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愁沮
悲愁沮喪。 唐 劉禹錫 《彭陽唱和集引》:“而胸中之氣,伊鬱蜿蜒,泄為章句,以遣愁沮,悽然如焦桐孤竹。”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元年:“ 術 始自以為有 淮 南之眾,料 策 必與己合,及其得書,愁沮發(fā)疾?!?清 吳敏樹 《與朱伯韓書》:“ 敏樹 嘗數(shù)至京師矣,既齟齬有司,不得一當,欲勉強一刺干謁當時聲譽之人,則愁沮萬狀,甘自晦匿而已?!?/div>
分類:悲愁沮喪
《漢語大詞典》:曲沮
曲加阻止。 宋 范仲淹 《上呂相公并呈中丞諮目》:“某為民之長,豈敢曲沮焉?!?/div>
分類:阻止
《漢語大詞典》:汾沮
詩·魏風。汾沮洳篇名的省稱。 唐 韋應物 《擬古詩》之八:“《汾沮》何鄙儉,《考槃》何退窮。”
分類:篇名
《漢語大詞典》:憂沮(憂沮)
憂愁沮喪。舊唐書·蔣鎮(zhèn)傳:“既知不免,每憂沮,常懷刃將自裁,多為兄 鍊 所救而罷。”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六:“ 介甫 憂沮,形於顏色。”
分類:憂愁沮喪
《國語辭典》:汾沮洳  拼音:fén jù rù
《詩經。魏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jù)〈詩序〉:「汾沮洳,刺儉也?!够蛞詾榇棠炒蠓驉坌揎椫?。首章二句為:「彼汾沮洳,言采其莫?!?/div>
《漢語大詞典》:沮潰(沮潰)
潰敗。后漢書·公孫述傳:“若舉兵 天水 ,必至沮潰?!?宋 司馬光 《言揀兵上殿札子》:“國家發(fā)兵討之,士卒或望塵奔北,或迎鋒沮潰,毀辱天威,為四夷笑?!?/div>
分類:潰敗
《漢語大詞典》:沮洳場(沮洳場)
低下陰濕的地方。借指牢獄。 宋 文天祥 《正氣歌》:“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
《駢字類編》:龍沮(龍沮)
齊書垣崇祖傅:泰豫元年,行徐州事,徙戍龍沮,在朐山南。 唐書李聽傅:破沐陽,絕龍沮堰,遂取海州。
《漢語大詞典》:喪沮(喪沮)
灰心失望。后漢書·袁紹傳:“時 進 既被害,師徒喪沮,臣獨將家兵百餘人,抽戈 承明 ,竦劒翼室,虎叱羣司,奮擊兇丑。”宋書·武帝紀中:“朝野喪沮,莫有固志。”新唐書·儒學傳上·顏師古:“及是頻被譴,仕益不進,罔然喪沮?!?/div>
分類:灰心失望
《漢語大詞典》:奔沮
潰敗逃跑。 漢 陳琳《為袁紹檄豫州》:“金鼓響振, 布 眾奔沮?!?/div>
分類:潰敗逃跑
《駢字類編》:南沮
宋 陸游 曝書偶見舊稿有感 歌吹恍思登北固,弓刀誰記渡南沮。
《漢語大詞典》:畏沮
畏怯沮喪。 清 吳敏樹 《上曾侍郎書》:“其從義之鄉(xiāng)民,爭愿奮於行間,見死而不畏沮?!?span id="1h87m8l" class="book">《花月痕》第四回:“賊一路必有耳目,若知大人兵即到,自然心生畏沮?!?/div>
分類:畏怯沮喪
《漢語大詞典》:讒沮(讒沮)
讒害毀謗。 明 歸有光 《河南策問對二道》:“杜讒沮之路,廣諫諍之門,掃求利之法,務息人之術?!?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八:“近代如 李獻吉 、 薛君采 輩,亦遭讒沮,不可悉徵。”
分類:讒害毀謗
《漢語大詞典》:離沮(離沮)
(1).分崩離析;渙散。《楚辭·劉向〈九嘆·怨思〉》:“思國家之離沮矣,躬獲愆而結難?!?王逸 注:“言己思念國家綱紀將以離壞,而竭忠言,身以得過,結為患難也?!?span id="ziar6tl" class="book">《宋書·袁粲傳》:“寇賊已逼,而眾情離沮?!?span id="dfy1kln" class="book">《新唐書·王宰傳》:“進取 天井關 ,賊黨離沮?!?span id="106w6yq" class="book">《明史·袁應泰傳》:“諸監(jiān)司 高出 、 牛維曜 、 胡嘉棟 及督餉郎中 傅國 并踰城遁,人心離沮?!?br />(2).阻止,挫敗。新唐書·李抱真?zhèn)?/a>》:“ 抱真 獨以數(shù)州截然橫絶潰叛中,離沮其姦,為羣盜所憚。”
《漢語大詞典》:沮屈
謂受挫而收斂。 宋 歐陽修 《為君難論上》:“ 堅 隨以強辯折之,忠言讜論皆沮屈而去。”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元年:“ 涉珪 雖屢獲小利,然頓兵經年,兇勢沮屈,士馬死傷太半,人心思歸,諸部離解,正是可破之時也?!?/div>
分類:受挫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