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寄書雁(寄書鴈)
漢武帝 天漢 元年, 蘇武 奉命出使 匈奴 被扣。后 匈奴 與 漢 和親, 漢 使復(fù)至 匈奴 。 武 等“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書,言 武 等在某澤中”,單于不能隱匿,遂放還 蘇武 等人。后因以雁稱書信或送信的人,以“寄書雁”、“寄書鴻”、“鴻雁”稱送信的人。 宋 黃庭堅 《送劉季展從軍雁門》詩之一:“千里荷戈防犬羊,十年讀書厭藜莧。試尋北產(chǎn)汗血駒,莫殺南飛寄書鴈?!?/div>
《漢語大詞典》:井干樓(井幹樓)
樓臺名。在 建章宮 北, 漢武帝 時建。亦名“井干臺”。史記·孝武本紀:“乃立 神明臺 、 井干樓 ,度五十餘丈,輦道相屬焉?!?司馬貞 索隱:“《關(guān)中記》‘宮北有 井干臺 ,高五十丈,積木為樓。’言筑累萬木,轉(zhuǎn)相交架,如井干?!币嗍》Q“ 井干 ”。文選·班固〈西都賦〉:“攀 井干 而未半,目眴轉(zhuǎn)而意迷?!?李善 注:“漢書曰: 武帝 作 井干樓 ,高五十丈,輦道相屬焉?!?唐 陶舉 《花萼樓賦》:“ 秦皇 祈年 之觀, 漢武 井干 之樓,在縱驕而彼得,豈興奇而我儔?!?/div>
《漢語大詞典》:太一壇(太一壇)
亦作“ 太乙壇 ”。 漢武帝 初從 謬忌 之奏,以為 太一 乃天神之貴者,置 太一壇 以祠 太一神 。事見《史記·封禪書》。后世帝王亦多置壇以祀太一之神。 唐顧況《宿昭應(yīng)》詩:“ 武帝 祈靈 太乙壇 , 新豐 樹色繞千官。”
《漢語大詞典》:送書雁(送書雁)
漢武帝 時 蘇武 出使 匈奴 被扣,徙 北海 牧羊十九年。 昭帝 時 漢 使求釋 蘇武 , 匈奴 謊稱 蘇武 已死。使者曰:“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書,言 武 等在某澤中?!?蘇武 因此獲釋歸 漢 ·事見漢書·蘇武傳。后因以稱雁為“送書雁”。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詩之一:“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瀨船?!?唐 李商隱 《雨》詩:“侵宵送書雁,應(yīng)為稻粱恩?!?/div>
《漢語大詞典》:思子臺(思子臺)
指 漢武帝 所作 歸來望思之臺 。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鄭莊公望母臺:“ 鄭莊公 望母臺 ,與 漢武帝 思子臺 ,情事略同?!眳⒁姟?思子宮 ”。
《漢語大詞典》:思子宮
宮名。 漢武帝 太子 據(jù) 以巫蠱事自殺, 武帝 知其冤后,作 思子宮 ,并建 歸來望思之臺 于 湖縣 。見漢書·戾太子劉據(jù)傳。
《漢語大詞典》:博望苑
漢 宮苑名。故址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 漢武帝 為 戾太子 建,以供其交接賓客。漢書·戾太子劉據(jù)傳:“及冠就宮,上為立 博望苑 ,使通賓客?!?顏師古 注:“取其廣博觀望也?!?span id="umzgs16" class="book">《三輔黃圖·苑囿》:“ 博望苑 , 武帝 立子 據(jù) 為太子,為太子開 博望苑 以通賓客…… 博望苑 在 長安 城南 杜門 外五里有遺址。”參閱《元和郡縣圖志》卷一。
《漢語大詞典》:駒伏轅(駒伏轅)
