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278—300 【介紹】: 西晉河內(nèi)溫人,字熙祖。小名沙門。晉惠帝長子。晉武帝時(shí)封廣陵王。惠帝即位,立為皇太子。及長,不好學(xué),唯與左右嬉戲。為賈后廢為庶人。趙王司馬倫欲誅后,微泄其謀。后懼,矯詔害遹,以絕眾望。賈后死,冊復(fù)太子。謚憫懷。
人物簡介
生周氏。吳興馀杭人。年十二。為沙門。嘗與曇溫慧光。廬于山南。號招隱。常曰。結(jié)果三涂。情形故也。情將盡矣。形亦宜捐。其遠(yuǎn)追藥王焚身之軌可也。于是誦藥王品。以即火聚。時(shí)年四十四。后有雙桐。生其室。世號雙桐和尚。高僧傳·卷第十二 亡身
釋僧瑜。姓周。吳興馀杭人。弱冠出家。業(yè)素純粹。元嘉十五年。與同學(xué)曇溫慧光等。于廬山南嶺共建精舍。名曰招隱。瑜常以為結(jié)累三涂情形故也。情將盡矣形亦宜損。藥王之??獨(dú)何云遠(yuǎn)。于是屢發(fā)言誓始契燒身。以宋孝建二年六月三日。集薪為龕。并請僧設(shè)齋。告眾辭別。是日云霧晦合密雨交零。瑜乃誓曰。若我所志克明天當(dāng)清朗。如其無感便當(dāng)滂注。使此四輩知神應(yīng)之無昧也。言已云景明霽。至初夜竟便入薪龕中。合掌平坐。誦藥王品?;鹧娼恢联q合掌不散。道俗知者奔赴彌山。并稽首作禮。愿結(jié)因緣。咸見紫氣騰空久之乃歇。時(shí)年四十四。其后旬有四日。瑜房中生雙梧桐。根枝豐茂。巨細(xì)相如。貫壤直聳。遂成連樹理。識者以為娑羅寶樹剋炳泥洹。瑜之庶幾故現(xiàn)斯證。因號為雙桐沙門。吳郡張辯為平南長史。親睹其事。具為傳贊。贊曰。悠悠玄機(jī)。茫茫至道。出生入死。孰為妙寶(其一)。自昔藥王。殊化絕倫。往聞其說。今睹斯人(其二)。英英沙門。慧定心固。凝神紫氣。表跡雙樹(其三)。其德可樂。其操可貴。文之作矣。式飄髣髴(其四)。
人物簡介
【生卒】:?—579 【介紹】: 北周太原祁人,小名沙門。起家事輔城公。武帝即位,累遷內(nèi)史下大夫,加授儀同三司,頗受親遇,處腹心之任。武帝欲誅宇文護(hù),問軌可否,軌贊成之。以克齊晉州功,封郯國公。大破陳將吳明徹于呂梁。官至徐州總管。數(shù)以太子(宣帝)失德事言于武帝,武帝撻太子,并除太子幸臣鄭譯。及宣帝即位,被殺。
人物簡介
清河張氏子也。周廢教。南游抵金陵。陳太建七年。從智者入臺嶺。伏膺誨益。每于冢間林下。常坐不臥。定輒七日方起。雖山祇相嬈。不為動。如是三十年。嘗從智者求印所證。智者謂。是背舍觀中。第二觀相也。大業(yè)七年二月三十日。卒于國清。壽六十。
人物簡介
高句麗人也。陳氏有國日。游學(xué)金陵。逮隋而來儀京輦。開皇十六年。入天臺依止智者。然而諸根聰利。遽有證入。智者嘗謂之曰。汝于此地有緣。華頂吾昔頭陀所在。自非大乘根器。不可往。汝宜就以成備妙行。凡所須衣食。不足憂慮也。開皇十八年。始杖錫孤涉。以履踐所訓(xùn)。至大業(yè)九年。則閱十六寒暑矣。而形影俱泯。不接塵世。其年二月。忽自以壽命將盡。詣國清。后數(shù)日。果于寺以無疾坐逝。春秋五十二。及阇維。龕將出門。其尸則回。以內(nèi)向而開目焉。蓋示別也。已而復(fù)外尚。而閉目如故。見者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