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分類字錦》:涇渭搢紳(涇渭搢紳)
任昉《為吏部謝表》:涇渭搢紳,無謬衡石;抑揚(yáng)庶品,亦候能官。
分類:吏部
《分類字錦》:涇渭同波(涇渭同波)
魏書·蕭寶夤傳》:寶夤表曰:自比以來,官無高卑,人無貴賤,皆飾辭假說,用相褒舉。涇渭同波,薰蕕共器,求者不能量其多少,與者不再核其是非,遂使冠履相貿(mào),名與實(shí)爽,謂之考功,事同泛陟。
分類:考課
《分類字錦》:涇渭同流(涇渭同流)
李君房《清濟(jì)貫濁河賦》:不學(xué)淄澠之難辨,且殊涇渭之同流。
分類:
《漢語大詞典》:涇渭自分(涇渭自分)
見“ 涇渭分明 ”。
《國(guó)語辭典》:涇渭分明(涇渭分明)  拼音:jīng wèi fēn míng
涇水流入渭水時(shí),清濁不混,界限分明。語本《詩(shī)經(jīng)。邶風(fēng)。谷風(fēng)》:「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后比喻是非好壞區(qū)別得非常清楚?!队魇烂餮?。卷一○。滕大尹鬼斷家私》:「守得一十四歲時(shí),他胸中漸漸涇渭分明,瞞他不得了?!?/div>
分類:二水清濁
《漢語大詞典》:涇渭自明(涇渭自明)
見“ 涇渭分明 ”。
《國(guó)語辭典》:涇渭分明(涇渭分明)  拼音:jīng wèi fēn míng
涇水流入渭水時(shí),清濁不混,界限分明。語本《詩(shī)經(jīng)。邶風(fēng)。谷風(fēng)》:「涇以渭濁,湜湜其沚?!购蟊扔魇欠呛脡膮^(qū)別得非常清楚?!队魇烂餮?。卷一○。滕大尹鬼斷家私》:「守得一十四歲時(shí),他胸中漸漸涇渭分明,瞞他不得了?!?/div>
分類:二水清濁
《駢字類編》:涇忤(涇忤)
宋史·瀘州蠻傳》:范百祿作文誓曰:天子之德,雨旸覆護(hù),三五噍類,請(qǐng)比涇忤。
《駢字類編》:涇垠(涇垠)
《法言》:或問:六國(guó)并,其已久矣,一病一瘳,迄始皇三載,而咸時(shí)激地,保人事乎?曰:具請(qǐng)問事。曰:孝公以下,強(qiáng)兵力農(nóng),以蠶食,六國(guó)事也。保曰:東溝大河,南阻高山,西采雍梁,北鹵涇垠,便則申,否則蟠,保也。激曰:始皇方斧,將相方刀,六國(guó)方木,將相方肉,激也。
《韻府拾遺 佳韻》:涇淮(涇淮)
《貞山子》:涇淮造梁,以通漕運(yùn)。
《駢字類編》:涇豳(涇豳)
邠同?!?a target='_blank'>魏書·楊昱傳》:長(zhǎng)安,關(guān)中基本。今大軍頓在涇、豳,與賊相對(duì)。若使長(zhǎng)安不守,大軍自然瓦散,此軍雖往,有何益也。《唐書吐蕃傳》:貞元四年五月,虜三萬騎略涇、豳、寧、慶、鄜五州之鄙,焚吏舍民閻,系執(zhí)數(shù)萬。韓全義以陳許兵戰(zhàn)長(zhǎng)武,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