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五代時僧。吉州太和人。初住曹山。嗣法眼文益。南唐國主請住金陵報恩院,賜號慧濟禪師。開堂授眾。李煜時卒于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52—1010
【介紹】:
宋深州饒陽人,祖籍真定,字巨川。太宗雍熙中,試學(xué)士院,補龍溪主簿。累官監(jiān)察御史,上疏言統(tǒng)天下、節(jié)民物之法。改鹽鐵判官,獻《備邊策》。真宗景德三年,判司農(nóng)寺,改定茶法。逾年,出知杭州,命工浚治錢塘湖,溉田千余頃。卒于知洪州任。
全宋文·卷一三八王濟(九五二——一○一○),字巨川,深州饒陽(今河北饒陽)人。雍熙中試學(xué)士院,補龍溪主簿。累遷刑部詳覆官,通判鎮(zhèn)州。召判登聞鼓院,拜監(jiān)察御史。咸平初,預(yù)刪定刑敕。改鹽鐵判官,權(quán)判大理寺事。景德初,知河中府。未幾,召拜工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后判司農(nóng)事,忤丁謂等,出知杭州。大中祥符三年徙知洪州,兼江南西路安撫使。是歲卒,年五十九?!?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成都華陽人。事后蜀孟昶。歷官寧江軍都巡檢判官。宋師陷夔州,夔帥高彥儔以符印授濟而死。濟降宋,累遷太常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58—1023
【介紹】:
宋孟州河陽人,字道濟。太宗太平興國三年進士。補大理評事,通判陜州。權(quán)知數(shù)州,還遷三司度支判官。淳化中,以請立太子事貶嶺外,知端、鼎等州。真宗朝,論事多迎合帝意,累遷樞密直學(xué)士、權(quán)判吏部流內(nèi)銓,以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景德二年,除參知政事。大中祥符中,以疾求罷,知河南府。天禧四年拜同平章事。封魏國公。仁宗天圣初,罷相。卒謚文懿。
全宋詩馮拯(九五八~一○二三),字道濟,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九七七)進士(《隆平集》卷四本傳)。歷知數(shù)州。真宗咸平四年(一○○一)自樞密直學(xué)士遷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景德二年(一○○五)拜參知政事(《宋宰輔編年錄》卷三)。以疾罷。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知河南府(《隆平集》卷四)。七年,除御史中丞,又以疾出知陳州。天禧四年(一○二○)拜吏部尚書、同平章事,充樞密使,進左仆射。仁宗天圣元年罷相,出判河南府(同上書),卒,年六十六。謚文懿?!?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五有傳。
全宋文·卷一六九馮拯(九五八——一○二三),字道濟,孟州河陽(今河南孟縣南)人。太平興國間進士,補大理評事、通判陜州,權(quán)知澤州,徙坊州,權(quán)知石州,判三司戶部理欠憑由司,為度支判官。淳化中貶知端州,徙鼎州,改通判廣州,移知江州。真宗即位,還判三司度支勾院,兼御史知雜事,權(quán)判吏部流內(nèi)銓,同勾當(dāng)三班院。咸平四年同知樞密院事,景德初改簽書院事。景德二年除參知政事,大中祥符間以疾罷知河南府,又知陳州,再知河南府。天禧四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樞密使。天圣初罷相,判河南府。卒,謚文懿。《東都事略》卷四九、《宋史》卷二八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宋州寧陵人,字道民。劉蒙正弟。太祖乾德五年進士第一。以薦拜監(jiān)察御史,徙知濟州,再遷屯田郎中,歷知廬、濠、滁、汝四州。直史館,獻《宋都賦》,改職方郎中。以太常少卿致仕。卒年七十三。有《五運甲子編年歷》。
全宋文·卷七九劉蒙叟,字道民,宋州寧陵(今河南寧陵)人,熙古子。好學(xué),善屬文,舉乾德五年進士第一。歷岳、宿二州推官,知濟州。遷右補闕,轉(zhuǎn)起居舍人、戶部鹽鐵判官,再遷屯田郎中,歷知廬、濠、滁、汝四州,遷都官郎中,直史館。景德中,以太常少卿致仕,卒年七十三。著有《五運甲子編年歷》三卷。《宋史》卷二六三《劉熙古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61—1034
【介紹】:
宋杭州富陽人,字濟之。太宗淳化三年進士。為梓州榷鹽判官。以計抵御李順,遷觀察推官,權(quán)知華陽縣。改知興國軍,以治行召對,命試學(xué)士院。知曹州,時契丹入寇,曹地多盜,屬縣賦稅多輸睢陽助兵食,百姓苦于轉(zhuǎn)送,濤悉留不遣。真宗天禧五年,以戶部郎中兼侍御史知雜事、同判吏部流內(nèi)銓。進直昭文館,累官至太子賓客。
