仲連逃隱海上以終。有《魯仲連子》,已佚,今存輯本。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仲連,齊人。邯鄲圍解,趙勝田單欲封之,皆不受,逃隱海上,莫知所終。有《魯連子》五卷。(案《漢志》儒家《魯仲連子》十四篇,《隋志》《意林》《舊唐志》皆五,卷《新唐志》一卷,《宋志》五卷,已后不著錄。)
人物簡介
【生卒】:?—前203 【介紹】: 秦末人。為蘄獄掾。項梁曾坐事系櫟陽獄,請咎致書櫟陽獄史司馬欣,事乃止。后從項羽,為海春侯、大司馬。守成皋,為漢軍所破,自剄汜水上。
人物簡介
【介紹】: 西漢時粵東海王。秦并天下,廢為君長,以其地為閩中郡。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起,從諸侯滅秦。漢楚之戰(zhàn),搖率粵人助漢擊楚,漢惠帝三年,復立為東海王,都東甌,世號東甌王。武帝建元中,以粵人數(shù)反覆,舉國被徙江淮間,國亡。
人物簡介
【介紹】: 西漢城陽王劉章孫。初封海常侯。武帝元鼎五年因獻金祭宗廟,分量成色不足而奪爵。六年以校尉從橫海將軍擊東越無功,因系宗室,于元封元年封繚荌侯。
人物簡介
【生卒】:?—前88 【介紹】: 西漢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人。武帝李夫人兄。武帝太初元年,為貳師將軍。曾率兵越過蔥嶺,凡四歲,破大宛,得善馬數(shù)十匹,中等以下馬三千余匹,立昧蔡為大宛王而還。封海西侯。征和三年,復率軍出擊匈奴,兵敗降,為匈奴所殺。全漢文·卷二十八
廣利,中山人。以女弟李夫人有寵,欲侯之。太初初拜貳師將軍,征大宛,還封海西侯,尋為大將軍。三出擊匈奴。會巫蠱事起,欲深入要功,征和三年,軍敗,降匈奴。歲馀,衛(wèi)律害其寵,殺之以祠社。
人物簡介
【生卒】:?—前59 【介紹】: 即昌邑王。西漢宗室。武帝孫,昌邑王劉膊子。昭帝始元元年嗣昌邑王。昭帝崩,霍光迎立為帝。即位二十七日,因淫亂被廢黜。宣帝時,封為?;韬?。全漢文·卷十二
賀,武帝孫。后二年嗣父膊位為昌邑王。昭帝崩,征入嗣,即位二十七日,為霍光所廢。元康三年封?;韬睢?/blockquote>
人物簡介
【介紹】: 西漢東海人。少寡無子,養(yǎng)姑甚孝。姑勸其再嫁,終不肯。姑不欲以年老久累之,自縊死。姑女以婦殺姑告于官,官收治之,誣服論死。相傳自后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郡決曹于公為白,守即親祭婦墳,表其墓,天立雨。
人物簡介
【生卒】:?—64 【介紹】: 東漢南陽蔡陽人。劉演子。光武帝建武二年封魯王,嗣光武兄劉仲。試守緱氏令,遷弘農(nóng)太守,有善政。后徙封北海王,為明帝所器重,常問以政事。卒謚靖。
人物簡介
【生卒】:25—58 【介紹】: 東漢南陽蔡陽人。光武帝長子。郭后所生,立為皇太子。郭后廢,彊不自安,請出就藩國。封為東海王。卒謚恭。簡介
劉彊(25年-58年),東漢光武帝嫡長子,初立為太子,后改封為東海王,謚號東海恭王,于43年—58年,在位16年。全后漢文·卷十
強,光武長子。建武二年立為皇太子。以母郭后廢,愿備蕃國,十九年封為東海王。永平元年薨,謚曰恭王。
人物簡介
【生卒】:28—75 【介紹】: 即劉莊。東漢皇帝。初名陽。光武帝第四子。建武十九年立為皇太子。嘗遣郎中蔡愔等赴天竺求佛法,永平十年,蔡愔與沙門攝摩騰、竺法蘭至洛陽,立白馬寺,二僧編譯《四十二章經(jīng)》,佛教開始在中國流傳。又遣王景、王吳治黃河,筑堤千余里,使河、汴分流,復其舊跡。好刑理,法令嚴切。崇儒術,親臨辟雍,講說經(jīng)書。在位十八年。全后漢文·卷三
帝諱莊,初名陽,光武第四子。建武十五年封東海公,十七年進爵為王,十九年立為皇太子,中元二年二月即位,改元永平。在位十八年。謚曰孝明皇帝,廟號顯宗。
人物簡介
【生卒】:?—74 【介紹】: 東漢南陽人。劉演孫。嗣北海王。少好學,博通書傳,謙恭好士,結(jié)交名儒。明帝永平年間,法尚嚴峻,睦乃謝絕賓客,以聲色自娛。卒謚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