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414
詞典
1
分類詞匯
413
共413,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21
22
23
24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7
28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杚量
撫轄
公共課
非官方
非正式
分而治之
防治
反正撥亂
袞實無闕
撥亂反正
財署
安邦治國
閉治
調和鼎鼐
崇喪
《漢語大詞典》:
杚量
謂平治,治理。 章炳麟
《訄書·原學》
:“夫地齊阻於不通之世,一術足以杚量其國民?!?/div>
分類:
平治
治理
《漢語大詞典》:
撫轄(撫轄)
治理管轄。 宋 文瑩
《玉壺清話》
卷七:“ 信 忽患瘖, 太祖 惜其善撫轄,以重兵之柄委之;雖不能語,而申明紀律,嚴肅有度?!?/div>
分類:
治理
管轄
《漢語大詞典》:
公共課
指任何專業(yè)的學生必須修習的課程。如中國高等院校規(guī)定的公共課有政治理論課、外語課、體育課、勞動課等。
分類:
學生
必須
修習
課程
中國
高等
校規(guī)
規(guī)定
有政
政治
治理
理論
外語
體育
勞動
《漢語大詞典》:
非官方
與官方無關,不是來自官方或得到官方批準
不屬于或來自一個政府或治理機構,未得到政府或治理機構的批準或承認
分類:
不屬
官方
無關
來自
政府
治理
機構
到官
批準
承認
《國語辭典》:
非正式
拼音:
fēi zhèng shì
不是正式的,相對于正式而言。如:「這是個非正式的會議,大家不必太拘束。」
分類:
非正式
不拘
不屬
拘禮
禮節(jié)
官方
承認
政府
正規(guī)
治理
機構
批準
《漢語大詞典》:
分而治之
(1).分別治理。 清
俞樾
《
群經平議·周官二
》
“巫馬下士二人醫(yī)四人”:“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瘍者造焉,則使醫(yī)分而治之,是亦不自醫(yī)也。”
(2).利用手段使國家、民族或宗教等產生分裂,然后對其進行控制和統(tǒng)治。 宋慶齡
《人民團結起來是不可戰(zhàn)勝的》
:“維護國與國之間友愛關系,互利與和平事業(yè),反對民族奴役,反對分而治之的策略?!?/div>
分類:
分別
用手
治理
國家
民族
宗教
產生
生分
分裂
《國語辭典》:
防治
拼音:
fáng zhì
預防和治療。如:「夏天必須要防治疾病傳染?!?/div>
分類:
防治
預防
和治
治理
治療
疾病
病蟲害
《漢語大詞典》:
反正撥亂(反正撥亂)
治理亂世,使之恢復安定、正常。語出
《公羊傳·哀公十四年》
:“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
《
春秋
》
。” 唐
杜甫
《朝享太廟賦》
:“嚮不遇反正撥亂之主,曾何以措其筋力與韜鈐,載其刀筆與喉舌,使祭則與,食則血?!?/div>
分類:
治理
理亂
亂世
恢復
安定
正常
《漢語大詞典》:
袞實無闕(袞實無闕)
袞衣無缺損。比喻帝王治理無過失。語本
《詩·大雅·烝民》
:“袞職有闕。”
《北史·李彪傳》
:“親虔宗社者,先皇之敬也;袞實無闕者,先皇之德也。”
分類:
袞衣
無缺
帝王
治理
無過
過失
《國語辭典》:
撥亂反正(撥亂反正)
拼音:
bō luàn fǎn zhèng
語本《公羊傳。哀公十四年》:「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钩サ渷y,歸于正道?!稘h書。卷二二。禮樂志》:「漢興,撥亂反正,日不暇給?!挂沧鳌笓軄y反治」、「返正撥亂」。
分類:
治理
混亂
局面
恢復
復正
正常
何休
《漢語大詞典》:
財署(財署)
治理財貨的官署。
《
管子·幼官圖
》
:“凡數財署,殺僇以聚財,勸勉以選眾?!?/div>
分類:
治理
理財
財貨
官署
《國語辭典》:
安邦治國(安邦治國)
拼音:
ān bāng zhì guó
治理國家,使之穩(wěn)固安定?!豆卤驹麟s劇。伐晉興齊。頭折》:「薦賢舉善是吾心,安邦治國訪知音。」也作「安邦定國」。
分類:
治理
理國
國家
穩(wěn)固
《國語辭典》:
安邦定國(安邦定國)
拼音:
ān bāng dìng guó
治理國家使穩(wěn)固安定?!度龂萘x》第三七回:「方今天下大亂,四方云擾,欲見孔明,求安邦定國之策耳?!埂稏|周列國志》第九七回:「話說大梁人范雎字叔,有談天說地之能,安邦定國之志。」也作「安邦治國」。
分類:
安邦定國
國家
平安
安穩(wěn)
穩(wěn)定
太平天國
《漢語大詞典》:
閉治(閉治)
閉關治理。 金松岑
《心聲》
:“入人國而其士侗,其聲怯,其志柔以瑣,其國力必弱,其土必僅存,其政必萎靃而不可以扶植,此閉治之國也?!?/div>
分類:
閉關
治理
《國語辭典》:
調和鼎鼐(調和鼎鼐)
拼音:
tiáo hé dǐng nài
1.在鼎、鼐中調味。明。孫蕡〈祭灶文〉:「惟神,名列五祀,德具五行。功存既濟,位配離明。調和鼎鼐,烹飪殽蒸?!挂沧鳌付ω菊{和」。
2.比喻宰相率領、協(xié)調官員,處理國政。宋。
歐陽修
又回富相公謝書
:「三接之際,群心以安。出納樞機,雖為于要任,調和鼎鼐,當正于鴻鈞。始塞輿談,實非私論。」明。徐元《八義記》第一三出:「趙盾身為正卿,調和鼎鼐,燮理陰陽。」也作「鼎鼐調和」。
分類:
調和
五味
宰相
相治
治理
天下
《國語辭典》:
調鼎(調鼎)
拼音:
tiáo dǐng
處理國家大事,就如同在鼎鼐中調味。《舊唐書。卷一七○。裴度傳》:「果聞勿藥之喜,更俟調鼎之功,而體力未和,音容尚阻。」唐。
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
詩:「未逢調鼎用,徒有濟川心。」
分類:
烹調
治理
調食
宰相
食物
理國
國家
相治
才能
是古
《漢語大詞典》:
崇喪(崇喪)
隆重地治理喪事。
《
史記·孔子世家
》
:“ 晏嬰 進曰:‘……崇喪遂意,破產厚葬,不可以為俗?!?漢 王符
《
潛夫論·浮侈
》
:“今京師貴戚,郡縣豪家,生不極養(yǎng),死乃崇喪。”
分類:
隆重
重地
地治
治理
理喪
喪事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