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wàn)典故,50萬(wàn)詞匯、2萬(wàn)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泰 → 夳泰”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漢語(yǔ)大詞典》:東方三大(東方三大)
指 泰山 、 東海 、 孔林 。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逸聞·東方三大:“東方三大者,謂 泰山 也, 東海 也, 孔林 也?!?/div>
分類:泰山東海
《漢語(yǔ)大詞典》:東岳大帝(東嶽大帝)
道教所奉東岳廟中的 泰山 神。迷信謂其掌管人間生死。每年夏歷三月二十八日舉行祭祀。 魯迅 《朝花夕拾·無(wú)?!?/span>:“凡是神,在 中國(guó) 仿佛都有些隨意殺人的權(quán)柄似的,倒不如說是職掌人民的生死大事的罷,就如城隍和 東岳大帝 之類?!?沙汀 《一個(gè)秋天的晚上》:“那是間大神殿,正中的 東岳大帝 已經(jīng)搬移開了。”
《分類字錦》:柢艮茁震
郝經(jīng) 泰山賦 柢艮茁震,冠海而起。
分類:泰山
《分類字錦》:赤霄可接
張說大唐封禪頌:赤霄可接,白云在下。
分類:泰山
《分類字錦》:出納望羲(出納望羲)
魏孝文帝祭岱宗文:并兼高象,出納望羲。
分類:泰山
《分類字錦》:千峰攢聚(千峰攢聚)
李白 游泰山詩(shī) 千峰爭(zhēng)攢聚,萬(wàn)壑絕凌歷。
分類:泰山
《漢語(yǔ)大詞典》:七十二帝
指上古到 泰山 封禪的君主。相傳上古到 泰山 封禪者有七十二君。見史記·封禪書引 管仲 語(yǔ)。 唐 李白 《大獵賦》:“方將延榮光於后昆,軼玄風(fēng)於邃古,擁嘉瑞,臻元符,登封於 太山 ,篆德於 社首 ,豈與乎七十二帝同條而共貫哉!”
《分類字錦》:氣成宮闕(氣成宮闕)
袁山松后漢書:光武封泰山,云氣成宮闕。
分類:泰山
《分類字錦》:切漢臨邊(切漢臨邊)
丁春澤日觀賦:日之升也,浴海而麗天;岳之峻也,切漢而臨邊。
分類:泰山
《分類字錦》:青壁云梯(青壁云梯)
王守仁 登岳詩(shī) 云梯掛青壁,仰見蛛絲微。
分類:泰山
《漢語(yǔ)大詞典》:石套
(1). 泰山 沒字碑的別稱。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七:“ 泰山 沒字碑,七修類稾以為石套,其言甚辨。 泰安州 守 曲三山 語(yǔ)予曰:‘碑不甚厚,石復(fù)粗礪,斷非石套?!礇]字碑一曰石表,又曰石套,俗曰神主石。此石當(dāng) 泰山 絶頂,正封禪望祭地;神主石之説為當(dāng)?!眳⒁姟?碑套 ”。
(2).碑石外的無(wú)字石碑。用以保護(hù)有字的碑石。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上·泰山?jīng)]字碑:“今 益都 楊太守 應(yīng)奎 ,親見某寺移一無(wú)字古碑,不意中復(fù)有隸文之石,外乃套耳,然后知碑為 隋 時(shí)所刻。是古人真有石套事矣?!?/div>
《漢語(yǔ)大詞典》:碑套
泰山 沒字碑的別稱。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上·太山?jīng)]字碑:“ 泰山 有沒字碑, 秦始皇 所建,今曰石表,又曰碑套,俗曰神主石。”
分類:泰山
《分類字錦》:神房阿閣(神房阿閣)
尸子泰山之中有神房阿閣
分類:泰山
《分類字錦》:三更見日(三更見日)
王廷相 登岳詩(shī) 一覽小天下,三更見日躔。
分類:泰山
《分類字錦》:建岳為長(zhǎng)(建岳為長(zhǎng))
李義府 在巂州遙敘封禪詩(shī) 建岳誠(chéng)為長(zhǎng),升功諒在茲。
分類:泰山
《分類字錦》:金篋玉策(金篋玉策)
《風(fēng)俗通》:俗說:岱宗上有金篋玉策,能知人年壽修短。武帝探策得十八,因倒讀曰八十,其后果用耆長(zhǎng)。
分類: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