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65,分31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洛川
琴臺(tái)
楚宮
潁水
東郡
魯陽
鴻溝
鄭虔
冀州
嵩陽
瓠子
伯陽
鳴雁
金水
淇園
《漢語大詞典》:洛川
洛水 。即今 河南省 洛河 。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容與乎 陽林 ,流沔乎 洛川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四:“日夕登城隅,周迴視 洛川 ?!?唐 武平一 《雜曲歌辭·妾薄命》:“ 洛川 昔云遇, 高唐 今尚違。”
《漢語大詞典》:琴臺(tái)(琴臺(tái))
(1).作為彈琴場所的一種高而平的建筑物。 南朝 齊 謝朓 《奉和隨王殿下》:“宴私移燭飲,游賞藉琴臺(tái)?!?br />(2).安放琴的座墊。
(3).臺(tái)名。在 四川 成都 浣花溪 畔,相傳為 漢 司馬相如 彈琴之所。 北周 庾信 《為梁上黃侯世子與婦書》:“龍飛劍匣,鶴別 琴臺(tái) ?!?倪璠 注:“《益州記》曰:‘ 司馬相如 宅在州西 笮橋 北百步許?!?李膺 曰:‘市橋西二百里,得 相如 舊宅。今按 梅安寺 南有 琴臺(tái) ?!?唐 岑參 《司馬相如琴臺(tái)》詩:“ 相如 琴臺(tái) 古,人去臺(tái)亦空?!?唐 杜甫 《琴臺(tái)》詩:“酒肆人間世, 琴臺(tái) 日暮云。”二刻拍案驚奇卷九:“從來女俠會(huì)憐才,到底姻成亦快哉;也有驚分終不偶,獨(dú)含幽怨向 琴臺(tái) ?!?br />(4).臺(tái)名。相傳為 春秋 時(shí) 單父 宰 宓子賤 彈琴之所。在 山東省 單縣 東南之舊城北。 唐 岑參 《梁園歌》:“ 單父 古來稱 宓生 ,祗今為政有吾兄,輶軒若過 梁園 道,應(yīng)傍 琴臺(tái) 聞?wù)暋!?清 陳維嵩 《金菊對芙蓉·訪單縣琴臺(tái)》詞題注:“邑為 宓子賤 巫馬期 舊治,臺(tái)有 二賢祠 ?!?br />(5).臺(tái)名。在 河南省 魯山縣 城北, 唐 元德秀 所建。 金 元好問 《元魯縣琴臺(tái)》詩:“荒城草木合,破屋風(fēng)雨侵,千年一 琴臺(tái) ,睠焉涕盈襟?!?br />(6).臺(tái)名。在 江蘇省 蘇州 靈巖山 上。 清 汪懋麟 《雨中重游靈巖》詩:“取徑直造 琴臺(tái) 顛,白云一氣杳難破?!?/div>
《漢語大詞典》:楚宮
(1).古宮殿名。 春秋 衛(wèi)文公 在 楚丘 (今 河南 滑縣 )營建。《詩·鄘風(fēng)·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 楚宮 ?!?朱熹 集傳:“ 楚宮 , 楚丘 之宮也…… 衛(wèi) 為狄所滅, 文公 徙居 楚丘 ,營立宮室?!?br />(2).古宮殿名。 春秋 魯襄公 營建。因仿 楚國 樣式,故稱。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公作 楚宮 ?!?杜預(yù) 注:“適 楚 ,好其宮,歸而作之?!?br />(3).古 楚國 的宮殿。 唐 杜甫 《詠懷古跡》之二:“最是 楚 宮俱泯滅,舟人指點(diǎn)到今疑?!?唐 李商隱 《柳》詩:“ 灞 岸已攀行客手, 楚 宮先騁舞姬腰。” 清 鄧漢儀 《題息夫人廟》詩:“ 楚 宮慵掃黛眉新,只自無言對暮春?!?/div>
《國語辭典》:潁水(潁水)  拼音:yǐng shuǐ
河川名。源出河南省登封縣西境的潁谷,東南流經(jīng)河南、安徽,至西正陽關(guān)入淮河。
《漢語大詞典》:東郡(東郡)
