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濮州人,字公達(dá)。李迪從子。由蔭登第。歷通判安肅、河南。入判刑部,除直秘閣,知涇、晉、陜?nèi)?。精于吏事,所居官皆稱職。曾取唐史籍中有益治體者,撰《君臣龜鑒》。卒年八十五。
郤濟川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五三
郤濟川,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登進(jìn)士第。曾勾當(dāng)五臺山寺司公事。嘉祐中官朝奉郎、尚書職方員外郎、守太原府大通監(jiān)兼兵馬都監(jiān)。見所撰《廣清涼傳序》自署銜,《萬姓統(tǒng)譜》卷一一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廣州人,字公濟。初為入內(nèi)內(nèi)品。仁宗慶歷中,衛(wèi)士之變,以護(hù)衛(wèi)有勞,賞激加等。神宗時歷內(nèi)侍押班、副都知,轉(zhuǎn)海州團練使。嘗干當(dāng)皇城司,循故事,廂卒邏報,不皆以聞,人以為賢。卒年六十四,謚勤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河南人,字濟之。趙安仁子。仁宗時歷知平陽縣、忠州,有治績。嘉祐中以考課第一知唐州,發(fā)故渠溉田萬余頃,以勤于農(nóng)政為包拯等薦,進(jìn)秩賜金。在唐州五年,民繪像以祠,王安石、蘇軾皆作詩贊譽之。徙同、宿二州,以直龍圖閣知梓州,積官至司農(nóng)卿,卒。
西門楫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32—1086 【介紹】: 宋棣州厭次人,字道濟。西門成允孫。好學(xué)重諾,名聞北州。以蔭授太廟齋郎。會有獄,其弟當(dāng)就逮,乃代之入獄,竟坐免官。更赦,調(diào)象州司戶參軍,不赴。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義青(一○三二~一○八三),俗姓李,齊地人。青原下十世。七歲去妙相寺出家,十五試《法華經(jīng)》,得度為大僧。入洛聽《華嚴(yán)》五年,棄去。游至浮山,從圓鑒遠(yuǎn)禪師悟旨,得續(xù)太陽正脈。初住白云山海會寺,后移住投子山。神宗元豐六年卒,年五十二。有《空谷集》。事見《禪林僧寶傳》卷一七?!♂屃x青詩,據(jù)日本弘教書院刊《大藏經(jīng)》所收《林泉老人評唱投子青和尚頌古空谷集》為底,原書為六卷。另輯得《五位頌》一首,附于卷末。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32—1083 【介紹】: 宋僧。青社人。俗姓李。聰穎好學(xué),十五歲試《法華經(jīng)》得度。從浮山圓鑒參悟佛旨,嗣續(xù)太陽正脈。初住海會,次遷投子山勝因院。
禪林僧寶傳·卷第十七
禪師名義青。本青杜人。李氏子也。七齡穎異。去妙相寺出家。十五試法華經(jīng)。得度為大僧。其師使習(xí)百法論。嘆曰。三祗涂遠(yuǎn)。自困何益哉。入洛中聽華嚴(yán)五年。反觀文字。一切如肉受串。處處同其義味。嘗講至諸林(或作楮林)菩薩偈曰。即心自性。忽猛省曰。法離文字。寧可講乎。即棄去游方。至浮山。時圓鑒遠(yuǎn)禪師退席。居會圣巖。遠(yuǎn)夢得俊鷹畜之。既覺而青適至。遠(yuǎn)以為吉徵。加意延禮之。留止三年。遠(yuǎn)問曰。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時如何。世尊默然。汝如何會。青擬進(jìn)語。遠(yuǎn)驀以手掩其口。于是青開悟。拜起。遠(yuǎn)曰。汝妙悟元機耶。對曰。設(shè)有妙悟。也須吐卻。時有資侍者在旁曰。青華嚴(yán)今日。如病得汗。青回顧曰。合取狗口。汝更忉忉。我即便嘔。服勤又三年。圓鑒以大陽皮履布直裰付之曰。代吾續(xù)洞上之風(fēng)。吾住世非久。善自護(hù)持。無留此間。青遂辭出山。閱大藏于廬山慧日寺。熙寧六年還龍舒。道俗請住白云山海會寺。計其得法之歲。至此適幾十年。又八年移住投子山。道望日遠(yuǎn)禪者日增。潛通暗證者比比有之。異苗翻茂。果符前讖。青平生不畜長物。弊衲楮衾而已。初開山慈濟有記曰。吾塔若紅。是吾再來。