全宋詩謝濤(九六一~一○三四),字濟之,其先陽夏人,徙家富陽(今屬浙江)。絳父。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進士,為梓州榷鹽院判官。真宗時歷知曹、秦、歙、越諸州。仁宗天圣中遷太常少卿,權(quán)西京留守司御史臺,改秘書監(jiān)。明道元年(一○三二)轉(zhuǎn)太子賓客。景祐元年卒,年七十四。一說年七十五(《范文正集》卷一一《謝公神道碑銘》)。事見《河南集》卷一二《謝公行狀》、《宋史》卷二九五《謝絳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一八二謝濤(九六一——一○三四),字濟之,富陽(今浙江富陽)人。登淳化三年進士第,為梓州榷鹽判官,遷觀察推官,權(quán)知華陽縣,通判壽州、筠州,知興國軍、曹州、泰州、歙州。用馮拯薦,召試,以兵部員外郎直史館。判三司理欠司。天禧五年以戶部郎中兼侍御史知雜事。進直昭文館,知越州,還判太常寺、登聞檢院。明道元年轉(zhuǎn)太子賓客。景祐元年卒,年七十四。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卷六二《謝公墓志銘》,《宋史》卷二九五《謝絳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62—1021
【介紹】:
宋并州人,本姓龔,改姓劉,字世濟。真宗劉皇后認為兄。初事真宗于藩邸。真宗即位,補三班奉職,遷右侍禁。大中祥符二年護屯兵于漢州,累遷洛苑使。不附宦官周懷政,嚴懲其屬員過失。天禧間累官武勝軍節(jié)度觀察留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絳州聞喜人,字仲溥。裴耀卿八世孫。少事晉邸。太宗即位,補殿直,為天威軍兵馬監(jiān)押。歷知定州。淳化初,授鎮(zhèn)州行營鈐轄,與李繼隆大敗契丹于唐河。又兩知定州。至道年間,知鎮(zhèn)州與天雄軍。在鎮(zhèn)、定凡十五年,威績甚著。真宗咸平初,領(lǐng)順州團練使,知靈州兼都部署。僅二年,謀緝八鎮(zhèn),興屯田之利,民甚賴之。后清遠軍陷,夏人大集,孤軍絕援,城陷而歿。
人物簡介
全宋詩陳既濟,真宗景德二年(一○○五)知齊州(《宋會要輯稿》禮二二之一七)。四年,為太常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六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78—1032
【介紹】:
宋杭州臨安人,字巖夫。錢俶子。由東染院使真拜封州刺史。歷知絳州、潞州、成德軍。仁宗即位,加檢校司空。喜賓客,豐宴犒,家無余貲,而性苛忍,所至牽蔓滿獄,以酷刑威眾。卒謚宣惠。有《玉季集》。
全宋詩錢惟濟(九七九~一○三三),字巖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俶子,惟演弟。真宗時知絳潞二州。仁宗即位,知定州,累遷武昌軍節(jié)度觀察留后,知澶州,復(fù)知定州。明道元年十二月卒(《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一一),年五十五。謚宣惠。有《玉季集》二十卷,不傳。《宋史》卷四八○有傳。今錄詩五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82—1044
【介紹】:
宋大名人,字天祐。柴禹錫孫。娶太宗女魯國長公主,拜左千牛衛(wèi)將軍、駙馬都尉,領(lǐng)恩州刺史。仁宗時歷任靜難、永清、彰德諸軍節(jié)度使,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判鄭州,以縱部曲擾民召還。
全宋詩柴宗慶(九八二~一○四四),字天祐,大名(今屬河北)人。禹錫孫。真宗咸平三年(一○○○)尚太宗女魯國長公主,升其行為禹錫子,拜左衛(wèi)將軍、駙馬都尉,領(lǐng)恩州刺史。歷官武勝、靜難、永清、彰德諸軍節(jié)度使。仁宗即位,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知外州。慶歷四年卒(《宋會要輯稿》禮四一之一七),年六十三。有《登庸集》,景祐二年(一○三五),因詞語不合體制,詔悉收眾本,不得流傳(《宋會要輯稿》刑法二之二一)。《東都事略》卷三三、《宋史》卷四六三有傳。
人物簡介
簡介大中祥符五年(1012)任福建路提點刑獄公事。大中祥符五年(1012)任殿中侍御史。
人物簡介
全宋詩吳濟,字巨川(影印《詩淵》冊五頁三七○二),號廉靜(《咸淳臨安志》卷三○),將樂(今屬福建)人。真宗咸平五年(一○○二)進士。(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一四)。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知龍州。九年,知袁州(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二七六吳濟,大中祥符五年知龍州。《宋詩紀(jì)事》卷七二、《宋詩紀(jì)事小傳補正》卷四有吳濟,字巨川,號廉靜,南劍州將樂(今福建將樂)人,咸平五年進士,累官沂州太守。又《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九之七、《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一均載有吳濟,天圣元年為職方員外郎、判三司開拆司,是年十一月降都官員外郎。以上所載或即其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98—1064
【介紹】:
宋開封人,字濟叔。初名茂實,避英宗諱改。內(nèi)侍張景宗養(yǎng)子。以蔭補官。累遷真定路兵馬鈐轄,歷知莫、貝、瀛三州。以數(shù)撫諭平定兵亂功,傳聞將有升遷,因而內(nèi)外頗有疑議,言者請罷其兵權(quán)。后以罪罷知曹州。卒謚勤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