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泰 → 夳泰”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日觀峰(日觀峰)  拼音:rì guān fēng
山峰名。位于山東省泰安縣的泰山頂東側(cè)。因為這里可以觀看日出時的美景,故稱為「日觀峰」。也稱為「東山」。
《漢語大詞典》:游岱(遊岱)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一:“ 泰山 ,一曰 天孫 ,言為天帝孫也,主召人魂魄?!焙笠蛞浴坝吾贰弊魉赖耐穹Q。 岱 即 泰山 。 明 王世貞 《題扇》乙之四:“其人有工臨池者,有擅長城者,然半已游 岱 矣,攬之不勝人日曝書之感。”
語本《文選·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常恐游 岱宗 ,不復(fù)見故人。” 李善 注引《援神契》:“ 太山 ,天帝孫也,主召人魂?!卑?, 太山 ,一名 岱宗 。后以“游岱”謂人死亡。 唐 白居易 《得景嫁殤鄰人告違禁景不伏》:“縱近傾筐之歲,且未從人;雖有游 岱 之魂,焉能事鬼?”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十:“豈期游 岱 之魂,遂協(xié)生桑之夢?!?清 洪亮吉 《出關(guān)與華侍郎箋》:“返 洛 之?dāng)?,銜酸東指;游 岱 之魂,感恩西顧?!?/div>
《國語辭典》:沒字碑(沒字碑)  拼音:méi zì bēi
沒有刻文字的石碑。比喻人徒具儀表而沒有學(xué)問?!缎挛宕?。卷二八。唐臣傳。任圜傳》:「天下皆知崔協(xié)不識文字,而虛有儀表,號為『沒字碑』?!埂赌鹾;ā返诙换兀骸负脹]來由!給這沒字碑,攪這半天兒。」
《漢語大詞典》:岳帝
東岳 泰山 之神,東岳大帝的簡稱。《剪燈馀話·泰山御史傳》:“ 岳帝 聞子經(jīng)明行修,不偶於世,特召子為 泰山 司憲御史?!?/div>
《漢語大詞典》:仙閭(仙閭)
指 泰山 南麓的 石閭 。方士指為仙人聚居處, 漢武帝 曾為立祠,故稱。初學(xué)記卷十三引漢書:“上修五年之禮,而加禪祠 石閭 者,在 泰山 下阯南方,方士言仙閭也?!眳㈤?span id="2u4oweu" class="book">《漢書·郊祀志下》。
《分類字錦》:霞堆
元好問 游太山詩 雞鳴登日觀,四望無氛霾。六龍出扶桑,翻動青霞堆。
分類:泰山
《漢語大詞典》:吳觀(吳觀)
泰山 的峰名。后漢書·祭祀志上“上至 奉高 ” 劉昭 注引 漢 應(yīng)劭 《漢官》:“ 馬第伯 《封禪儀記》曰:‘ 秦觀 者,望見 長安 ; 吳觀 者,望見 會稽 ?!?明 王世貞 《登岱》詩:“匹練天縈 吳觀 出,金泥日射 漢 封回?!?/div>
分類:泰山
《漢語大詞典》:山宗
(1).眾山之首。指 泰山 。《禮記·祭法》“埋少牢於 泰 昭” 唐 孔穎達 疏:“《古尚書》説:天宗,日月北辰;地宗, 岱 、 河 、海也。日月為陰陽宗,北辰為星宗, 河 為水宗,海為澤宗, 岱 為山宗?!?br />(2).山神。 漢 焦贛 《易林·比之需》:“黍稷醇釀,敬奉山宗。神嗜飲食,甘雨嘉降?!?/div>
分類:山神泰山
《國語辭典》:河岱  拼音:hé dài
黃河與泰山。南朝宋。謝莊〈懷園引〉:「鴻飛從萬里,飛飛河岱起?!挂沧鳌负哟?。
分類:黃河泰山
《漢語大詞典》:無字碑(無字碑)
