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482
典故
20
詞典
343
分類詞匯
19
佛典
12
其它
88
佛類詞典
生津
明津
要津
苦津
津送
津梁
乘津
迷津
疑是解津
閱藏知津
鐔津集
咽中津液得上味相
生津
【佛學大辭典】
(雜語)生死之河津也。寄歸傳一曰:「依行則俱升彼岸,棄背則并溺生津?!?/div>
明津
【佛學大辭典】
(術語)正明之津路也。釋門歸敬儀中曰:「圣道之明津?!?/div>
要津
【佛學大辭典】
(術語)渡生死海主要之津路也。傳燈十六,藥山章曰:「末后一句,始到牢關,鎖斷要津,不通凡眾?!古R濟錄序曰:「把定要津,壁立萬仞?!?/div>
苦津
【佛學大辭典】
(譬喻)苦患之深譬之河津。智度論十一曰:「萬物無常,唯??墒?。將人出苦津,通大道。」法華玄贊一曰:「庶令畢離苦津,終登覺岸。」
津送
【佛學大辭典】
(儀式)禪家送亡者曰津送。有二義:一,本為送生人之語,送人至津而止,今準生人而送亡者也。一,人之去,譬如舟之發(fā)津,而人送之也。敕修清規(guī)尊宿遷化曰:「但舉無常偈,同亡僧津送?!顾推渖酥C,如傳燈錄會通傳曰:「帝厚其所賜,敕有司津送?!苟U林寶訓曰:「迎待連日,厚禮津送?!褂《戎祝\死者于河津,使足浸于水,后于河邊阇毗,有流遺骨于水之禮。尼波羅國于未全死之前,有送之于河津之習,此蓋為引導而同時津送也。津送之義,或基于此習俗。
津梁
【佛學大辭典】
(譬喻)渡河津之梁筏。以譬道諦。智度論十一曰:「涅槃之津梁?!?/div>
乘津
【佛學大辭典】
(譬喻)發(fā)佛乘船筏之生死海渡津也。四分戒本疏序曰:「乘津五眾,覆壽群萌。」同行宗記曰:「乘能運載,津是水濟。載出家眾,度生死津。故曰乘津。」
迷津
【佛學大辭典】
(術語)迷之境界,即三界六道也。西域記序曰:「廓群疑于性海,啟妙覺于迷津?!姑魃褡诶m(xù)入藏經序曰:「假筏迷津,施航覺海。」
疑是解津
【佛學大辭典】
(雜語)謂疑為知解之律渡也。涅槃疏十三曰:「疑是解津,復是惑本?!谷轮笟w十八曰:「疑是解津者,津謂津濟。由疑故得解,則疑是解之津濟也?!馆o行四之四曰:「師法二疑,須曉其時。若未入三昧來,于此二法,若不疑者,或當復雜邪師邪法,故應熟疑思擇之,疑為解津,此之謂也。」南山戒疏一曰:「由涉疑故,是解家法?!?/div>
閱藏知津
【佛學大辭典】
(書名)明智旭著。四十卷。敘一切經每部或每品之大意。且詮考翻譯之單復者。
鐔津集
【佛學大辭典】
(書名)宋釋契嵩撰。四庫著錄本二十二卷。萬歷經房刻本則十九卷。契嵩。字仲靈。本藤州鐔津人。故名其詩文集曰鐔津。宋之藤州。今廣西藤縣也。
咽中津液得上味相
【三藏法數(shù)】
謂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也。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