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刺割。 唐
孟郊 《寒溪》詩之三:“波瀾凍為刀,剸割鳧與鷖。” 宋
洪邁 《夷堅丙志·黃十翁》:“又一山,有樹無葉,垂植刀劍,囚扳援而上,受剸割之苦,積尸無數(shù)?!?br />(2).裁決,治理。
《舊唐書·李涵傳》:“ 德宗 即位,以 涵 和易,無剸割之才,除太子少傅,充 山陵 副使。” 宋 王讜
《唐語林·識鑒》:“﹝某公﹞長厚有餘,心無機術(shù),傷於畏怯,剸割多疑?!?明
唐順之 《贈宜興令馮少虛序》:“此兩者煩文縟禮之疲其形,惕讒畏譴之鬭其心,雖有強干之資,剸割之才,且耗然而眊矣。” 清
錢謙益 《三良詩·汪中丞歲星》:“修謹固足多,剸割亦可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