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六七六薛良朋(一一一六——一一八五),字季益,瑞安(今浙江瑞安)人,紹興八年進士,歷知麗水、徽州,隆興二年以左朝奉大夫、直顯謨閣、兩浙轉(zhuǎn)運副使知臨安府,乾道元年除直龍圖閣,二年權(quán)工部侍郎,遷吏部,出守福、泉、荊南、成都,制置四川。食祠祿于家十年,淳熙十二年卒,年七十。見《止齋文集》卷四九《敷文閣直學(xué)士薛公壙志》,《宋會要輯稿》食貨六八之一四七、職官二○之六○。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六七三譚篆,字拂云,號天池,仙井監(jiān)仁壽(今四川仁壽)人,望子。紹興中進士,父子皆以文章名世。見嘉慶《四川通志》卷一二二選舉六五、卷一五一人物四三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人。善畫,師董源,所作畫有清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20—1197
【介紹】:
宋徽州黟縣人,字元誠。程邁從孫。高宗紹興十二年進士。典湖學(xué),教授興國軍。以論時弊擢監(jiān)察御史,官至華文閣直學(xué)士。平生嗜學(xué),至老手不釋卷。卒謚壯節(jié)。有《玉堂制草》、《玉堂備草》、《承華故實詩箋》等。
全宋詩程叔達(一一二○~一一九七),字元誠,徽州黟縣(今屬安徽)人。高宗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進士。歷興國軍、光化軍、湖州教授,通判臨安府,知通州。入為御史臺主簿,遷監(jiān)察御史。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除右正言。丁母憂,八年,起為江南西路轉(zhuǎn)運副使,改江南東路(《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熙元年(一一七四),除宗正少卿,累遷中書舍人、權(quán)給事中。四年,丁父憂。服除,授湖南轉(zhuǎn)運副使。九年,再除浙西提點刑獄,知隆興府。十四年,奉祠。寧宗慶元三年卒,年七十八。謚壯節(jié)(《宋會要輯稿》禮五八之一○九)。有《玉堂集》,已佚。事見《誠齋集》卷一二五《程公墓志銘》。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四八七一程叔達(一一二○——一一九七),字元誠,徽州黟縣(今安徽黟縣)人,邁從孫。紹興十二年進士,典湖學(xué),教授興國軍。乾道初擢監(jiān)察御史,出知池州,除江東運副。淳熙中為宗正少卿、兼直學(xué)士院、兼中書舍人。累官華文閣直學(xué)士、宣奉大夫致仕。慶元三年卒,年七十八,謚莊節(jié)。有《玉堂集》。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三四之二○、職官二○之四二,楊萬里《贈特進程公墓志銘》(《誠齋集》卷一二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24—1192
【介紹】:
宋信州上饒人,一作玉山人,字圣與。二十入太學(xué),試每在前列。孝宗乾道元年以臨安府教授賜對,請免逋負,從之。八年,權(quán)禮部侍郎,除給事中。尋假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兼侍讀使金,執(zhí)禮不辱命。淳熙十年,參知政事兼同樞密院事。十五年,以資政殿大學(xué)士知泉州。官終江西安撫使。有《易說》、《史識》、《施正憲集》。
全宋文·卷四九二一施師點(一一二四——一一九二),字圣與,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人。十歲通六經(jīng),紹興二十七年上舍中第,教授復(fù)州、臨安府。乾道初賜對,請免逋負,從之。八年兼權(quán)禮部侍郎,假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兼侍讀,使金,執(zhí)禮不辱。淳熙十一年為端明殿學(xué)士,除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十三年權(quán)提舉國史院、提舉《國朝會要》。十四年除知樞密院事,以資政殿大學(xué)士知泉州,提舉臨安府洞霄宮。紹熙二年除知隆興府、江西安撫使。三年薨,年六十九。有《易說》、《史識》、文集及奏議數(shù)十卷。見葉適《故知樞密院事資政殿大學(xué)士施公墓志銘》(《水心集》卷二四),《宋史》卷三八五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24—1187
【介紹】:
宋密州諸城人,徙居鄞縣,字叔達。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士。歷太常寺主簿,奏乞昭雪岳飛之冤,優(yōu)□其家,以激勵將士。孝宗乾道末,以論兵政等事合帝意,一歲九遷,累除吏部侍郎。嘗上疏乞罷王安石父子從祀,又集司馬光、范鎮(zhèn)等奏議,請正太祖東向之位。后以待制知池州,臨政勤敏,多有惠績,民為立生祠。有《史評》、《梅堂雜志》及文集等。
全宋文·卷四九二二趙粹中(一一二四——一一八七),字叔達,諸城(今山東諸城)人,徙于鄞。紹興二十四年進士,授順昌主簿。歷太府寺丞、秘書郎,兼權(quán)起居舍人、給事中。又除吏部侍郎,以敷文閣待制知池州,移湖州。淳熙十四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卷、奏議二卷、《梅堂雜志》五卷、《史評》五卷。見樓鑰《趙公神道碑》(《攻愧集》卷九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河南人,字治先。呂本中從子。累官尚書倉部郎。得家學(xué),與弟大倫、大猷、大同筑豹隱堂以講學(xué)。為曾幾婿,兼得其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開封雍丘人,字子云。韓維玄孫。以蔭補將仕郎。歷知天臺縣,悉力規(guī)劃理政,至忘家事,邑境大治。官終直龍圖閣、浙西提刑。與從弟元吉俱以文學(xué)顯。