(1).指 泰山 登封臺 下無字的石碑。據(jù)傳為 秦始皇 所立。 宋 晁補之 《謁岱詞即事》詩:“初疑無字碑,瑩潔誰敢文。又怪 玉女井 ,鳥絶何由奫?” 明 謝肇浙 《五雜俎·地部二》:“ 秦始皇 泰山 立無字碑,解者紛紜不定?;蛞詾楸?,或以為鎮(zhèn)石,或以為欲刻而未成,或以為表望,皆臆説也?!币徽f為 漢武帝 所立。 清 顧炎武 日知錄·泰山立石:“岳頂無字碑,世傳為 秦始皇 立。按 秦 碑在 玉女池 上, 李斯 篆書,高不過五尺,而銘文并 二世 詔書咸具,不當(dāng)又立此大碑也??贾?宋 以前,亦無此説。因取史記反覆讀之,知為 漢武帝 所立也?!?br />(2). 陜西 乾縣 唐高宗 李治 、皇后 武則天 合葬 乾陵 陵區(qū)有 武則天 無字碑。
(3).指為功業(yè)隆重或德行穢敗而難以文字狀述者所立的沒有文字的碑。 明 胡侍 《真珠船·無字碑》:“劉賓客嘉話録云: 東晉 謝太傅 墓碑,但樹貞石,初無文字,蓋重難製述之意也。此説亦通?!?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沒字碑:“ 謝太傅 墓碑無字,偉績豐功不勝記也; 秦太師 墓碑無字,穢德丑行不屑書也?!焙笠嘤靡詾榈洌^豐碑自在人們心中。《天津日報》1977.1.16:“功高百世何勝記,宇內(nèi)常留無字碑?!?br />(4).對標格清峻而不為文章或少識文字者的謔稱。 唐 馮贄 《記事珠·無字碑》:“ 趙崇 凝重清介,門無雜賓,慕 王濛 、 劉真長 之風(fēng)也,標格清峻,不為文章,號曰‘無字碑’?!?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八:“ 崔協(xié) 者,少識文字,時人呼為‘無字碑’?!?/div>
《國語辭典》:南天門(南天門)  拼音:nán tiān mén
1.神話傳說中天宮的門戶之一?!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骸妇奂汕洌娪薪鸸鉄馃?,即命千里眼、順風(fēng)耳開南天門觀看?!?br />2.戲曲劇目。明代故事戲。敘述吏部尚書曹正邦忤魏忠賢被貶,攜眷返里,途中遭魏所派心腹伏殺,僅老仆曹福及曹女玉姐倖脫,乃偕赴大同投親。天寒,至廣華山,遇大雪,老仆凍死,適大同遣人來迎,乃接玉姐而歸?;蚍Q為《走雪山》、《官莊堡》、《反大同》。
3.地名。山東泰山、山西五臺山、陜西華山、浙江雁蕩山、湖南衡山等山的山口門戶之一,多為名勝古跡,其中以泰山的南天門最為著名。
《漢語大詞典》:高里
(1).顯貴者所居之里。 南朝 梁 庾肩吾 《謝東宮賜宅啟》:“來歸高里,翻成侍封之門;夜坐書臺,非復(fù)通燈之壁。”
(2).山名。在 山東省 泰安市 西南,為 泰山 之支阜。史記·封禪書:“上親禪 高里 ,祠后土?!?/div>
《漢語大詞典》:祊田
古代 周 天子祭祀 泰山 時因湯沐之需而圈定的地域。后作為封邑賜給 鄭國 ,習(xí)稱“祊田”或“邴田”。 周 衰,邑地漸廢, 鄭 遂以“祊田”與 魯 之“許田”交換,而廢 泰山 之祀。 清 龔自珍 《題吳南薌東方三大圖》詩:“春秋貶 宋父 ,坐失玉與弓; 祊 田富湯沐, 季 旅何懜懜?”
《漢語大詞典》:舍身崖(捨身崖)
泰山 崖名。舊時信佛者謂投身崖下可脫諸罪而登彼岸。 明 俞弁 《山樵暇語》卷五:“ 泰山 有 捨身崖 ,歲有男婦往焉,以身投於崖下,謂之捨身。太傅 王世昌 越 有詩云:‘ 捨身崖 下深難測,每怪輕生世上人。我亦有身偏自重,捨時除是為君親?!?/div>
《分類字錦》:魯詹(魯詹)
詩:泰山巖巖,魯邦所詹。毛傳:詹,至也。又朱傳:泰山,魯之望也。詹與瞻同。
分類: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