邦人偶修飾其塔。作瑪瑙色。未幾而青領(lǐng)院事。山中素?zé)o水。眾每以為病。忽有泉出山石間。甘涼清潔??な刭R公。名為再來泉。元豐六年四月末。示微疾。以書辭郡官諸檀越。五月四日。盥沐升座。別眾罷。寫偈曰。兩處住持無可助道。珍重諸人不須尋討。遂泊然而化。阇維收舍利靈骨。以閏六月。塔于寺之西北。三峰庵之后。閱世五十有二。坐三十有七夏。無為子楊杰。為贊其像曰。一只履。兩牛皮。金烏啼處木雞飛。半夜賣油翁發(fā)笑。白頭生得黑頭兒(一本云。黑頭生得白頭兒)。有得法上首一。名道楷禪師。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青社李氏子。七齡穎異。往妙相寺出家。試經(jīng)得度。習(xí)百法論。即棄游宗席。時圓鑒禪師。居會圣巖。師來。鑒禮延之。令看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因緣。經(jīng)三載。一日問曰。汝記得話頭么。試舉看。師擬對。鑒掩其口。師了然開悟。遂禮拜。鑒曰。汝妙悟玄機耶。師曰。設(shè)有也須吐卻。自此復(fù)經(jīng)三年。鑒時出洞下宗旨示之。悉皆妙契。付與太陽頂相。皮履直裰。囑曰。代吾續(xù)其宗風(fēng)。無久滯此。善宜護(hù)持。遂書偈送曰。須彌立太虛。日月輔而轉(zhuǎn)。群峰漸倚他。白云方改變。少林風(fēng)起叢。曹溪洞簾卷。金鳳宿龍巢。宸苔豈車碾。令依圓通秀禪師。師至彼。無所參問。唯嗜睡而已。執(zhí)事白通曰。堂中有僧日睡。當(dāng)行規(guī)法。通曰是誰。曰青上座。通曰未可。待與按過。通即拽杖入堂。見師正睡。乃擊床訶曰。我這里無閑飯。與上座。吃了打眠。師曰。和尚教。某何為。通曰。何不參禪去。師曰。美食不中飽人吃。通曰。爭奈大有人不肯上座。師曰。待肯堪作甚么。通曰。上座見曾甚么人來。師曰浮山。通曰。怪得恁么頑賴。遂握手相笑。歸方丈。由是道風(fēng)籍甚。梁乾化四年夏示寂。敕謚慈濟。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王汝舟(一○三四~一一一二),字公濟,晚號云溪翁,婺源武口(今江西婺源)人。弱冠舉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jìn)士。神宗熙寧中知舒城縣。哲宗元祐間知南劍州(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九)。八年(一○九三),知建州(《宋會要輯稿》禮三六之九),移知虔州。擢京東路轉(zhuǎn)運判官,移河北、江西,徙夔州路提點刑獄。告老歸?;兆谡投曜洌昶呤拧S小对葡募钒倬恚骱胫巍痘罩莞尽肪砹?,已佚。宋趙不悔《新安志》卷七有傳。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一八三○
王汝舟(一○三四——一一一二)字公濟,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实v五年,才冠而登第。歷知舒城縣、南劍州、建州、虔州。哲宗擢為京東轉(zhuǎn)運判官,終夔州路提點刑獄,告老而歸。凡歷官十七任,皆有治跡。晚號云溪翁,卒年七十九。有文百卷,手所校書萬馀卷。見《新安志》卷七,《宋會要輯稿》禮三六之九,《宋史翼》卷二○,《宋詩紀(jì)事補遺》卷一三。
曾公濟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五三三
曾公濟,英宗時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河南人,字中濟。范雍孫。以蔭為簽書并州判官。神宗時授戶部判官,為湖南轉(zhuǎn)運副使,建言梅山蠻恃險為邊患,宜拓取之。后章惇開五溪,議由此起。哲宗元祐間,權(quán)戶部侍郎,刪酒戶苛禁及奴婢告主給賞法。尋出知慶州,廣儲蓄,繕城柵,嚴(yán)守備,羈黠羌,推誠待下,人樂為其用。官終吏部侍郎。卒年六十三。
全宋詩