(1).郡名。 秦 置, 漢 因之。約當(dāng)今 河南省 東北部和 山東省 西部部分地區(qū)。 東漢 以后,廢置無常。史記·魏世家:“ 景湣王 元年, 秦 拔我二十城,以為 秦 東郡 。” 漢 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幕府輙復(fù)分兵命鋭,脩完補(bǔ)輯,表行 東郡 ,領(lǐng) 袞州 刺史?!?唐 韓愈 《齪齪》詩:“ 河 堤決 東郡 ,老弱隨驚湍。”
(2).泛指京師以東諸郡。 唐 杜甫 《野老》詩:“王師未報(bào)收東郡,城闕秋生畫角哀?!?朱鶴齡 注:“東郡,概指京東諸郡?!?br />(3).特指 夷陵郡 。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東郡 時(shí)題壁,南湖日扣舷。” 朱鶴齡 注:“ 夷陵郡 ,在 夔州 之東,故曰東郡?!币徽f,指 江陵縣 。 錢謙益 注:“ 江陵 , 漢 舊縣,屬 南郡 。史記: 江陵 ,故郡都,西通 巴 巫 ,在 巴 巫 之東,故曰東郡?!?/div>
《漢語大詞典》:魯陽(魯陽)
(1).指 魯陽公 。 戰(zhàn)國 時(shí) 楚 魯陽邑 公,傳說為揮戈使太陽返回的英雄。 晉 郭璞 《游仙詩》之四:“愧無 魯陽 德,迴日向三舍?!?唐 李白 《日出入行》:“ 魯陽 何德,駐景揮戈?” 譚作民 噩夢詩:“振臂一揮心膽豪,十萬橫磨 魯陽 勇?!币嘧鳌?魯陽子 ”。 明 何景明 《贈(zèng)李獻(xiàn)吉》詩之一:“世無 魯陽子 ,坐惜朱顏衰?!眳⒁姟?魯陽揮戈 ”。
(2).古地名。今 河南省 魯山縣 。漢書·地理志上:“ 南陽郡 : 魯陽 ,有 魯山 。古 魯縣 ?!?顏師古 注:“即《淮南》所云 魯陽公 與 韓 戰(zhàn),日反三舍者也。”
(3).復(fù)姓。 春秋 楚 公族有 魯陽 氏。見 漢 王符 潛夫論·志姓氏。
《國語辭典》:魯陽揮戈(魯陽揮戈)  拼音:lǔ yáng huī gē
戰(zhàn)國時(shí)楚國魯陽公曾與韓激戰(zhàn),時(shí)值黃昏,魯陽公為挽頹勢,舞戈令太陽逆升的傳說。典出《淮南子。覽冥》。后用以稱揚(yáng)人堅(jiān)強(qiáng)勇敢,能挽回危局。如:「年輕人要有力挽狂瀾、魯陽揮戈的氣魄?!?/div>
分類:危局
《國語辭典》:鴻溝(鴻溝)  拼音:hóng gōu
1.河川名。在今河南省滎陽縣,為楚漢分界處。
2.比喻界限分明。如:「判若鴻溝」。
《國語辭典》:鄭虔(鄭虔)  拼音:zhèng qián
人名。字弱齌,唐鄭州滎陽(今屬河南)人,生卒年不詳。玄宗時(shí)為廣文館博士,世稱「鄭廣文」。愛彈琴,與李白、杜甫為詩酒朋友。擅詩、書、畫,當(dāng)時(shí)有「鄭虔三絕」之譽(yù)。
《國語辭典》:冀州  拼音:jì zhōu
1.地名。古九州之一,包括今河北、山西兩省,及河南省黃河以北、遼寧省遼河以西之地。
2.古時(shí)泛指中原地區(qū)?!冻o。屈原。九歌。云中君》:「覽冀州兮有馀,橫四海兮焉窮?」
《漢語大詞典》:嵩陽(嵩陽)
(1). 嵩山 之南。 唐 李白 《送楊山人歸嵩山》詩:“我有萬古宅, 嵩 陽 玉女峰 ?!?br />(2).寺觀名。在 河南省 登封縣 太室山 下。 北魏 太和 年間建,初名 嵩陽寺 。 唐 改名 嵩陽觀 , 宋 改名 天封觀 , 元 改名 嵩陽宮 。宮前有 唐 徐浩 書《嵩陽觀圣德感應(yīng)頌》石刻,境內(nèi)有古柏三株,傳為 漢武帝 登 嵩山 時(shí)所封。參閱《清一統(tǒng)志·河南·河南府一》。
《漢語大詞典》:瓠子
瓠瓜的種子。 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shù)·種瓜:“候水盡即下瓠子十顆?!?明 高濂 《玉簪記·求配》:“瓠子初開擺得齊,欲笑含羞象齒?!?/div>