全宋文·卷四六六九韓元龍,字子云,其先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徙宣城(今安徽宣城)。元吉從兄。以蔭補將仕郎,為天臺令,司農(nóng)寺丞。隆興、乾道中歷知池州、淮南轉(zhuǎn)運判官、淮東總領(lǐng)、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直寶文閣、權(quán)江南東路計度轉(zhuǎn)運副使。見光緒重修《安徽通志》卷一八八,《宋史翼》卷一四,《宋會要輯稿》食貨八之四二、食貨四八之一○、食貨七○之五四、選舉三四之三○。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八七八趙彥博,字富文,宗室,居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紹興二十一年進士。乾道三年知池州,乾道八年七月,由直秘閣除直顯謨閣,再任都大主管成都府利州等路茶事。淳熙中知寧國府。仕至權(quán)工部侍郎。知池州日編有《昭明太子事實》二卷(存)。見《直齋書錄解題》卷七,《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之三六、職官七二之三六,周必大《題趙遁可文卷》(《文忠集》卷五一),嘉靖《武康縣志》卷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處州青田人,字舜舉,號東谷居士。高宗紹興中進士。累官吏部侍郎、徽猷閣待制。有《東谷易翼傳》、《論語意源》、《東谷集》。
全宋詩鄭汝諧,字舜舉,號東谷居士,青田(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二十七年(一一五七)進士。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為兩浙轉(zhuǎn)運判官(《嘉泰會稽志》卷二)。累遷吏部侍郎,致仕。有《易翼傳》二卷。事見清康熙《青田縣志》卷九、一○。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五四一○鄭汝諧,字舜舉,號東谷居士,處州青田(今浙江青田)人。紹興時中教官科,淳熙中歷知盱眙軍、信州,召為考工員外郎。十四年,除浙東安撫使兼知紹興府。光宗朝歷大理少卿、宗正少卿,除右文殿修撰、知池州。官終徽猷閣待制、吏部侍郎。著有《易翼傳》二卷(存)、《論語意源》四卷(存)、《東谷集》。見樓鑰《攻愧集》卷三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宋史》卷四一○《沈煥傳》、卷四三六《陳亮傳》,《宋詩紀事》卷四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三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建安人,字子明,號西池。范成大帥桂林,參內(nèi)幕。唱酬詩卷甚富,尤長于詞。曾知安仁縣,通判汀州。
全宋詩游次公,字子明,號西池,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操子。孝宗乾道九年(一一七三)入范成大廣西帥幕(《石湖詩集》卷一三《過鄱陽湖次游子明韻》)。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通判汀州(《永樂大典》卷七八九三《汀州府志·通判題名》)。事見《宋詩紀事》卷五七。今錄詩五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64—1233
【介紹】:
宋明州鄞縣人,字同叔。史浩子。孝宗淳熙十四年進士。歷大理司直、樞密院編修官、起居郎。寧宗開禧二年,上疏反對韓侂胄對金用兵。三年,為禮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得楊皇后寵信,殺侂胄,函首送金議和。嘉定元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后寧宗死,矯詔擁立理宗,又獨相九年,拜太師,專擅朝政。卒謚忠獻。
全宋文·卷六七七四史彌遠(一一六四——一二二三),字同叔,史浩第三子,慶元府鄞縣(今屬浙江寧波)人。淳熙十四年進士。歷大理司直、樞密院編修官,嘉泰三年知池州,四年提舉浙西常平。開禧二年上疏反對韓侂胄開邊。三年為禮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在楊皇后支持下,密謀誅韓侂胄,進禮部尚書。嘉定元年遷知樞密院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寧宗崩,擁立理宗,依前右丞相兼樞密使。紹定六年卒,年七十,謚忠獻。見《宋史》卷四一四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臺州黃巖人,字子文。寧宗嘉定七年中特科。嗜學(xué),嘗從朱熹游,屢以書問業(yè),熹勉以充拓之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00—1274
【介紹】:
宋安豐人,字誠甫,一字成文,號紫源。汪澈從孫。理宗淳祐六年進士。歷通判建康府、荊湖制置司參議。累擢權(quán)兵部尚書、荊湖安撫制置使、知江陵府。所至興學(xué)校、撫貧苦、募軍卒。勸賈似道去安樂、修守備,遭斥而不用。度宗咸淳末,元兵大舉伐宋,為江淮招討使,至高郵,聞似道師已潰,江漢守臣皆望風(fēng)降遁,失聲悲慟,扼吭而卒。
全宋詩汪立信(一二○一~一二七五),字誠甫,號紫源,婺源(今屬江西)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進士(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寶祐五年(一二五七),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四)。歷知池州、常州、江州。度宗咸淳間授荊湖安撫制置使兼知江陵府,以移書責(zé)賈似道誤國罷。恭宗德祐元年,聞似道兵敗蕪湖,江漢守臣望風(fēng)降遁,失聲三日而死。年七十五?!?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六、《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七九三○汪立信(一二○一——一二七五),字誠甫,號紫原,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徙居六安。淳祐元年,借補承信郎。七年,登進士第,授烏江主簿。辟沿江制幕,通判建康府,擢京西提舉常平,知昭信軍。景定元年,差知池州。又權(quán)知常州,改江州、鎮(zhèn)江府、潭州。權(quán)兵部尚書、荊湖安撫制置使、知江陵府。德祐元年,為端明殿學(xué)士、沿江制置使、江淮招討使,拒元兵,至高郵。宋兵潰蕪湖,扼吭而卒,年七十五。贈太傅。見《宋史》卷四一六本傳,《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三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