漢武帝 時, 魏其侯 竇嬰 與丞相 武安侯 田蚡 不和。一次宴會上,與 魏其 交好的 灌夫 沖撞了 武安侯 , 武安侯 治之重罪, 魏其 竭力為之開脫。 武帝 召群臣問是非,因兩人都是外戚,大臣不敢直言。“上怒內(nèi)史曰:‘公平生數(shù)言 魏其 、 武安 長短,今日廷論,局趣效轅下駒,吾并斬若屬矣?!笔乱?span id="6tl02bo" class="book">《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后因以“駒伏轅”形容畏縮不前,無所作為。 宋 陸游 《聞孫巖老掛冠嘆仰之馀輒賦長句》:“后人競作駒伏轅,未死奄奄如九泉?!?/div>
《漢語大詞典》:甲乙?guī)ぃ滓規(guī)ぃ?/div>
(1). 漢武帝 所造帳幕。飾琉璃珠、夜光珠等珍寶者為甲帳,以居神;其次為乙?guī)?,以自居。?span id="cegjahz" class="book">《漢武故事》。漢書·西域傳贊:“於是廣開 上林 ,穿 昆明池 ,營千門萬戶之宮,立神明通天之臺,興造甲乙之帳,落以 隨 珠、 和 璧?!?顏師古 注:“其數(shù)非一,以甲乙次第名之也?!眳⒁姟?甲帳 ”。
(2).財物收支帳冊。 清 趙翼 《余既答稚存黃金之嘲再作長句報之》:“我將請司甲乙?guī)?,朱出墨入煩記註?!?/div>
《國語辭典》:甲帳(甲帳)  拼音:jiǎ zhàng
漢武帝所造的帳幕。南朝梁。沈約 詠帳詩:「甲帳垂和璧,螭云張桂宮?!埂短接[。卷六九九。服用部。帳》:「漢武故事曰:『上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雜錯天下珍寶為甲帳,其次為乙?guī)?,甲以居神,乙以自居?!弧?/div>
《漢語大詞典》:拳夫人
相傳 漢武帝 姬 鉤弋 趙倢伃 兩手卷曲, 漢武帝 “自披之,手即時伸。由是得幸,號曰 拳夫人 。”事見漢書·外戚傳上·孝武鉤弋趙倢伃。
《漢語大詞典》:戾太子
漢武帝 太子 劉據(jù) 的謚號。 武帝 末年, 江充 擅權(quán),太子與 充 有隙。后巫蠱之禍起,太子遭誣,因舉兵誅 江充 ,與丞相 劉屈氂 戰(zhàn)于 長安 城內(nèi),兵敗逃亡。不久為吏追捕,自殺。后其孫 詢 立為 宣帝 ,追謚太子為“戾”,史稱 戾太子 。見漢書·戾太子劉據(jù)傳。
《漢語大詞典》:白茅人
漢武帝 時,方士 欒大 詭稱“黃金可成, 河 決可塞,不死之藥可得,仙人可致”。于是 武帝 拜 大 為五利將軍。又刻玉印曰“天道將軍”, 大 衣羽衣,夜立白茅上受印。后事露被誅。見史記·封禪書。后因稱 欒大 為“白茅人”。亦泛指術(shù)士。 唐 李商隱 《李夫人》詩之一:“慚愧白茅人,月落教星替?!?/div>
《漢語大詞典》:通靈臺(通靈臺)
漢武帝 為其妃 鉤弋夫人 所建之臺。三輔黃圖·甘泉宮引 漢 王褒 《云陽宮記》:“ 鉤弋夫人 從至 甘泉 而卒,尸香聞十餘里,葬 云陽 。 武帝 思之,起 通靈臺 於 甘泉宮 ?!?/div>
分類:漢武帝
《國語辭典》:駙馬爺(駙馬爺)  拼音:fù mǎ yé
駙馬,漢武帝置駙馬都尉,每以宗室及外戚諸公子任之。后多由皇帝女婿任此職,于是成為皇帝女婿的專稱。后泛指女婿。
《漢語大詞典》:漢武臺(漢武臺)
漢武帝 為求仙所筑的高臺。在 滄州 。其地俯臨大海,長瀾接天,巉巖峻石,頗為壯觀。
《漢語大詞典》:餐氈蘇(餐氊蘇)
指 蘇武 。 漢武帝 遣 蘇武 使 匈奴 , 匈奴 扣留 蘇武 ,迫降。 武 不從,“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 武 置大窖中,絶不飲食。天雨雪, 武 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 匈奴 以為神,徙置 北海 上無人處,使放牧公羊,表示須“羝乳乃得歸”。 蘇武 “杖 漢 節(jié)牧羊”,吃盡辛苦,歷十九年而歸 漢 。 漢 僅拜為典屬國,不久又免官。事見《漢書·蘇武傳》。 宋 蘇軾 《次前韻送劉景文》:“爾來又見三黜 柳 ,共此煖熱餐氊 蘇 ?!?/div>