《國語辭典》:伯陽(伯陽)  拼音:bó yáng
1.人名:(1)周太史。生卒年不詳?!妒酚?。卷四。周本紀(jì)》:「周太史伯陽讀史記曰:『周亡矣?!弧?2)老子的字。參見「老子」條。
2.地名。戰(zhàn)國魏邑,在今河南省安陽市西北。《史記。卷四三。趙世家》:「(惠文王)十七年,樂毅將趙師攻魏伯陽?!?/div>
《漢語大詞典》:鳴雁(鳴雁)
(1).《詩·邶風(fēng)·匏有苦葉》:“雝雝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毛 傳:“雝雝,雁聲和也。納采用雁,旭日始出,謂大昕之時(shí)?!?鄭玄 箋:“雁者,隨陽而處,似婦人從夫,故昏禮用焉。”后用“鳴雁”指嫁娶之事。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爾朱氏墓志銘》:“三星照夜,佇稽鳴雁之期;七日秉秋,坐廌飛皇之兆?!?倪璠 注:“婚姻六禮皆用雁,故云鳴雁之期?!?br />(2).鳴啼的大雁。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九:“鳴雁飛南征,鶗鴂發(fā)哀音?!?南朝 宋 范泰 《九月九日》詩:“勁風(fēng)肅林阿,鳴雁驚時(shí)候?!?宋 陸游 《冬晴》詩:“鳴雁過長空,纖鱗泳清池?!?br />(3).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杞縣 北。左傳·成公十六年:“ 衞侯 伐 鄭 ,至于 鳴雁 ,為 晉 故地?!?楊伯峻 注:“ 鳴雁 在今 河南 杞縣 北。”
《漢語大詞典》:金水
(1).五行生克,金生水。后以喻交情深厚。漢書·王莽傳上:“有詔遣大司徒、大司空策告宗廟,雜加卜筮,皆曰:‘兆遇金水王相,卦遇父母得位,所謂“康強(qiáng)”之占,“逢吉”之符也?!?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金水相生也?!?北齊 魏收 《月下秋宴》詩:“良交契金水,上客慰萱蘇?!?br />(2).金星與水星。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以為星火謬中,金水違用。”
(3).水名。在今 河南省 鄭州市 。 元 無名氏 《賈氏說林》:“ 子產(chǎn) 死,家無餘財(cái),子不能葬。國人哀之,丈夫舍玦珮,婦人舍珠玉以賻之,金銀珠寶不可勝計(jì)。其子不受,自負(fù)土葬于 邢山 。國人悉輦以沉之河,因名 金水 。”
(4).水名。見“ 金水河 ”。
《漢語大詞典》:金水河
又名 玉河 ,在 北京市 。 金 始引 玉泉 水東注于三海。 明 蕭洵 《故宮遺錄》:“自 瀛洲 西度飛橋上回闌,巡紅墻而西,則為 明仁宮 ,沿 海子 導(dǎo) 金水河 步 邃河 南行為西前苑?!币嗍》Q“ 金水 ”。 明 蕭洵 《故宮遺錄》:“中建小直殿,引 金水 繞其下,甃以白石?!?/div>
《漢語大詞典》:淇園(淇園)
古代 衛(wèi)國 園林名。產(chǎn)竹。在今 河南省 淇縣 西北。史記·河渠書:“是時(shí) 東郡 燒草,以故薪柴少,而下 淇園 之竹以為楗。” 裴駰 集解引 晉灼 曰:“ 淇園 , 衛(wèi) 之苑也,多竹篠?!?span id="b5qpmii" class="book">《后漢書·寇恂傳》:“ 恂 移書屬縣,講兵肄射,伐 淇園 之竹,為矢百餘萬?!?宋 司馬光 《送龔章判官之衛(wèi)州》詩:“ 淇園 春竹美,軍宴日椎牛?!?清 吳偉業(yè) 《通元老人龍腹竹歌》:“ 淇園 已竭蒼生痛, 會(huì)稽 正採征人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