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13詞典 9分類詞匯 204
《國語辭典》:播蕩(播蕩)  拼音:bò dàng
遷徙流亡,居無定所?!蹲髠?。襄公二十五年》:「夏氏之亂,成公播蕩,又我之自入,君所知也?!?/div>
《國語辭典》:淼漫  拼音:miǎo màn
廣闊無涯或流動廣闊的樣子。南朝梁。陶弘景〈水仙賦〉:「淼漫八海,汯汨九河?!贡蔽?。酈道元《水經(jīng)注。濟水二》:「澤水淼漫,俱鐘淮泗?!?/div>
《國語辭典》:融泄  拼音:róng yì
流動、浮動。《文選。何晏。景福殿賦》:「綿蠻黮?,隨云融泄。」
分類:流動
《漢語大詞典》:流冰
(1).冰塊在河面上漂浮和流動。 元 張翥 《送涂茂才北游》詩:“ 黃河 十月已流冰,暫解行裝駐 廣陵 ?!?br />(2).在河面上漂浮和流動的冰塊。形成于河面全部封凍以前或河流解凍之初。如:春季的洪水和冬季的流冰威脅著造橋的人。
《漢語大詞典》:游巡(遊巡)
(1).游目巡視。 唐 韓愈 《送惠師》詩:“凌 江 詣 廬岳 ,浩蕩極游巡。”
(2).流動巡邏。 清 林則徐 《覆陳部議陜甘捐輸經(jīng)費再行詳核摺》:“賊未來則分兵游巡,賊既至則合兵剿擊。”
《國語辭典》:涇流(涇流)  拼音:jīng liú
水流。流動的河水。《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國語辭典》:雁戶(雁戶)  拼音:yàn hù
居于異鄉(xiāng),流轉(zhuǎn)無定所的民戶。唐。劉禹錫洛中送崔司業(yè)使君扶侍赴唐州詩:「洛苑魚書至,江村雁戶歸?!固?。劉兼 酬勾評事詩:「才薄只愁安雁戶,年高空憶復漁舟。」
分類:流動民戶
《漢語大詞典》:流遷(流遷)
(1).猶波及。宋書·武帝紀上:“兵制峻重,務(wù)在得宜。役身死叛,輒考傍親,流遷彌廣,未見其極?!?br />(2).遷移流動。 南朝 梁 沈約 《因緣義》:“凡含靈之性,莫不樂生。求生之路,參差不一,一爾流遷,涂徑各異?!?span id="7h8nbgu" class="book">《隋書·地理志下》:“二郡又有牽鉤之戲,云從講武所出, 楚 將伐 吳 ,以為教戰(zhàn),流遷不改,習以相傳?!?/div>
《國語辭典》:電流(電流)  拼音:diàn liú
電荷的流動。電荷受到電場或磁場的影響,會朝某一方向移動,這種電荷的連續(xù)運動,稱為「電流」。其單位為安培,即每秒流通的電荷庫侖量。
《國語辭典》:凍結(jié)(凍結(jié))  拼音:dòng jié
1.液體遇冷而凝結(jié)。如:「高緯度地區(qū)的河川表面,在冬季時大多會凍結(jié)成冰。」《西游記》第四九回:「八戒道:『你既讓我,卻怎么又弄冷風,下大雪,凍結(jié)堅冰,害我?guī)煾??』?br />2.比喻維持現(xiàn)狀,不做任何變動。如:「人事凍結(jié)」、「資金凍結(jié)」。
《國語辭典》:飄動(飄動)  拼音:piāo dòng
因風而擺動。如:「國旗在風中飄動?!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2833' target='_blank'>劉學箕 〈念奴嬌。水軒沙岸〉詞:「水軒沙岸,午風輕、飄動一天晴雪。」清。陳元龍《格致鏡原。卷三九。文具類。畫卷》引明。陳懋仁《庶物異名疏》:「畫上二紙條名曰『驚燕』,蓋燕怕紙,凡有紙條處則飛去,紙條古不黏,任其飄動?!?/div>
《國語辭典》:泫泫  拼音:xuàn xuàn
1.水流動的樣子。唐。權(quán)德輿〈雜言同用離騷體送張評事襄陽覲省〉詩:「波泫泫兮煙羃羃,凝暮色于空碧。」宋。蘇軾次韻章傳道喜雨〉詩:「夜窗騷騷鬧松竹,朝畦泫泫流膏乳?!?br />2.落淚的樣子。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入臣外傳》:「心惙惙兮若割,淚泫泫兮雙懸。」
《漢語大詞典》:飛伏(飛伏)
(1). 漢 代易學術(shù)語。以卦見者為飛,不見者為伏;以飛為未來,伏為既往。 漢 儒用以占驗吉兇。詳見京氏易傳、 清 惠棟 易漢學。
(2).流動隱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占者,覘也。星辰飛伏,伺候乃見。精觀書云,故曰占也?!?br />(3).指社會地位的高低。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凡茲四姓,清濁殊流;婚娶通親,飛伏異路;內(nèi)外宗枝,姻媾不雜?!?/div>
《漢語大詞典》:浮景
(1).流動的霞光。文選·揚雄〈甘泉賦〉:“騰清霄而軼浮景兮,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 李善 注:“浮景,流景也?!?晉 陸機 《日出東南隅行》:“遺芳結(jié)飛飈,浮景映清湍?!?br />(2).指光彩浮動。 三國 魏 曹植 《車渠椀賦》:“翩飄颻而浮景兮,若驚鵠之雙飛?!?br />(3).指日光。 晉 張載 《七哀詩》之二:“朱光馳北陸,浮景忽西沉?!?南朝 宋 顏延之 《應(yīng)詔觀北湖田收》詩:“神行埒浮景,爭光溢中天?!?br />(4).浮動在日光中。文選·左思〈魏都賦〉:“潛龍浮景,而幽泉高鏡?!?劉良 注:“言先生之言啟發(fā)我心……又似潛龍升天,浮於日景,我於幽泉之中,但涵照於其容暉也?!?br />(5).宮廷舟名。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三節(jié):“他自己乘坐高四層的龍舟, 蕭皇后 乘坐制度較小的翔螭舟,還有高三層稱為浮景的水殿九艘?!?/div>
《漢語大詞典》:冰凘
亦作“ 冰澌 ”。
(1).解凍時流動的冰。 宋 蘇轍 《游城西集慶園》:“冰澌片斷水光浮,柳線和柔風力輭?!?宋 周邦彥 《南鄉(xiāng)子》詞:“自在開簾風不定,颼颼,池面冰澌趁水流?!?清 曹寅 《后陶留飲香河書屋》詩:“無多柳葉連橋暗,漸減冰凘落照斜?!?清 吳錫麒 《春霽圖》曲:“響冰澌急溜放前沽,灑斜陽破網(wǎng)攔橫浦?!?br />(2).冰棱。 宋 張元干 《夜游宮》詞:“半吐寒梅未坼,雙魚洗,冰澌初結(jié)?!?span id="y10ftrw" class="book">《金史·世祖紀》:“時十月已半,大雨累晝夜,冰凘覆地, 烏春 不能進?!?元 王子端 《大江東去·癸巳暮冬小雪》詞:“冰凘生硯,問誰先得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