范子奇(一○三五~一○九七),字中濟,河南(今河南洛陽)人,雍孫。以蔭為簽書并州判官。神宗熙寧初,授戶部判官,為湖南轉(zhuǎn)運副使。遷河?xùn)|、陜西、河北、京東四路轉(zhuǎn)運使。哲宗元祐初,除將作監(jiān)、司農(nóng)卿。出知晉州(《彭城集》卷二一《提舉西京崇福宮范子奇知晉州制》)、鄭州、河陽、慶州。紹圣元年(一○九四),除寶文閣待制。四年,卒(《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八二、四八九),年六十三?!?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八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一八○八
范子奇(一○三五——一○九七),字中濟,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宗杰子。以祖雍蔭,簽書并州判官。熙寧中,歷戶部判官,湖南轉(zhuǎn)運副使、判將作監(jiān)、河?xùn)|、陜西轉(zhuǎn)運使。元豐中,歷工部、左司二郎中,加直龍圖閣、河北轉(zhuǎn)運使。元祐初,為將作監(jiān)、司農(nóng)少卿,復(fù)為河北、陜西、河?xùn)|轉(zhuǎn)運使,除集賢殿修撰,召權(quán)戶部侍郎,出知慶州。入為吏部侍郎,加寶文閣待制。紹圣四年卒,年六十三?!?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八八有傳,又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八九。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陸若濟,字邦美,金溪(今屬江西)人。舉進(jìn)士。仁宗皇祐二年(一○五○)知龍泉縣(清同治《龍泉縣志》卷七、卷八)。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以虞部員外郎權(quán)知德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三九)。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六三二
鞠拯,字道濟,浚儀(今河南開封)人。治平至熙寧初為尚書比部郎中、知永州軍州事。見《澹山巖題名》等(光緒《湖南通志》卷二七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太原人。工畫佛道人物,精吳道子筆法。神宗熙寧中,奉召畫相國寺壁,時推第一。
陸濟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六六一
陸濟,熙寧中任全州幕職。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濟,開封封丘(今屬河南)人,宗道子(《安陽集》卷四九《趙君墓志銘》)。仁宗慶歷中知萬年縣(《金石萃編》卷一三三)。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權(quán)發(fā)遣淮南同提點刑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一)。元豐六年(一○八三)遷陜西轉(zhuǎn)運判官、知熙州(同上書卷三三四)。
全宋文·卷二二七○
趙濟,開封封丘(今河南開封)人。其父宗道從邵雍游,濟以父師事雍。慶歷中由大理寺丞知萬年縣,熙寧四年管勾淮南常平事、提點刑獄,轉(zhuǎn)京東轉(zhuǎn)運副使,提舉青苗法,經(jīng)制熙河邊防財利。尋為太常博士、右正言、直龍圖閣知熙州。遷右司諫,又知解州、唐州酒稅務(wù)。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八、二一九、二二○、二二四、二九一、三○八、三九五,《宋史》卷四七、三一三,《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三三。
劉伸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6 【介紹】: 遼南京宛平人,字濟時。興宗重熙五年進(jìn)士。歷大理正,因奏獄,帝適與近臣語,不顧。進(jìn)曰:“自古帝王必重民命,愿陛下省臣之奏。”帝大驚異。遷提點大理寺。后拜參知政事,為乙辛所排,歷保靜、崇義軍節(jié)度使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