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4
詞典
3
分類詞匯
11
分類詞匯
法樂
法歌
法部
枉橈
枉曲
波峭
獻仙音
仙韶曲
法曲獻仙音
釵股篆
霓裳羽衣曲
《漢語大詞典》:
法樂(法樂)
佛教語。謂積德行善、耽味佛法之樂。相對于欲樂而言。
《維摩經(jīng)·菩薩品》
:“汝等已發(fā)道意,有法樂可以自娛,不應復樂五欲樂也?!?晉 法顯
《
佛國記
》
:“其國豐樂,人民殷盛;盡皆奉法,以法樂相娛。”
猶法曲。 宋
曾鞏
《集賢殿春燕呈諸同舍》
詩:“御爐風細麝煙浮,法樂聲和酒味柔?!?/div>
分類:
佛教語
法曲
積德
德行
行善
佛法
《漢語大詞典》:
法歌
猶法曲。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一百韻》
:“法歌聲變轉(zhuǎn),滿座涕潺湲?!?/div>
分類:
法曲
《國語辭典》:
法部
拼音:
fǎ bù
1.唐代梨園中專門演奏法曲的部門。唐。王建〈
霓裳詞
〉一○首之八:「傳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恩別作行?!埂端问贰>硪蝗?。樂志六》:「惟〈瀛府〉、〈獻仙音〉謂之法曲,即唐之法部也?!骨?。徐珂《清稗類鈔。恩遇類。盧明楷以精樂律受知》:「凡所撰進,皆播之管弦,列于法部?!?br />2.清末改刑部為法部,專掌司法,民初改為司法部,再改為司法行政部,即今之法務(wù)部?!肚迨犯?。卷二四。德宗本紀二》:「改巡警部為民政部,戶部為度支部,兵部為陸軍部,刑部為法部?!?br />3.天神率領(lǐng)的部眾。如:「法部仙靈」。南朝梁。
蕭子顯
〈
御講摩訶般若經(jīng)序
〉:「蓋法部之為尊,乃圓圣之極教?!埂墩y(tǒng)道藏。洞真部。方法類。靈寶無量度人上經(jīng)大法》:「謹請靈寶,法部靈官,金童玉女,將帥吏兵,并各化身真氣入于其中?!?/div>
分類:
法部
皇宮
司法
梨園
官署
訓練
演奏
法曲
部門
《國語辭典》:
枉橈(枉橈)
拼音:
wǎng náo
1.違法曲斷,使有理不得申?!抖Y記。月令》:「斬殺必當,毋或枉橈?!?br />2.彎曲?!痘茨献印C憚?wù)》:「琴或撥剌枉橈,闊解漏越,而稱以楚莊之琴。」?jié)h。高誘。注:「枉橈,曲弱?!骨?。曾國藩〈金陵湘軍陸師昭忠祠記〉:「甫歷三載,楹棟枉橈,墻宇?陊。」
分類:
違法
法曲
彎曲
偏私
私下
有理
《漢語大詞典》:
枉曲
謂違法曲斷;不公正。
《
后漢書·王符傳
》
:“中才以上,足議曲直,鄉(xiāng)亭部吏,亦有任決斷者,而類多枉曲,蓋有故焉。” 宋
范仲淹
《奏災異后合行四事》
:“州縣長吏及刑獄法官有用法枉曲侵害良善者,具事狀奏聞?!?/div>
分類:
枉曲
違法
法曲
不公
公正
《國語辭典》:
波峭
拼音:
bō qiào
形勢曲折不平。后借以形容文章富有風致。宋。朱弁《曲洧舊聞》卷九:「東坡天才,無施不可以。少也實嗜夢得詩,故造詞遣言,峻峙淵深,時有夢得波峭?!挂沧鳌稿颓汀埂?/div>
分類:
山巖
文筆
書法
法曲
曲折
傾斜
有韻
韻致
人物
俊俏
風致
《漢語大詞典》:
庯峭
本義為屋勢傾斜曲折貌。后用以形容人的儀表有風致。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釋俗》
:“今造屋勢有曲折者謂之庯峻, 齊 魏 間以人有儀矩可喜者謂之庯峭,蓋庯峻也。” 清 黃生
《
義府
》
卷下:“屋庯庩則其形峭麗,故人有風儀者,目為庯峭, 魏收 云‘庯峭難為’是也。后通用波俏字,或單云俏,俏或又借樵(七肖反)。”參見“ 峬峭 ”、“ 逋峭 ”。
分類:
本義
傾斜
曲折
儀表
風致
《漢語大詞典》:
獻仙音(獻仙音)
詞牌名。原為法曲之一種。有九十二字、九十一字、八十七字三體。 宋
沈括
《
夢溪筆談·樂律一
》
:“或謂今燕部有
《獻仙音》
曲,乃其(
《霓裳羽衣曲》
)遺聲。然
《霓裳》
本謂之道調(diào)法曲?!眳㈤?span id="sis0u0a" class="book">《詞譜》卷二二。
分類:
詞牌名
為法
法曲
三體
《漢語大詞典》:
仙韶曲
唐 代法曲的別稱。因 文宗 時樂伎住處叫 仙韶院 而得名。
《
新唐書·禮樂志十二
》
:“ 文宗 好雅樂,詔太常卿 馮定 采 開元 雅樂製
《云韶法曲》
及
《霓裳羽衣舞曲》
……樂成,改法曲為仙韶曲?!?/div>
分類:
法曲
文宗
住處
《漢語大詞典》:
法曲獻仙音(法曲獻仙音)
詞牌名。本為 唐 代法曲。 宋 柳永 、 姜夔 、 周邦彥 等有
《法曲獻仙音》
詞。雙調(diào),自八十七字至九十二字不等,共有六體。參閱
《詞譜》
卷二二。此調(diào)異名有 宋 周密
《獻仙音》
及 姜夔
《越女鏡心》
。
分類:
詞牌名
法曲
柳永
姜夔
《漢語大詞典》:
釵股篆(釵股篆)
書法篆體的一種。其筆法曲折,圓而有力,如折釵股。 宋
陳槱
《
負暄野錄·邵餗書
》
:“ 邵居士 餗 ,才行俱美,高尚不仕,隱居 丹陽 ,尤工為釵股篆,世所欽重?!?/div>
分類:
書法
篆體
其筆
筆法
法曲
曲折
有力
《國語辭典》:
霓裳羽衣曲
拼音:
ní cháng yǔ yī qǔ
樂曲名。唐代的宮廷樂舞曲。原為西域樂舞,初名〈婆羅門曲〉。玄宗開元中,西涼節(jié)度使楊敬述獻上,又經(jīng)玄宗改編增飾并配上歌詞和舞蹈,于天寶十三年改用此名。其樂舞皆描寫虛無縹緲的仙境和仙女的形象。安史之亂后,此曲散佚,后南唐李后主得殘譜,補綴成曲。唐。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挂卜Q為〈霓裳〉、〈霓裳曲〉、〈霓裳羽衣〉。
分類:
著名
名法
法曲
開元
河西
節(jié)度使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