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65分類詞匯 165
《國語辭典》:塔里木河  拼音:tǎ lǐ mù hé
河川名。為新疆最大的內(nèi)陸河,有四源,分別為阿克蘇河、喀什噶爾河、葉爾羌河、和闐河,在阿克蘇縣東南會合,主流及支流長達一萬馀公里,圍繞省內(nèi)塔里木大戈壁,下流注入羅布淖爾及臺特馬淖爾兩湖。
《國語辭典》:亞馬孫河(亞馬孫河)  拼音:yà mǎ sūn hé
Amazon River
河川名。位于巴西北部,為南美第一大河。發(fā)源于安地斯山東側(cè),向東流經(jīng)巴西、秘魯、玻利維亞等國,會合諸水,注入大西洋,全長六千二百馀公里。其流域及流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沿岸的貝倫、瑪瑙斯為主要港口。也譯作「亞馬遜河」。
《國語辭典》:伊犁河  拼音:yī lí hé
河川名。位于新疆,上源由特克斯河、崆吉斯河及哈什河三條河流匯聚而成。三源會合后,以下始稱伊犁河。經(jīng)伊寧西下俄境,注入巴爾喀什湖。
《國語辭典》:羅亞爾河(羅亞爾河)  拼音:luó yà ěr hé
河川名。法國最長的河流。源于地中海岸塞文山脈南麓,西北流至奧爾良,西折,在南特形成比斯開灣,于布列塔尼半島南面注入大西洋。全長六百三十英里,流域面積四萬五千平方英里。兩岸葡萄園星羅棋布,風光秀麗。
《國語辭典》:薩爾溫江(薩爾溫江)  拼音:sà ěr wēn jiāng
Salwin River
河川名。發(fā)源于唐古拉山南麓之西藏的那曲地區(qū),在中國大陸境內(nèi)稱為「怒江」,東南流經(jīng)云南進入緬甸,改稱為「薩爾溫江」。向南流經(jīng)緬甸的撣部高原,在毛淡棉注入馬塔達班灣。多急流險灘,難以發(fā)展航運,唯河口沖積平原土壤肥沃,農(nóng)產(chǎn)豐富,為精華區(qū)。
《國語辭典》:三比西河  拼音:sān bǐ xī hé
Zambezi River
河川名。發(fā)源于安哥拉,向東南流,注入莫三比克海峽,中游有維多利亞大瀑布,全長二千六百五十五公里。為非洲中南部的大河。
《國語辭典》:色楞格河  拼音:sè léng gé hé
河川名。源出三音諾顏汗部的杭愛山西南麓,東北流入俄屬西伯利亞,注入貝加爾湖。為外蒙古的最大河。
《國語辭典》:海拉爾河(海拉爾河)  拼音:hǎi lā ěr hé
河川名。在呼倫縣境,源出勒奇克山,曲折西流,至臚濱縣東,注入額爾古納河。全長三百四十六公里。
《國語辭典》:喀布爾河(喀布爾河)  拼音:kā bù ěr hé
Kabul River
河川名。發(fā)源于阿富汗東北部的興都庫什山,注入印度河,全長七百公里,五百六十四公里在阿富汗境內(nèi)。
《國語辭典》:科布多河  拼音:kē bù duō hé
河川名。位于科布多盆地內(nèi)。起源于阿爾泰山北麓,東北流,折向東南,注入慈母湖。
《國語辭典》:克魯倫河(克魯倫河)  拼音:kè lǔ lún hé
河川名。源于蒙古肯特山南麓,流經(jīng)蒙古東部,至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注入呼倫池,全長約一千三百公里,是烏蘭巴托和呼倫貝爾市間的交通孔道。
《國語辭典》:精奇里江  拼音:jīng qí lǐ jiāng
河川名。位于黑龍江北,發(fā)源于斯塔諾尾山,向東南流,注入黑龍江,全長一千二百三十六公里。清代咸豐八年(西元1858)璦琿條約沿江地區(qū)割讓給俄國,今屬阿穆爾省。
《國語辭典》:藍尼羅河(藍尼羅河)  拼音:lán ní luó hé
Blue Nile River
河川名。源于非洲衣索比亞高原的坦那湖,南流后西折,經(jīng)衣索比亞、蘇丹,于喀土木和白尼羅河會合。全長約一千四百公里,因水清色藍而得名,是尼羅河的兩大源流之一。
《國語辭典》:圣羅倫斯河(圣羅倫斯河)  拼音:shèng luó lún sī hé
Saint Lawrence River
河川名。源于北美蘇必略與安大略諸湖泊,向東北流經(jīng)加拿大境內(nèi),注入圣羅倫斯灣出海。河道經(jīng)整修后,海輪可以經(jīng)此河直抵五大湖區(qū),是美洲航運價值最大的河川。
《國語辭典》:密西西比河  拼音:mì xī xī bǐ hé
Mississippi River
河川名。為美國中部著名的大河,發(fā)源于伊太斯加湖,注入墨西哥灣,是世界最長的河流。也譯作「密士失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