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沮澤(沮澤)  拼音:jù zé
水草叢生的地方?!抖Y記。王制》:「山川沮澤,時(shí)四時(shí)?!埂段倪x。左思。蜀都賦》:「潛龍?bào)从诰跐桑瑧?yīng)鳴鼓而興雨。」
《國語辭典》:沮壞(沮壞)  拼音:jǔ huài
敗壞。漢。劉向《說苑。卷九。正諫》:「木梗謂土耦人曰:『子先土也,持子以為耦人,遇天大雨,水潦并至,子必沮壞?!弧埂睹魇贰>硪涣?。鄺野傳》:「成祖在北京,或奏南京鈔法為豪民沮壞,帝遺野廉視?!?/div>
《國語辭典》:沮遏  拼音:jǔ è
阻撓遏止。唐。韓愈 張中丞傳后敘:「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shì),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div>
分類:阻止遏制
《漢語大詞典》:摧沮
(1).猶沮喪。 唐 康駢 劇談錄·袁相雪換金縣令:“宰邑者為眾所擠,摧沮莫能自白。” 宋 王讜 唐語林·賢媛:“ 煬帝 目上( 李淵 ),呼為阿婆面。上不懌,歸家色猶摧沮?!?span id="zmt7gyf" class="book">《歧路燈》第七一回:“門外索討,也難作摧沮敗興之詩?!?br />(2).挫折阻撓。 明 張敬修 《文忠公行實(shí)》:“大將軍進(jìn)退予奪,皆取自上意,下至偏裨,亦皆假重事權(quán),為之罷監(jiān)軍使者,令文吏毋得摧沮?!?/div>
《漢語大詞典》:沮止
阻止;遏止。新唐書·韋湊傳:“ 溫 為 安祿山 所厚, 國忠 懼其進(jìn),沮止之?!?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上:“ 景公 欲用 孔子 , 嬰 驟沮止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shí)論選集·論抵制美約》:“ 美國 既定沮止 華 人之苛例,我國乃議不用 美 貨以鉗制之,必 美 人改其苛例而后可?!?/div>
分類:阻止遏止
《駢字類編》:漆沮
書:漆沮既從。詩:漆沮之從,天子之所傳。漆沮之水,麀鹿所生。 從漆沮驅(qū)禽,而致天子之所也。 明一統(tǒng)志:西安府風(fēng)俗形勢(shì),漆水經(jīng)其東,沮水繞其西。
《漢語大詞典》:沮傷(沮傷)
挫傷;毀傷。三國志·魏志·鍾會(huì)傳:“ 段谷 、 侯和 沮傷之氣,難以敵堂堂之陣?!?宋 蘇舜欽 《京兆求罷表》:“凡有所見,未嘗不言,雖數(shù)被於沮傷,豈敢思於欺默,報(bào)陛下非常之遇,罄下臣無隱之懷?!?清 戴名世 《〈困學(xué)集〉自序》:“即有異俗之心,絶人之才,且沮傷而不得進(jìn),況余才質(zhì)魯鈍,頑然無所得於心。”
分類:挫傷毀傷
《漢語大詞典》:疑沮
(1).恐懼沮喪。《三國志·魏志·王基傳》:“ 儉 ( 毌丘儉 )等舉軍足以深入,而久不進(jìn)者,是其詐偽已露,眾心疑沮也?!?span id="qwpxbnf" class="book">《南史·張興世傳》:“賊據(jù)上流,兵張地勝,今以奇兵潛出其上,使其首尾周惶,進(jìn)退疑沮,糧運(yùn)艱礙,乃制勝之奇?!?span id="a7lccnn" class="book">《新唐書·忠義傳序》:“姦鈇逆鼎,搏人而肆其毒,然殺一義士,則四方解情,故亂臣賊子赩然疑沮而不得逞?!?明 宋濂 《浙東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記》:“初, 釣臺(tái) 之役稍不利,亡一千夫長(zhǎng),至是羣情疑沮?!?br />(2).指恐懼沮喪之心。 宋 歐陽修 《論西賊議和利害狀》:“然數(shù)日來風(fēng)聞?lì)H有無識(shí)之人妄陳愚見,不思遠(yuǎn)患,欲急就和。臣雖知必不能上惑圣聰,然亦慮萬一少生疑沮,則必壞已成之計(jì)。”
(3).懷疑;疑惑。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繡:“西鄰是其表叔,有何疑沮?”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如熱帶人未見冰前……惟直示以冰,使之觸之,則雖不言質(zhì)力二性,而冰之為物,昭然在前,將直解無所疑沮?!?/div>
《高級(jí)漢語詞典》:少沮
略有收斂
《漢語大詞典》:沮議(沮議)
非議;異議。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二客雖窒計(jì)沮議,何傷。”孫子·九地“夷關(guān)折符” 唐 李筌 注:“政令既行,閉關(guān)折符,無得有所沮議,恐惑眾士心也?!?span id="qpds2t7" class="book">《新唐書·陸贄傳》:“所謂小人者,非悉懷險(xiǎn)詖以覆邦家也,蓋趨向狹促,以沮議為出眾,自異為不羣,趣小利,昧遠(yuǎn)圖,効小信,傷大道爾?!?宋 秦觀 《鮮于子駿行狀》:“ 熙寧 初,有詔侍從之臣各舉所知, 范蜀公 時(shí)為翰林學(xué)士,以應(yīng)詔除 利州路 轉(zhuǎn)運(yùn)判官,執(zhí)政有沮議者?!?/div>
《漢語大詞典》:沮氣(沮氣)
喪氣,情緒低落。隋書·韓洪傳:“ 洪 四面搏戰(zhàn),身被重創(chuàng),將士沮氣?!?唐 李德裕 《幽州紀(jì)圣功碑銘》:“當(dāng)其時(shí)也,烽燧迭警,羽書狎至,人心大搖,羣師沮氣。”
《國語辭典》:沮水  拼音:jū shuǐ
源出于湖北省房縣西南荊山的河川。東南流至當(dāng)陽與漳水匯合,南流至江陵縣注入長(zhǎng)江。
分類:荊山河川
《駢字類編》:大沮
五代史王镕傳:晉將李嗣昭復(fù)取洺州。梁太祖擊敗嗣昭。因移兵常山。顧謂葛從周曰。爾為我先鋒。從周至臨城。中流矢。臥輿中。梁軍大沮。
《漢語大詞典》:沮毀
詆毀。史記·伍子胥列傳:“ 子胥 專愎彊諫,沮毀用事,徒幸 吳 之?dāng)∫宰詣倨溆?jì)謀耳。” 宋 司馬光 《遺表》:“得 王安石 委而信之,不復(fù)疑貳,聽其言,從其計(jì),人有沮毀之者,責(zé)而逐之?!?/div>
分類:詆毀
《漢語大詞典》:排沮
排斥抑制。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無事札子》:“交私養(yǎng)望者多得顯官,獨(dú)立營職者或見排沮?!?明 薛蕙 《從軍行》:“賞格多排沮,謗書仍負(fù)累?!?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殷憂內(nèi)結(jié),智計(jì)外發(fā),知非變法,無以交通外人得其歡心,非交通外人得其歡心,無以挾持重勢(shì)而排沮太后之權(quán)力?!?/div>
分類:排斥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